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幻之盛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九十八章演变萌动第(1/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五百九十八章演变萌动     河,费尔干那盆地     大片的河流和绿洲,从宽阔的盆地延伸出来,又拓展进山脉和荒原,滋养了大量农耕放牧的人口,形成了众多的城池聚落,其又以东西拔那汗为主。     以药杀水(锡尔河)为界,河北的东拔那汗占据河谷段,大片最适宜耕作的土地,因此建有大量定居的城,而河南的西拔那汗境内以草原和丘陵为主,还是主要保持散放游牧和半定居的状态。他们曾经都是后突厥汗国和突骑师可汗的附庸,随着大唐对安西的经营,大食的屡次东进,经过风云变幻,西拔那汗不可避免的衰亡下去,最终为东国所并。     因此现今的拔那汗国其实拥有了两个都城,渴塞城(今长散)和西鞬城(今纳曼干)。其境内盛产葡萄、香枣、桃、李,亦出驼、骡、羊、马之类,产朱砂、金、铁、银、铜、铅等,在河列国以富强著称。同时它也是安西都护府下的休循州都督府,拔那汗人也是安西都护府召集协战义从的选,因此常年拥有一定数量由安西派遣的官吏和士兵,在外西域之地纷争演义,扮演对抗大食东进桥头堡的重要角色。     进入夏季后,拔那汗国内仍旧是一片纷纷扰扰的忙碌景象,带着国王的敕令和安西都护府军书的使者,目不暇给的奔走在国土上那些城镇乡村,乃至草原部帐之间,原有的士兵并没有被遣散回家,而更多自带武装的青壮年被召集起来。     虽然打退了大食人,但是费尔干那地区的战火并没有因此结束,拔那汗的年轻国王已经做出决定,将从那些选错阵营的君王身上,讨回足够代价,至少在短时间内,收缩兵力的大食人是无暇估计他们这些从属势力了。     作为大唐最亲近的藩属之一,拔那汗人才刚刚从十几年那场失利的远征恢复过来,就迫不及待对着周边的露出自己的爪牙了。     。。。。。。。。。     与此同时,从拔那汗国内出的一行人也在高原跌宕起伏的地貌跋涉着,他们都是拓揭军的吐火罗人。     从拔那汗国向末只离山西南行五百里抵达梵衍那国,出国境沿着斯卑莫运山再向西四百里,就进入葱岭(帕米尔高原)西部,乌浒河(今阿姆河)之南的吐火罗国(北阿富汗)的境内。     吐火罗乃是大月氏的别种,古大夏国的末裔,自汉时就开始出产名天马汗血马:“城北有屋数颇梨山,南崖穴有神马,国人每牧牝马于其侧,时产名驹,皆汗血,多善马。”     其国号称盛兵十万为河之雄,但另一面吐火罗虽然号为国,但其实权力和领土是分散在国大小氏族手。     自数百年前国为入侵的游牧民族嚈哒人攻破,王族絶嗣,酋豪力竞,各擅君长,依川据险,分为二十七国,相互征战角逐,虽画野区分,总役属突厥,其王号叶护,其实就是国内最有实力的一家部族,为各大酋长共推之,以统叶护之名专总对外征伐。     自西突厥覆亡后,就开始对唐称臣,以其阿缓城为月氏都督府,析小城为二十四州,授王阿史那为都督。大食崛起后,又渐为大食侵并之,各部多为藩属,从战出征。但自贞观起至乾元年间,与国朝一直往来不绝。     永徽元年,献大鸟,髙七尺,色黒,足类槖驼,翅而行,日三百里,能噉铁,俗谓驼鸟。显庆,遣子来朝,俄又献码碯镫树,高三尺。     神龙元年,吐火罗王那都泥利遣弟仆罗入朝,留宿卫。开元、天宝间,数献马、异药、乾陀婆罗二百品、红碧玻瓈等,乃册其君骨咄禄顿达度为吐火罗叶护、挹怛王。     其后,邻胡羯师谋引吐蕃攻吐火罗,于是叶护失里忙伽罗请安西兵助讨,出师破之。是以与安西都护府关系密切。     乾元初,与西域诸国兵为天子讨贼,吐火罗兵亦从行,为肃宗诏隶朔方行营。 因此在那些,内附勤王的西域联军,就有部分的吐火罗人。     因此这支队伍主要由这些昔日的拓揭军将是组成,这次也算是重返故乡而已。当然,是作为大唐的带路党和探路石回去的。     他们要面对的是一个相当混乱和复杂的局面,由于吐火罗国地处大6要冲,因此历史变迁之下,国内民族和部落呈现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大小月氏之外,既有旧日宗主的突厥人,亦有作为更早征服者的嚈哒人部落,掳自北天竺的普拉蒂哈拉人和拉喜特拉人,来自其他地区的安息人、栗末人、呼罗珊人等外来民族,乃至西迁的柔然人、塞人,以及更早的匈奴人,都在这里留下自己的痕迹,一些偏远的部族甚至可以上溯到亚历山大东征时带来希腊殖民者的后裔。 ~     他们的目标,是将吐火罗人,重新凝聚起来称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如果无法做到这一步,那就作为大唐属下一个藩属,也是不错的结果。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他们得体现出各自的足够价值来,先从他们各自出身的部族开始,成为对抗大食人影响和渗透的火种。     。。。。。。。。。。。。。。     泰伯利斯坦,又称陀拔斯单者,或曰陀拔萨惮。所谓斯坦者,出自古代雅利安人,梵之意为土地或是领域,然后又延伸到波斯语和拉丁语,泰伯利斯坦就是群山环抱之地。     其国三面阻山,北濒小海(里海)。居婆里城,世为波斯东大将。波斯灭,不肯臣大食。天宝五载,王忽鲁汗遣使入朝,封为归信王。后八年,遣子自会罗来朝,拜右武卫员外郎将,赐紫袍、金鱼,留宿卫。旋即国家为黑衣大食所灭。     数年前,这里出现了一个叫做,泰伯里复国运动的组织,那些得到大量资金和武器资助的起义者,通过蜂拥而起的武装暴动,一度占领了府阿莫勒,并杀光了城的阿拉比亚人和穆斯林,但是好景不长,缺少强力的领导者和明确的长远目标,起义的领们很快陷入争夺战利品和主导权的扯皮,耽误了最初宝贵的时机,既没能建立稳固防线,也没有巩固现有的成果,     因此,来自德黑兰地区的镇压部队,轻易的越过险要的厄尔布尔士山脉,将安息遗民掀起的暴动,残酷的镇压下去,血水染红了里海的海滨。     时隔数年之后,唐人称之为阿没城的府,再次迎来一位萨珊王族的后裔,归化唐人李思远。     昔日安息最后的王孙泥涅师,旅居吐火罗为复国奋斗了二十载直到死去,萨珊王朝残余的军民部众,大都投奔泰伯利斯坦,这个最后的庇护所。将成为泥涅师遗留在大唐唯一的血脉的孙子李思远,人生的新的开始。     昔日怯懦的少年,已经是挺拔自信的年轻人了,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