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凉薄娘子克妻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3克妻好对象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好。人很机灵,读了几年村塾,咱们村好几户人家想嫁到他家去的。”

    又翻到另外一页,“这是上河村的李六郎,他家有兄弟六人,虽没分家,但是个个都是好手,整治田地,经营商铺,打铁锯木都是能的。李大郎就有一手的好木匠手艺,他人也够勤奋上进。今年也才十七,家中排行最小。”

    “这是下河村的江河,今年十六,虽说比你小,但是女大三抱金砖,他爹是个秀才,他自己也考了秀才,将来你嫁给他,指不定能当上官家娘子呢!”陈氏已是说的眉飞色舞,压根没考虑过人家会不会看上他家闺女。

    “娘,我以前在张府,有个嬷嬷教我认了字的,我先看看。”蕙娘听得陈氏说了这几家,感觉都是这个时候乡下村姑非常好的对象。问题是,她前世已经二十三岁了,虽说没谈过恋爱(主要是她太宅了,高中没想过谈,大学了又一直窝在宿舍,熟悉的只有室友,身边一个雄性生物都木有),但是她也接受不了一个十几岁的小相公啊!老牛吃嫩草有木有啊!

    陈氏把册子递给蕙娘,看她在那里翻阅。心里一片慈爱,又有点心酸,女儿已经十七了,今年肯定就会出嫁,在家待不长的。哎,我的儿啊……只愿你能嫁个好人家,从此能过上个好日子。

    这份册子是照着条件好的未婚男子记录的,其他的都是在另外一些册子上。陈氏一心想把女儿嫁到条件好的人家,其它册子自是不屑一顾。

    蕙娘翻了一遍才找到一个二十以上的,其他全是二十以下。看了看条件,觉得灰常好啊,不明白陈氏为什么没提这个。

    “娘,这个青山村的赵礼,不是很好吗?”蕙娘将写着赵礼的那页指给陈氏看。

    陈氏一瞅就立马合上册子,气呼呼道,“我儿可不能选他,不知道里正娘子怎么想的,居然把这个八字硬的人给填在这个册子上。”

    蕙娘眉梢一动,“这是有甚说法不成?”

    “这赵礼今年二十又六,你说他是为什么还没个娘子?那是他克妻,足足克死了四任妻子。”

    蕙娘“噗”的一声口水都喷出来了,四任?虽说她不相信什么克妻之说,可是,四任啊……

    “娘,你细说说,我听听。”蕙娘的八卦之魂熊熊燃烧。

    “这第一任妻子是他们家结的娃娃亲,女方家远在江南,十年前,他家赵礼去江南迎亲,结果迎回来的是棺木,因为路途遥远,舟车劳顿,那家娘子本来就体弱多病,这一下就折腾的半路就病死了。回来后,因为他家家世好,赵礼他爹是秀才,他娘又会理家,家里有四十几亩田地,他二哥那时也考上了秀才,所以那时还是有很多好人家想嫁给他的。一年后他说了下河村江河他姐姐,结果成亲一年,他媳妇难产死了,连着肚里的娃娃也去了。即使这样,他家也还是好人家,多的是人给他当继室,只可惜,后来连着两任继室都死了,一个是怀着孩子晚上贪嘴,跑到灶房偷吃糍粑噎死了,一个是偷汉子跑了,回来没几天就病死了……”

    陈氏咂咂嘴,讲的意犹未尽。蕙娘看陈氏一副不屑又激动的样子,万分肯定她家娘也是个八卦妇女。

    说起来,她自己也是听的很是入迷,这个赵礼,可真是,倒霉透了顶了,不仅死了四个妻子,还一个孩子都没留下,到这地步,肯定是没人敢嫁给他了。

    陈氏看着蕙娘贼亮贼亮的眼睛,忙道,“你可别想,娘是不会让你嫁到他家去的,太危险了!”

    蕙娘揪着陈氏的袖子,摇晃,嗲声嗲气的,“娘啊,咱们去庙里先合八字,再找高人想个法子解了这煞气,到时候一准能平平安安的。您看,他现在不是没人敢嫁吗,要是我嫁去他家,还不把我供起来,到时候女儿可就吃香喝辣,享清福了。”

    “这……”陈氏有点意动。

    蕙娘接着煽火,“娘啊,咱们这有没有什么高人,过几天先去问问可有法子。”

    “你还记得给你姐弟几个起名字那个道人,这些年,娘瞅着,他可是地地道道的高人啊,当时给你们几个起的名字就比村里的其他娃子的好听。要他测字问事都很是灵验。”陈氏心动了,心动了。要说起来,赵礼家的环境的确要比其他人好,而且就像闺女说的那样,她嫁过去,一准能享福。前提是,这克妻一事得解决。

    “那娘,找个时间,咱们去那道人那寻法子。好不好嘛~~~”蕙娘被自己给嗲到了。

    “好,好,娘听你的,现在正是农闲时候,明天找里正娘子要了赵礼的生辰八字,咱就直接去县里。”陈氏一锤定音,她向来是个爽快果断的人。

    晚饭是中午的剩菜,腌萝卜皮,腌萝卜肉,炒大白菜。蕙娘其实还挺吃不惯的,但是这大冬天能有碗新鲜白菜就已经是很好了,而且还有大米饭吃,这些都是看着蕙娘回家了,许氏特意做的。

    农家吃饭也不讲究,一家人都坐一桌,边吃边聊,很是热闹。

    “我和蕙娘明天要去县里,之前在城隍庙许了愿,明天去还愿。”因为赵礼这事还没谱,所以陈氏并没有和其他人说。

    芸娘几个一听要去县里,眼睛一亮,满眼都是“我也想去啊”。蕙娘看着他们的样子就好笑,也有点心疼,看她们这样就是很少出村的,平常一直帮家里做事绣活的。

    “娘,两个妹妹也带上吧,都去求个签问个吉,看看今年的运道。”至于小弟,他要去村塾,木有时间一起去啊,爹要留在家里看家做活。

    “也好,都一起去吧,一苇你看看有什么东西需要带的。孩子他爹,明天家里的事就交给你了,待会你去牛大伯家问问明天有什么人需要用驴车,明天刚好是初三,青山村有小集,肯定有人要往那里去,正好顺路。咱们看看他们什么时候出发,一起走。”牛大伯家的驴车,去县里是每人五文,像他们之前每月去一趟城里,就得一百文。

    许大力大口嚼着菜,也不吭声,只管点头。

    芸娘和薇娘都很高兴,恨不能现在就出发。一苇就怏了,他们村塾年假已过,二月初一就开始重新开课,每月也只十五放一天。“笔墨纸砚都还够不需要买的,没什么你们带的。”其实想说,我要冰糖葫芦,红豆酥,糖雕,风车,泥人……

    陈氏听他这样说也不在意,只管吩咐蕙娘多吃点,又把白菜差不多全夹到蕙娘碗里。其他人也很自觉的只碰腌菜,米饭也只吃一点点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