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抗战之红色警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60章 摩擦不断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七月的天气,尤其是突尼斯七月的天气,在盟军和华夏的阵摩擦中,已经像是着了火一样。

    华夏对美国人相对了解的更多一些,但不要指望克隆间谍不值钱的洒遍整个美国阵地,也不要指望卫星的辨析度像后世的谷哥那般的犀利,况且华夏军队也不可能只依靠外界的情报,需要磨练自己的战场天眼。各种起情报需要反复的侦查、核实。

    美国人更是对华夏阵地不断的探究。

    除了双方的特种小队和侦查兵等不断的渗透到对方阵地外,交界处的最前线,枪炮声也一直没有断绝。

    直接交手可以试探出很多信息。

    美国人的超级潘兴坦克既然已经亮相,也没有藏着掖着,在最前线也时不时的派出十几辆甚至几十辆不断地反击着华夏的阵地。

    华夏也毫不客气的出动犀牛和灰熊,或者是T-55直接跳出来单挑。

    即使有时候数量占据优势,但大多数情况下,双方的军人同样靠单挑这种生死游戏来捍卫自己家军队的荣誉。

    甚至互下战书,约定一个坦克中队甚至大队的数量在某一片地区来一次钢铁骑士的对决。

    以前盟军和德国人在北非的绅士战争似乎影响到了现在的双方,其实双方各有打算。

    美国人新装备超级潘兴,希望有更多的机会来磨合熟悉,甚至能通过小规模的实战来磨砺一下,同样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摸清华夏的主力坦克的性能和华夏军队的一些习惯性战术。

    虽然有了原版的超级潘兴和巴顿坦克的详细数据,甚至从克隆间谍那里也获知了超级潘兴的具体资料,但华夏也希望在实战中多了解一些情况。

    只有进入生死战争状态的武器才会发挥出它的所有威力。

    而且最为主要的是,很多军人也希望洗刷掉华夏坦克部队上的灰尘,露出它本来的荣誉姿态。

    华夏坦克部队自成立以来,绝大多数都是靠着坦克的性能优越和数量来强压对手。这使得世人提到华夏坦克部队,尤其是西方世界的人提到的时候老是用有色眼镜来诟病同等数量以及相似性能下的华夏坦克军队的作战指挥能力,甚至后来英美广为宣扬,以此来激将华夏。

    战争从来都是无所不用其极,数量和性能本身就是一种优势华夏高层自然不会傻乎乎的在战场上用士兵的性命来证明什么狗屁的骑士或者绅士风度。

    但战无不胜的华夏坦克部队自有其信心和傲气,在碰到了跟T55实力相当的超级潘兴的时候,立即有人站出来想要通过一场场胜利来抽肿那些西方媒体的脸。

    一开始一辆或者几辆坦克决斗,连上级也装作看不见的,默许了。

    数次交手后,虽然华夏胜多败少,但在盟军的有意推动下这样的决斗行为已经开始扩大规模,一直发展到了近百辆坦克的对决时,才被上边的命令给卡住了。

    处于军心和士气的考虑,那些小规模的战斗上级还是采取了默许的态度。

    这样规模的战斗也只能算是小摩擦或者游戏,众人都明白对方的阵地上随时可能会冲出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坦克部队来彻底点燃一场大决战。

    目前的小规模战斗已经算是克制了。

    双方都在漫长的阵地上积聚了几十万的军队,想要安安稳稳根本不可能,需要释放心中的暴躁和紧张,也需要慢慢的预热进入战争的状态。只要不是搞突袭这样的争斗和摩擦都是属于一场战役的正常前奏。

    这样的摩擦不限于坦克部队。

    在前线上,冷枪冷炮的对决也没有停过,双方雷区的爆炸和工事的机枪声同样没有断绝过。

    华夏狙击手的威名再次在北非响彻华夏侦察兵的犀利身手也同样让心有余悸的美国大兵早早学会了功夫这个华夏单词。

    美国人的炮兵阵地在尝到了华夏重炮的反击威力,每天也多了一项祈祷,感谢上帝,没有让华夏那传说中的暴风雪火箭炮和先锋巨炮提前降临他们的头顶。

    对于火箭炮的火海覆盖以及先锋巨炮的毁灭性的重击,极为担心的美国人,一直想要探究出它们的所在,提前摧毁。

    可华夏的这些利器都偃旗息鼓,一次都没有露面,美国人的试探只试探出了华夏重炮的威力,就早早止步了。

    除非是发动大规模的攻击但美国人此时也不敢挑起最后的决战。

    美国人的情报机构每天都在被挨骂。

    笼罩在华夏身上的迷雾太多。吃了很多次亏的美国人再也不敢盲目的判断华夏军队的实力,也不敢靠着推算来的华夏军队人数和实力,就匆匆发动攻击。即使是前线的试探,也摸不清华夏的具体实力。

    为了赢得一场胜利,美国人选择了最简单的方式,在摸不清华夏具体实力的情况下·那就竭力摆出自己的最强状态,这样即使败了也不至于输得不甘心。

    在美国人同样在积聚力量的情况下,容易提前引爆决战的大规模炮击试探显然也有不现实。

    而美国人一向引以为豪的空中侦查也一样在华夏战斗机的压制下,碌碌无为。即使他们出动了他们的新式喷气式战机F86佩刀客串的侦察机,也同样在华夏歼6的高速拦截下以及密集的防空火炮群的绞杀下,铩羽而止。

    除非美国人大规模的出动佩刀编队,否则根本在华夏的防空体系讨到好处。

    “这是我们对付华夏,一举夺回制空权的秘密武器,只有用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才能发挥出最佳的效果!”对于F86这一款美国人研制的第一代喷气式战机中的佼佼者,美国人显然也没有太大的信心。

    性能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甚至超过了德国人喷气式战机的佩刀出现,显然生不逢时。遇到了开了作弊器的华夏战机,不说性能上没有压倒华夏的歼5,即使是数量上也远逊动辄成千上万的这款华夏主力战机。

    即使美国工业发达,但在美国航空产业开始向喷气式转型中,快速的让佩刀走出试验场,走下生产线,进入部队服役,已经是费尽了周折。数量上显然还没有进入大生产状态,北非的美国人现在抱在手中的也不过只有二百多架。

    这样的数量根本不影响大局。即使后方还在一边生产一边不断的调集来,但面对全新的喷气式战机,飞行员以及地勤的维护保障等等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