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是日本的首都,全称东京都,东京都人口1301万,大东京圈人口达3670万,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圈。东京是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日本的海陆空交通的枢纽,是现代化国际都市和世界著名旅游城市之一,与周边各市紧密相连组成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区。东京有许多名胜古迹和著名国际活动场所。市中心的丸之内是东京银行最集中的地方,乐町区的剧场和游乐场所最多,银座区的商业因世界百货总汇而闻名,这三个区是繁华东京的缩影。东京位于本州岛关东平原南端。古时的东京是一个荒凉的渔村,最早的名称叫千代田。
东京都心:东京都中心区域最主要的三个区—千代田区、中央区与港区。有时会加上新宿区、涩谷区。
东京圈:从东京都心向外扩张,半径70km同心圆范围内的区域。
首都圈:除了东京都之外再加上千叶、神奈川、埼玉、茨城、群马、栃木、山梨等县(日本“八大区域”划分中的“关东地方”则排除山梨县)。
东京都:区域范围与过去的“东京府”相同,但在地方自治体系上则不同。
东京都区部:俗称东京23区,相当于过去东京市(存续于1889年-1943年间)辖下的35区,也是一般“东京”所指之范围。另俗称为都内。
旧东京15区:包含上述23区当中的千代田区、中央区、港区、文京区、台东区全区与新宿区、墨田区、江东区局部区域,是1889年东京市最初成立时的管辖范围。
东京(Tokyo),日本首都是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位于本州关东平原南端,下辖23个特别区、27个市、5个町、8个村以及伊豆群岛和小笠原群岛,总面积2155平方公里,人口1301万(截至2010年4月1日),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东京是日本全国的政治中心。行政、立法、司法等国家机关都集中在这里。被人们称为“官厅街”的“霞关”一带聚集着国会议事堂、最高裁判所和外务省、通产省、文部省等内阁所属政府机关。过去的江户城,现在已成为天皇居住的宫城。
东京也是日本的经济中心。日本的主要公司都集中在这里。它们大多分布在千代田区、中央区和日本首都--东京港区等地。
东京同它南面的横滨和东面的千叶地区共同构成了闻名日本的京滨叶工业区。主要工业有钢铁、造船、机器制造、化工、电子、皮革、电机、纤维、石油、出版印刷和精密仪器等。东京金融业和商业发达,对内对外商务活动频繁。素有“东京心脏”之称的银座,是当地最繁华的商业区。
东京还是日本的文化教育中心。各种文化机构密集,其中有全国百分之八十的出版社和规模大、设备先进的国立博物馆、西洋美术馆、国立图书馆等。坐落在东京的大学占日本全国大学总数的三分之一,在这些大学就读的学生则占全国大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东京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还经常举办各种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如东京音乐节、东京国际汽车展和东京国际电影节等。
东京的交通很便利,时速达200公里的新干线,从东京延伸到九州,并向东北方面延伸。地下铁道几乎能到达所有的重要地区。铁路、公路、航空和海运组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通向全国及世界各地。
东京都大体上位于日本列岛的中心、关东地区的南部。东京都的东部以江户川为界与千叶县相连,西部以山地为界与山梨县相接,南部以多摩川为界与神奈川县相连,北部则与埼玉县相接。东京圈是由东京和三个邻县—埼玉、神奈川、千叶县组成,人口约占日本总人口的28%。东京都和周围的七个县——埼玉、神奈川、千叶、群马、枥木、茨城和山梨构成首都圈。
东京都是由23个特别行政区和26个市、5个町、8个村所组成的自治体,人口约为3530万人(截止至2009年10月1日),面积约为2188平方公里,气候大致温和。行政区域包括23个特别行政区和多摩地区(26个市、3个町、1个村)的狭长陆地部分,以及分布在东京湾南部海域的伊豆群岛和小笠原群岛(2个町、7个村)。
————————————————————————————————————————————————————————————————————————————————————————————
歌舞伎町为日本东京都新宿区内之町(街廓)名。饮食店、娱乐场所、电影院等之集中地、日本少数之大型红灯区。
位于新宿站东口,最接近的车站为西武新宿站。东京都营地下铁大江户线新宿西口站或东新宿站皆在附近。从新宿站东口向北走,越过靖国通,就是歌舞伎町的范围。包括歌舞伎町一番街剧场通(剧 歌舞伎町场通り),樱花通(さくら通り),西武新宿通(西武新宿通り),东通(东通り),区公所通(区役所通り)等。
歌舞伎町区内聚集许多电影院、酒吧、风俗店、夜总会、情人旅馆等,被称作“不眠之街”(眠らない街),到深夜依然灯火通明人来人往。合法与非法活动混集为歌舞伎町的独特气氛。
歌舞伎(Kabuki)是日本典型的民族表演艺术,它起源于17世纪江户初期,其始祖是日本妇孺皆知的美女阿国。歌舞伎三个字是借用汉字,原意为“倾斜”,因为表演时有一种奇异的动作。后来给它起了雅号“歌舞伎”:歌,代表音乐;舞,表示舞蹈;伎,则是表演技巧。由于歌舞伎的表演深入民间,深受百姓欢迎,日本各地的女子纷纷效仿阿国竞相演出歌舞伎,一些武士为争夺这些女子大打出手,甚至互相厮杀。1629年,德川幕府以败坏风俗罪禁止歌舞伎演出。直到1653年,才允许只有男子演出的“野郎歌舞伎”(日本歌舞伎的原型),女性角色由男性扮演,称为“女形”(也就是京剧中的花旦),到现在逐渐成为由男演员演出的纯粹的歌舞演剧艺术。 1751-1801年是歌舞伎的全盛时期。以后30年,歌舞伎又完成了人物性格表演上的典型化、个性化和艺术化,表演程序也被固定下来。歌舞伎演员为世袭制。演员父子,代代相继。当时以江户、大阪、京都三市为中心,歌舞伎成了市民喜爱观赏的表演艺术。到19世纪,日本这门传统艺术成为一种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