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幻之盛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章罗马 罗马第(1/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百章罗马 罗马     “鲸鱼耶。。。”     小女孩们的欢呼声,在甲板上,当初说带她们去看金鱼,最后变成了出海看鲸鱼。这个季节     成群的须鲸在海面上翻腾起舞,巨大的尾鳍,像是扇板一样,猛然激起若高的浪花和白沫,还有不顾太阳当头,带着缀花的宽边太阳帽,挤在船舷某一侧小女孩们激动到有些嘶哑的大呼小叫声。     “想吃新鲜的鲸鱼肉么。。”     我饶有趣味的打量着呗海风撩起的裙摆,欣赏着下面白生生纤细修长腿儿,思量着改把那一双挂到肩膀上玩,不由开声问道,却惹来一大片的白眼或者干脆被无视了。     还有“好残忍。。”“这么可爱的”之类的嘀咕声     我捏了捏鼻子,这么大一只海洋生物,怎么也和可爱,扯不上关系吧。     却见小东西手里捏着一封信笺     “谁的信。。。”     “小金鱼的。。。”     她耸耸鼻子道     “你不是打他去深造么。。”     “那个小白脸啊。。”     我才想起来是李益,好吧我承认,我对这种年少俊美的雄性生物在我家晃悠,有一种天然的排斥感。所以一回来就被我打去武学智谋将略科特别班进修了。     “来信什么事。。”     “朝廷要开恩科了。。他想去投考,却碍于武学的学籍,希望能够得到本家的举荐。。”     小东西摊摊手,虽然一位人妇,但是大部分习惯还是依然如故,俨然缺少身为一位高第大家主母的觉悟和举止形态。     。。。。。。。。。。     千里之外,洛阳城,随着制举在即的消息,街头巷尾,茶楼酒肆之类的公众场合,再次被不知道哪里冒出来那么多的学子所充斥着。     少年李益,心事匆匆的走在街道上。刚刚礼节性拜访了洛阳城父辈故交现任礼部侍郎张谓回来。     张谓字正言,河南人,天宝二年的进士第,乾元为尚书郎,泰兴朝后,做为天子选拔才俊的新秀,出任礼部左侍郎,也是最有可能恩加知贡举的科考主官之一。     对方的欣赏和拔举之意很明显,并且毫不掩饰按照他的才情,在臣一途上可以展的更好,毕竟他所长的经学诗赋都是族拔尖的,做学问的悟性和资质都是长辈称道不已的,去谋求武事上的未免太浪费了。     在此之前,他已经有了一个可以追随的前辈和偶像,五大长史之一郑元和,他科举出身从县令作开始,历任成都府尹、剑南长史、剑南营田使,剑南转运使,剑南采访处置使,关内布政使,河西布政使,西北路善后处置副大使,几乎拥有作为一个臣而让人羡慕完美的从政资历。     有消息韦韬就任关内都督兼领关内节度使后,他将转为不领节度使的山南都督,再过几年任满,就可以转回朝廷枢叙任,到时候依靠他的资历和干才,一般情况下的部寺监正署或是省台官,已经容不下他了,估计要加衔录尚书事或是参知政事,列入宰辅之行。也算是梁开府一脉的嫡系门人,在仕途走的最远的。     如果他要转入职,也不是没有基础,放出去的县令、县丞、县尉、乃至州主簿、典史亦有之,就算作为从僚到郑元和手下经事,相信对方也会愿意提携一下。     但是另一方面。虽然他读的是经藉正义,但是身处尚武成风的西凉之地,在史书读的都是慷慨豪迈的将帅传奇。     耳边听的从小就仰慕那些游侠儿,边郡良家子建功边疆的故事,虽然族对他维系宰相世系的家名寄予厚望,但是弱冠之后难得叛经离道了一次,作为姑臧李氏的子弟,自作主张报考了武学,又以成绩优异转事到梁开府的门下见习,参加了代表龙武军辉煌时代的河西,青唐、吐蕃历次大战,军旅的生涯已经在骨子里刻下难以磨灭的印记。     “如今天子圣德,有大治气象,自此天下安定,战事日少。。想要军功搏出身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了。”     “登堂拜相的正途,还是在科举升任啊。。”     张谓的劝解,还历历在耳。     。。。。。。。。。。。。。。。。。。     数千里外,与龙武军密切相关的另一个人也在犹豫着     拔那汗西北的石城子,昭武九姓之一的石国故都城,周长十余里的巨大土围子圈成的略带弧度的方城,城外穿过山麓间的药杀水(锡尔河)从略微起伏的草原上,冲积出一大片扇形的肥沃土壤和农垦区。     在这片绿野分布着七八个大小城邦国家,以及为数众多突骑师部落,位于这片土地东北端的石国,就是其之一。     天宝九年的高仙芝的灭国之战,以及天宝十年石国王子引大食兵的反扑,然后反复的拉锯,让这座商路上的大城十室九空,而亲附大唐和大食的诸蕃列国相互之间的征伐烧掠,造就了大量的流民和乱兵盗匪,也让这片缺少强力掌控的地区,始终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人们纷纷逃离家园,但另一方面荒废的城市,随着往来的商旅和商旅慢慢的恢复起来,目前由城的十几个大商人家族联合管理者,城外则是盗匪和游牧部落的乐园。     现在它再次插上避邪纹的旗帜,成为大唐特遣军本阵的驻地,左金吾将军西北路讨击大使高适,在协助拔那汗击退大食人的军队后,就北移以调停北方突骑师各部为名,坐镇在石城子已经停留了半年了,威慑性的剿灭一些部落,同时征收和购置了大量的牛马羊畜,为军队畜力和军粮,才重新恢复了基本战略投放能力。     临时修缮一新的城主府,挂起了大幅图舆和兵器架,放置了沙盘和胡床、案几,摆上了屏风和壁障,再加上那些商家送的花瓶盘盏等唐物,虽然有些不伦不类,但是总算让这些身处异域的唐人将士,有了那么点家的感觉。     案上放着统计的户册,石城子城的户口大致有三万多,经过数个月的清理,石国境内收徕得流民和亡户大概有两万多,此外抓获的盗匪和乱兵却多达数千,砍掉的人头也有上千多。     其实这些昭武九姓,大都是在大小绿洲上建立的城邦国家,想石国号称一国,其实也是在山麓和河流自然分界的土地,一个大城通过道路连接起来的十几个卫星小城,除了石城子外,石国残余户口和产出,主要分布在这些的形同自立的城主手,属于招摇不定的墙头草。     只是作为这支军队的最高指挥官,高适却盯着地图上的某个位置,满心的犹豫,因为一封商路重通后来自国内的公,早在半年又三个月前,他已经被朝廷被任命为河西节度使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