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幻之盛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一十章烟雨金陵与雪中送炭第(4/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算发了一笔小财。     打下富沙城的进益已经足够让将士们心满意足上很长一段时间。这只别遣军,也拥有了初步进退自保的立身资本,可以呆在这里等待进一步的后援。     收粮的大车走完后,城门却没有落下,一行奇装异服的人,也被引进城门,颜色鲜艳的大布衫,圆边包头和弯尖帽,看起来很有些身份的行头。     “出了什么事情,居然来蕃使了。。”     回到城中议事的大堂,校尉以上的军佐将校都已经聚齐的差不多,正在窃窃私语,交头接耳的交换消息,上首的随军使臣元结按按手,待众人基本安静下后,方才道     “后迦毕试国,刚刚发生了新的变故。。”     “东南的乌铎迦汉荼城城主,发动阵前兵变,杀了前往会兵的国姓一族及附从的贵姓,自立为新主,已经遣使者前来交涉呢。。”     “随使送来劳军猪羊千口。。期颐厚币赎请本军出境,愿以重金买回富沙城”     “天助我也。。。”     “天佑大唐。。”     话音方落,下面就有人高喊起来     北方的大石城,远征军的主将高适,也在思考这这只人马的何去何从。     “龟兹那边回话了,都护府目前无法差遣更多的人手。。”     说话的是负责和安西军协调联络的判官岑健,他也是龙武军行军司马岑参的族弟,     高适点点头,对于这个结果他并不意外,安西军本身就是耕战性质的屯守边军为主,大多数情况下进取缺乏而自保有余,而且还没能恢复到高仙芝发动但罗斯之战前,动不动灭人国祀的全盛时期,在战略上有所保守,也是人之常情。     再加上,安西军虽然在西域列国战功赫赫,但却一直受限于人口不盛,兵员补充有限,难以进行旷日持久的大战,更别说布控经略域外了。     好容易挟拔那汗之战的威势,重新将河中诸国拉拢过来,光是派遣使臣和在望要筑垒驻留兵员,以稳定局势,就牵制了相当部分的精力;再加上要填充大食人收缩留下的势力空白,比如几个被大食攻灭的小国故地,或扶持有人望的新王复国,或收归为安西府代管,都需要足够驻军的存在,以慢慢巩固和消化这些地区;更别说眼下还在推广豆薯玉米等新作物而进行的大规模开荒垦托,由于青壮劳力缺乏,部分屯区连妇女儿童都得上阵劳作。     “倒是突骑师哪里还有些法子可想。。”     一参军事建言道。     “只要有钱帛,还是有些敢战之士,至少可以再招千控弦。。”     “不过为了避免纷繁难治,反客为主,至少要有一千本部唐兵,进行弹压和调。。”     “此外,根据新颁布的归化人令,目前已有数千人归化唐藉,虽然其中不乏浮滥者,但是还是有些人力勘用的。。。”     “钱暂且不是问题,河内、河中各国多有献納,至少可以用到来年,此外南路别遣,在吐火罗境内和富沙城亦有钱帛缴递。。”     “我们还可以从西域列国继续抽兵,小国出甲五十,大国出二百。。也可以凑出数千人的拓揭军,但同样需要相应数目的唐兵充做骨干。。”     “拔那汗国,或许还可以提供数千步卒。。。不过只是权宜之计,难以长驻留的。。”     有人开了个头,一时间,诸多军中僚属参佐纷纷出言献策。一些很快被否决,但是更多的细节被讨论成熟起来。     对于南下别遣军的请求后援,远征军中也有不同的意见,最常见的主张,既然已经在当地打开局面,就应当善加利用,反正河中暂且无事,不如加大对南方的开拓,经营好吐火罗的局势,确保一个战略的缓冲。还能从把持的商路获得厚利。这些都是那些渴求军功的少壮派军将和那些从战获中尝过甜头的基层士官,被讥笑为满脑子都是建功立业和更多的战利品。     也有认为应当见好就收,毕竟本部远道而来,军力有限又补充不易,能够具有天竺到吐火罗之间的山口要地就足以,只要严加查禁,断绝大食兵铁的来源,目的就达到了大半,没有必要在分散力量继续冒险,属于军中稳健派的主张。     他们的主张也有自己的理由,     吐火罗多山而地瘠,民风彪悍,虽然酋首各据一方内斗不休,屡屡外族侵并,但是自贵霜王朝之后,就没有被大国成功吞并过,最多也就作为附庸称臣纳贡或是役为驱使。各种势力更立无常,充满了不确定因素。(事实上,吐火罗所代表的北阿富汗,哪怕在后世的殖民时代,也未能被彻底征服,而称为帝国的坟墓)     现今吐火罗,虽然义上还属于大唐安西都护府辖下的月氏(支)都督府,置二十四羁縻州,但是处于历史和地缘的关系,最亲近大唐的是地缘接近的东部数州诸侯部族势力,安西都护府的影响力从这里向外扩散后,就逐渐被削弱。     自从前代吐火罗叶护阿史那乌那多,于乾元元年七月与西域九国首领一起入朝助战,又随拓揭军战死在河西后,其族逐渐式微,国中纷争再起动乱不休,而安西都护府已经无力作为,最终由另一个诸侯大族,推举其近支族人为新王,缔为婚姻,这才重新入主王都。     大唐的影响力却已经不如以前,就算有打败大食人的战果作为威慑,让现任的吐火罗王继续保持这个臣服的分,但因此贸然介入其中的后果,也不可不虑。一旦有事容易被牵制在地方,路途遥远未必能及时抽调回兵马,反而要深受其累,     但是作为分兵南路的主将,一项稳健从事的郭石头,这次却一反常态的大力支持南下开拓,并派人到北路这里寻求相应的协力,于是在天平的一端投下重量级的筹码,暂时压倒了那些稳健派的声音。。     然后是众多参军和虞候,在大沙盘上进行推演和评估     “富沙城所在,在大唐西域记中,可是号称天府之地,。。自古盛产谷米瓜果”     “而临近的北天竺诸国,号称沃野多熟,四季皆暖,多林水而地湿热,物产丰沃。。”     “此外还有通天竺的商路之利,。。南吐火罗蕃众,通过山中置卡,抽的厚利千万。。”     “若是能巩固吐火罗到天竺的商路。。则无论是当地征发还是采买,都可以从北天竺就近输粮”     “唯一的问题是,南路兵少,要掌控布点沿途十数城塞,实在力有未逮。。。”     “就近输粮”     这个字眼终于打动了高适,他的眼光一下落到了高大山脉横亘之后的那片地区,     粮草供给一直是困扰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