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幻之盛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四十二章再向西第(4/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西嘉尼,出自故吐蕃四大勇士之地,被吐蕃征服和掳掠而来诸多民族杂胡混血而成的职业战斗部落,每一个新出生的孩子从五岁开始就要开始学习徒手搏斗和使用各种简陋的武器和工具,随大人一起牧猎,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野兽抗争,直到十四岁成年,加入基本战斗的序列,随各自从属的东岱,到四方边境去作战。

    因为在被称为吐蕃为了挽回国势而倾尽全力,最后绝唱的星宿川之战中,噶西嘉尼们的及时倒戈动摇了达扎路恭的阵脚,因此作为胜利者的唐军,也让这一部约两千名噶西嘉尼,得到了从财帛、牛畜到土地、奴口的嘉赏,并全部赐予了汉姓,这个范例大大鼓舞了这些噶西嘉尼。

    作为高地大国的吐蕃覆亡后,散落在青唐到孙波茹、叶茹的十余万口噶西嘉尼,也是最先转变过来,继续为新统治者服务和效力的部帐。他们赖以为生的本事,就是战斗和狩猎,这也是大唐青唐都护府所需要的。

    从某些非方面说,他们勇猛无畏的士兵,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漠视生死而很难为伤痛所动摇,有时候也会单纯的遵从命令,直到最后一个人倒下,只要有战争能让他们获取财富和赏赐,他们无所谓面对的敌人是谁。

    因此,接到援战安西的征集令后,这些以战斗为世业的噶西嘉尼大小聚落,凑出近万名青壮,约四百个曲堪勒,与青海部、皇协军、效节军等编制一同沿北贺兰山而下进军安西,

    因此在新建立的军事序列中,他们也被从那些吐蕃各部遗民组成的军前炮灰——敢死效节军,单独区分出来,归在城傍、藩军之后义从的辅助军队序列中,在异域的战场上继续效力。

    一个时辰之后,贾嘉尼加拄着砍卷的大铁刀,脱力的坐在犹有余温的尸堆上,龇牙咧嘴的接受医护兵的包扎,作为义从,他们的武器都是自备的,要想换好的,也得用斩获赏赐和战利品去换。

    他已经累计斩下十一个人头,究竟换一个女人马上传宗接代,还是先换一套更好的行头。

    城垒中最高建筑的烟火,被慢慢点了起来,缺少城垒的庇护,守卫者的负隅顽抗也就是推迟被屠杀的时间。

    “只要尔等奋勇敌前,为王师驱道。。”

    作为行前兵马都知的骁卫中郎将尚可孤,在河中各国王公的簇拥下,策马提鞭大声道

    “所过之境,财帛子女,予取予求。。但凡事地上能带走的,都是你们的”

    “那天朝王师又所求何在。。”

    人群中一个小心翼翼的声音,问出大多数人敢想不敢说的心声道。

    众人目光缩聚之下,却是新任康居都督府安远州别驾,由布哈拉贵族子弟和有产者组成三营赭羯(武士)之一的左营统将摩赫。

    “王师所求,不过是土地,以及土地上出产的资源而已。。”

    尚可孤的身边,行台参军李萼,用一种平淡的声调回答他们

    。。。。。。。。。。。

    在来自国内的幕后之手推动下,

    被大唐征服的众多国家和民族的士兵,以各种理由离开自己的家乡,不远万里迢迢跋涉,汇集在安西境内,他们风格迥异的相貌和装备,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也象征着大唐赫赫武功的征服史。也让他们的敌人要面对层出不穷的战斗风格而无所适从,更让敌人对他们番号和编制的侦查,变成一件极其麻烦的事情,哪怕是后世的史学家也为之困扰不已。

    错误的情报和被夸大的虚假消息,让唐军的规模一路攀升,以至于有三十二万大军的说法,但是以当地供养和维持军队需求的承受力,再加上安西都护府境内出土的军需库存平均水准推定,连同主力的唐军和藩国士兵、仆从军、辅助部队在内,八万到十万人,是比较靠近事实的数字。

    依据出现的金吾等几个卫和边镇的番号判断,大致作为主力部队的唐人士兵,约占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二强。

    这些士兵不需要任何鼓励,对于杀死对手也没有任何喜悦,每个人都具备丰富的实战经历,深谙格斗中的进退之道。只要让他们排成紧密的队列,就很难再被驱散,每一列的枪和剑都交叠在一起,如同在进行一场角力比赛一般。前方一旦有人伤亡,很快便会被后面的战友替换。如果他们开始觉得乏力,就会小范围的重新列阵相互交替的脱离战场。

    步步为营,层层推进的稳妥战略,虽然进度缓慢,但也让敌人大多数依照熟悉地形环境,所采取的各种策略很难产生足够的效果,就算被击溃一隅偏师,足够的后援距离,也让他们难以扩大战果。

    中亚通史补:碧血黄沙

    .。.。

    幻之盛唐第六百四十二章再向西(作品相关)

    追书网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