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铁树开花,红烂漫
光绪皇帝无所谓了,毕竟他是阅尽人间铅华无数,想看什么,还不能够?想看多近,还不能够?非要在这个女子服务队表演的裸体折子戏演出的时候,将太师椅挪到跟前,须仰视才见的地步?NO!那样看,朕的脖子还不好受呢?
但是,自己的宠妃小红却建议让皇上往前靠,毕竟她觉察到实际上想往前挪的不是别人,而是军机大臣翁同龢。别看小看宠妃小红,年纪轻轻的,充其量也就是二八年纪,却将官场看得挺透彻。小红原来是慈禧太后的贴身丫鬟,因为光绪皇帝的宠妃珍妃娘娘,被慈禧太后给软禁了,为了安抚光绪,将小红送给光绪皇帝。实际上,小红长得国色天香,虽然是丫鬟,身世出身贫寒,但是命运却出奇的好。
小红聪明伶俐,属于那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女孩子。颇得慈禧太后的喜爱,后来到了光绪皇帝跟前,升格代替珍妃娘娘,成了光绪皇帝的宠妃。小红从丫鬟摇身一变,成为妃子,很大的原因在于她本人的努力和争取。
首先,小红拥有着天姿国色的美貌,这是其一,但是小红更有着别的妃子所没有的智慧,只是其二,那么其三呢,便是小红善于审时度势,洞察官场风云,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女子。若不然的话,伺候两个皇一个是太上皇慈禧太后,一个是光绪皇上,都颇得赏识,说明此女子的心计了得。
别的不说,单说现在,她能一眼就看出军机大臣翁同龢想往前挪,便积极让皇上往前挪,好给军机大臣翁同龢往前挪提供一个良好的前提。毕竟这可以满足军机大臣翁同龢的视觉欲望,也可以维护军机大臣翁同龢的面子。
另外,军机大臣虽然人老昏花,但是毕竟是大清帝国的实权派,若是皇上想来个新政的话,军机大臣翁同龢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没有他的贯彻实施,新政也等于是零。所以,小红想为光绪皇帝笼络人心的手段,就可见小红非一般女子。
既然宠妃都建议了,光绪皇帝也就点点头,说;“如是看得清楚,朕就往前挪挪无妨。”好一个往前挪挪无妨,便把军机大臣翁同龢的愿望给实现了。现在,军机大臣翁同龢可以挨得很近的距离,观看最新样式的裸体折子戏《打金枝》了。
在他昏花的眼前,晃动着眼花缭乱的白花花,里面是黑是黑,白是白,红是红,看得他是垂涎欲滴,看得他是拍手叫好,看得他是下面终于有了复苏的迹象。在这里不得不略微交代一下;翁同龢虽然已经七十有余,可是花心依旧。这也不能责怪人家,江山都依旧,难道花心不能依旧吗?
为了满足花心依旧,大清帝国也给他配备了贴身丫鬟,可是,他只能是有眼福,却不能饱口福。因为他的下面昏睡了好多年了,这跟太监没有两样,为此,他痛苦了多少年?无数的庸医在他身上试验了无数土方子,结果都不见奇效,眼看着到嘴的肉,却揽不进碗里,他有时真得是生不如死。
可是,今天呢,却铁树开花,红烂漫,一串鱼肉丸子,却意外的让他的下面复苏了,觉醒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一个神奇的传说。他非常感激皇上,更感激皇上的宠妃小红,若不是她的暗中在支持,自己这晚年将不再燃烧激情,生命烛光将暗淡无色了。
以后,没说的,只要是光绪皇帝吩咐的事情,不管他三七二十一,干干干!以后,只要是小红委托办的私事,不管她三八二十四,搞搞搞!当然,那都是待海战结束,军舰靠了岸,等自己回了京城后,有情后补的事情了。
眼下,他可要全神贯注的,努力将一对昏花的眼睛的瞳孔,放大,放大,再放大,放大到满眼尽是五花肉,看似五彩缤纷的图景,一如家乡(翁同龢的第二故乡在陕西)那样,满山遍野的,跟民歌唱得那样“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只恨当初来北洋水师参加检阅之时,没有将放大镜拿来,谁能有先天之明,知道在旗舰定远舰上,会欣赏到一出如此新奇,如此美妙,如此别样,如此大开眼界的演出呢?害的他,始终举着僵硬的脖子,仰望着天空一样的姿态,聚精会神的看着舞台上美轮美奂的演出。
反正,耳朵聋一点不大要紧,那些锣鼓呀,那些女子们脚踩着红氍毹上,吧唧吧唧的声音呀,听不明白也不大要紧,关键是要看到眼里才成。而且,不仅看了,还要记在心上,是更不容易做到的一件事情。年轻的时候,翁同龢何许人也?那时候,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左抱女,右抱妾,还能做到江山依旧,涛声依旧。
光绪皇帝有的时候不经意间,看到身边的军机大臣翁同龢,看女子服务队演出的裸体折子戏,看得是如痴如醉的,心里感到好笑。这个一逢开会,便打瞌睡,然后不用五分钟,便昏昏欲睡的老家伙,何以此时此刻这样的精神矍铄,乐不思蜀呢?
真是童颜未老,人已朽,心里不老,身先老。光绪皇帝看着几近昏聩的老臣,都如此的热衷于看这样的折子戏,心生感慨无限。想想大清帝国的江山,还握在慈禧太后的手里,便是一番感叹。在一旁的小红以为是皇上看累了,就轻轻的为皇上捶腰,按摩脖颈。
皇上摆摆手,他正处在青壮年时期,哪能跟眼前的人老昏花的老臣相比较呢。倒是翁同龢之流需要这个时候给他按摩一下倒是好的。不过,翁同龢也不示老,这次登上定远舰检阅北洋水师,竟然连贴身丫鬟都没有带一个来。
他就是想在人们面前,表现出自己还没有衰老到需要人搀扶的地步。要知道,大清帝国的军机大臣的位置,是何等的重要?如果让一个垂垂老者占据的话,怎么可以?毕竟军机大臣需要经常去各地,视察大清帝国军队的情况,年老体弱怎么能够胜任呢?
所以说,翁同龢在众人面前,总是如一棵老的无花果树,虽然在残冬之际,露出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