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幻之盛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四十章远交近攻第(4/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底牌没用动用,就是以信仰为号召的,将穆斯林世界全面发动起来的圣战,这种圣战是定期举行的,只是规模不等,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做缓冲,他可以把大部分阿拉比亚的青壮年都武装起来,投入战争中。

    当然这样做对国家实力和权威的巨大损害也是不可逆转,就如当年阿布穆斯林的但罗斯之战,也就发动了呼罗珊及其附近几个省份的民众来进行圣战而已。而且圣战这的号召,对已同样出身阿拉比亚穆斯林的拉赫曼来说,却是毫无意义的。

    此外,除了正常收入之外,王朝本来的还有部分不定期的收益来源。

    一部分属于众多藩属政权进贡的财货和物产,其中既有印度西北部信德和旁遮普的王公们,也有来自东非海岸的黑人国家和柏柏尔人政权,一度还包括拜占庭和可萨人的国家,不过现在这一部分也可以忽略不计了。

    另一部分来自国内,按照惯例,大臣有权查抄失宠的各地长官的财产;按照惯例,各地长官也有权侵占下级官吏和平民的财产,哈里发更有权把免职的大臣的财产全部没收③。因此在王朝的体制下,是变相鼓励战争虏获和贪墨搜刮的,因为他们的身家最终会成为国库的一部分。

    财产被没收的人,大半是被处死刑的。最后专门为此创设了一个查抄局,作为政府的一个常设机关。因此通过宫廷大臣和各省总督、官员的更替,在首席大臣手上,其实还有一大批可以自由支配的资金,当然这笔资金是很大臣本身的家产,联系在一起的。

    由于受到海贸损失的影响,大臣家族在国内沿海港口的投资也大为缩水,所以能拿出来的流动资金,是有限的。

    “或许该查抄几个总督的家产来补充国库了”。

    他这样想着,叫来书记官,草拟了一份名单。

    。。。。。。。。。。。。。。。。。。

    呼罗珊,宏伟高大的木鹿城总督官邸,形色匆匆的官员和文吏,在波斯风格蔓花雕饰的廊下穿流不息,为卡塔赫全权总督带来最新的消息或是带走乾坤独断的命令和训示。

    偶尔也有大声求饶的倒霉蛋,被膀大腰粗的总督护卫拖出去,变成广场上高悬的干尸之一。

    越过沙漠的骑兵部队在阿姆河畔惨败,逃回来的人不足十分之一的消息,让这位无时无刻不为王朝殚精竭虑的老人深深的叹息了一声,

    随着被几句被新鲜挂上城头横杆的尸体,军队中的激进派和不和谐的声音,终于都偃旗息鼓了,那些拍

    着胸口叫嚣沙漠是上天赐于他们战场的部族首领,也惶恐的聚集到了木鹿城的总督官邸,卑微的请求这位总督大人成为自己的主心骨。

    另一个好消息,来自巴格达的志愿者组成的援军已经向东方出发了,再晚些时候,是由皇太子麦海亚统帅的三万名援军,也将从库法起程。

    这三万名士兵不比呼罗珊省本地,充斥着大量新兵和志愿者的各支部队。乃是追随大埃米尔久经沙场的常备军,其中至少一万是常驻库法城的呼罗珊禁卫军,其他则是被怀疑可能在对拉赫曼战场上,可能会出现不稳的叙利亚人和也门人组成。

    与其让他们和那些同样信仰同样地区甚至家族出身的敌人作战,把他们用在东方是毫无问题的。

    通过阿姆河走廊的阻击战拖延那些塞里斯人的脚步,有足够的时间,发动冬季攻势,用讨伐呼罗珊境内那些地方暴动武装练兵,以完成军队的整备和磨砺。

    唯一让人欣慰的是,这些暴动武装,大多数人并没有任何与塞里斯人挂钩的迹象,而是满足于所获得财富和土地,作着成为领主和贵族的美梦。

    真正让他皱紧眉头的,是放在他面前的一本圣训,被置换掉的页数中邪的是沦陷的地区送回来的情报。

    这是作为战场的浒罗城中,一只避难的商队发回来的消息,其中某人的家族在当地已经好生活几代了,所以避开了当地贵族居民为了讨好信赖的统治者,而对亲近阿拉比亚势力的清算,属于首席大臣和邮驿大臣转交的几条直属内线之一。

    作为一名被迫临时兼职的密探和客观的场外目击者,他相对忠实的发挥自己的所见所闻,

    “他们的铠甲相当的坚实,如果第一次没能砍开,那就没有下次;他们矛比我们的更长更难以砍断,他们的刀剑锋利而坚韧,就算是最好的弯刀也可以挡格住,要刺穿我们的防护就像锥子刺破羊皮一样的简单;而且人人都有备换的副武器,这让与之战斗的对手往往无所适从;

    一名塞里斯士兵可能是射手也可能是长矛手,甚至可以变成刀盾步兵;最可怕的是他们对弓弩的广泛使用,连为他们输送辎重的民工和马夫也配有一定比例的这种武器;

    只要有足够的预警,敌人还没接近前,就必须承受可观的伤亡,而在他们驻扎的战场有一种能够迅速飞上天空的物体,让远远来袭的敌人无所遁形。

    他们利用马背行军的机动能力也好不逊色,配备数量远大于人数的马匹或是驮畜,这让他们可以轮换着从两腿行进的艰苦跋涉中解放出来,大量随军行进的马车运送的辎重,为他们提供强大的活动能力。只要有少许准备的时间,他们就能用大车就地组成难以攻克的营

    垒。

    这让大多数情况下得突袭和伏击的效果大打折扣,他们的士兵在大多数情况下表现的冷漠残酷而配合默契,且拥有足够的厮杀经验而不畏惧伤亡,哪怕被冲破打散阵型,无论是体力还是士气,都可以在小群体作战的情况继续坚持更长的时间。

    他们还有各个民族组成仆从军作为补充,无论是狂热而野蛮的游牧士兵,还是善于突击和攀越的山地部族,在这些民族各自专长的领域内,都是令人头疼的对手。他们从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主力部队在各种环境下作战所受到的限制和削弱。

    我甚至注意到,这些仆从军有部分穆斯林在为他们作战,虽然数量不多,但是似乎熟悉我们作战风格和战术对策,这也让我们同胞在河外的继续抵抗,造成极大的危害。

    在装备和补给,战术水准都不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唯一能依仗的是战士们的勇气,战斗技巧和沙漠作战的经验,利用地理环境与之周旋。

    但是这些阿拉比亚勇士的血,还是不可避免的流淌在阿姆河两岸,那些敌人将他们的头穿在尖桩上,分布在道路两旁作为向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