蓬莱洲一场大火烧毁三间西岛的宫室,清点后上报日日平安报好音被烧毁半座殿阁,随安室被烧得最厉害,只怕大火也是起自此处。
黏杆处的人上岛搜过三轮,除了北角驳岸处大石头下一个坑洞里发现腐臭尸身无数,未发现丝毫异端。想来也是,蓬莱洲三面临水,能有什么异状?
苏培盛当日亲见主子怀抱那一位尸身,耳畔私语直至天明,满以为一把大火定会引出压抑已久另一轮发作,谁知又了错了。
古人常说,大旱之后必有必有大涝,事既反常即为妖。
皇帝比所有知情人预期地更加镇定自持,到了几近冷漠无心的地步。胤禛听了奏报一个人枯坐高堂沉思良久,末了只说了一句:“宗人府里的人,不必留了。”
第二日,宗人府果然递了折子:阿其那九月初十因呕疾发作卒于监所。(注)
贴心侍候两日,苏培盛见主子也算恢复常态,略有心安。
这几年贴身侍候,深知两位爷行事倔强,脾气上来要对骂要动手都随性而为,特别是自家这位根本不知避着宫人。多少次他提心吊胆日以继夜替主子把风,愁白了辫子。
说一句大逆不道的话,他以为那一位的升霞迁化于万岁来说决非坏事。就着一把火,总算能将这一段罔顾天罡伦常的诡异关系至此掐断。
只是他这个做奴才的不得不硬着头皮暗示:曲院风荷里养胎的那位小主子,怕是也该生了。
皇帝还是有些恍惚,闻言愣了好一会儿方才想起这件事,开口问的却是毫不相干的事:“老八有几个孙子?”
论理,苏培盛一个内侍总管,宗人府管的事情他碰都不能碰。只是事关那位,有些事经不得旁人的手,他才留心几分,因此立时答道:“原本有两个的,只是菩萨保的次子七月刚生的,满月刚过没多久,得了热症没几天就熬不住了。因为是夭折,没有大张旗鼓的办,连丧帖也没发,就自己埋了。”
皇帝缓缓点头,提笔沉思片刻,一面落笔一面道:“把曲院风荷的那个交给菩萨保,旁的不必多说,只说这是他阿玛留下的,伏诛前求朕恩准豁免。朕念稚子无辜,不予追究,准他尽心抚养。”
总管大人接过无数皇上心血来潮时颁下的离奇口谕,这一条堪称其中“最怪之一”。苏培盛几乎可以想象菩萨保接旨时的各种不解与憋屈:以当今圣上与他阿玛之间的恩怨,居然还拨了女人去监所侍候?没名没册的,随随便便就扔过一个来说这是你“阿玛”在监所留下的,准你抚养——这到底是当弟弟还是当儿子来养?
皇帝乾纲独断,连圈禁亲弟都是一句话的事,行事无需反复斟酌,当下指着墨迹未干的墨宝道:“连这一道送去,就说朕钦赐其名,以示其父之罪不延及子嗣。”
苏培盛认识几个字,得了空也时常跑一跑传传旨。他上前躬身接过洁白宣纸,只见上面三个好看提拔的字。
肃英额。
这样离经叛道的口谕自然不会大张旗鼓的宣。
菩萨保一家在其父被圈禁夺爵宗室除名之后就迁出了廉亲王府旧址,同四个妻妾并长子永类住在一条老巷子的四合院里。
苏培盛带去的口谕里,还有一条是命菩萨保前去热河投军效命的。口谕称其既非宗室亦无官职,当依照国法像寻常八旗子弟一般投身沙场,以赎其父誖乱犯上、为祸朝纲之罪。
究其原因皇帝还是不放心,老八朝堂上的明线都被拔光了,可暗里留下外通江南的渠道并未全盘暴露出来。允禩统共一子,皇帝连想都不用想就能猜到这些人脉都到了谁的手里。
今年大凶,人死得太多,他不能再对老八唯一血脉下手,否则宗室难保不生出二心,日后再见老八也难自圆其说。
为今之计,只能将人远远驱逐离京,将他与手中资源尽数隔开。
再者,老八早前对朝中门人施恩太多手段隐蔽无法详述,并非一句“收受贿赂”便能一竿子打杀干净。单看菩萨保家财没入国库之后依然过得并不狼狈,私底下就少不了接济他们的人,至少他知道的就有老十二。
老十二大错未犯,又有超然世外的苏麻拉姑名头护航,在朝中自成一系,不能轻易动。
最后,只有先把弘旺弄走了,凭空多出一子的事情才不至引入注意。
苏培盛悄无声息地去了又回,带回的消息令皇帝还算满意。
唯有一事令帝王不快:这大逆罪人之子居然向他索要其父骸骨遗体,说要入殓安葬,以尽为子纯孝之道。
皇帝当然不愿给,可他也骤然意识到这个问题无法回避,只怕宗人府很快也会请旨询问如何处置阿其那尸首。这个当口可不能再生波折。
胤禛伸出手,轻抚密封严实的青瓷描翠海水龙纹梅瓶,他将头顶抵在瓶口之上,对着瓶子说话:“你总是诈,兄弟里面就数你最佛口蛇心。说好了你替朕生一个儿子,朕赦了老九,你偏不肯,非要走歪门邪道。朕本想着你子嗣少,朕弄没了一个,就还你一个。弘时素来爱在朕面前替你说话,又爱自作聪明,把他过继给你正好两不相欠。可你倒算得精、算得细,分毫亏都不肯吃。”
相传昔日太祖皇帝祖父赶路途中,不意之下将先人骨灰置于启运山下百年榆树离地三尺的树杈之上,压住龙脉使龙无法抬头,最终福泽子孙,南下称帝,终于成就爱新觉罗一脉一统华夏。
满人素信风水、相信只要骨灰不落地不染尘,便不算落葬,仍有灵气。
胤禛不信胤禩舍得下自己,舍得下费心保下的人。他将胤禩的骨灰置于青瓷描翠梅瓶之中,供在高处案上,只当拌嘴闹心的人还在,不曾离去。
事实上,胤禛至今不肯相信老八就这样轻易死了。拿胳臂拧他大腿别扭纠缠了几十年的死敌要死,也该由他亲自降下圣裁,毒药匕首白绫任选其一,或是血溅三尺或一刀两断,无论如何都该轰轰烈烈,不该悄无声息化为焦土。
他犹记得那日离岛前怀里的人虽冷犹温。擦过血痕的面孔虽然白里透青,但老八底子一贯差,他这几年听刘声芳念叨“廉亲王九死无生”已经不下五六次,回回都被他以天子之力把人从黄泉路上捞了回来。
他以为,这一次也不可能会例外。
还有什么事情能绊住老八不入轮回?
皇帝太了解这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