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洪荒大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一十一章、第三百一十二章二将通周(二章合一)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宗庙不供,大臣们也受到影响,于是朋家结仇,百姓遭害,使无辜者痛心呼救,道德败坏者公然作恶,罪恶已经到了极点。因而,有皇天震怒,特地命令我们周人奉行上天的讨伐之意,天下的诸侯也都纷纷来帮助西周,在孟津聚会,商讨商朝的国运。两位诸侯如果还是执迷不悟,仍然只是乐于口舌之争,那么,依我之见,两位诸侯就象是寄居在外的客人,不知道谁是真正的主人。希望你们赶紧倒戈过来,弃暗投明,同样不会失去你们作为封侯的位置的。请你们快快自己断认吧。”     邓昆心里大怒,便命令卞吉道:“将这野老头给我拿来”     卞吉连忙领命驱赶着马,晃动着枪,冲杀过来。姜子牙身旁的赵升提起双刀,前来抵挡,正在两人交战的时候,丙吉也举着刀冲了过来。这边则有孙焰红举起大斧挡住。接着又冲出武吉,驱马杀来助阵。而这哪吒早就了怒,只见他踩起风火轮,现出三头八臂,以势不可挡之势冲杀过来。     邓昆见哪吒三八臂,样子怪常,吓得魂飞魄散,先就拔脚便逃,并传下命令鸣金收兵,正在执打的众将都各自架住了兵器。正是:人言姬过尧舜,云集群雄佐圣君。邓昆收兵回到关里,在殿前坐下,欧阳淳、卞吉等都说姜尚此人用兵有法,将勇兵晓,门下又有大批三山五岳的道士,难以战胜他们,于是都各自曦叹了一番。     欧阳淳用酒款待了将领们,直饮到夜半,才各自回到卧室休息。邓昆到了夜深时都没能睡着,心里想道:     “如今天运已经归了周主,商王荒yin无道,谅也不会坐朝太长久的,何况这黄飞虎又是自己的二姨夫,算是血亲,如今陷身在城里,令我挂念,怎么办好呢?加之武王功德日盛,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真是一位应运而生的国主。姜子牙又善于用兵,门下那么些道术之客,临渔怎么可能长久守住全不如归顺到周主那边,以此而顺应夭命。只怕是苗吉不会听从,怎么办呢明天我先用话挑拨他一下,看他有什么态度,再作考虑吧。”     就这样想到半夜。不说邓昆有了归顺周主的心思,事实上苗吉自从和武王阵上相见,退到关内后,虽然在宴席上饮酒,但心里也在暗暗思想:     “人们说武王有德,果然气宇不同。子牙善于用兵,又果然门下都是奇异之士。今天天下的三分之中,周主已经得了两分。下面这个关口怎么守得住呢?还不如献出这一关,投降了对方,也可免了兵乱之苦。但不知道邓昆心里如何想的,等我慢慢用话探听他一下,便知道虚实了。”     这样,两位将军都已经各自有了归周之心。第二天,两人又开殿坐下,将官们前来参拜完后,邓昆开口道:     “如今关里将领少、兵力弱下,昨天在阵地上,与周军一战,果然见姜尚用兵有法有度,协助他的人又多是些道术之士。国事艰难,怎么办呢?”     那卞吉扬声道:     “将军此言差矣国家的兴亡之时,自然会有豪杰之士来帮助,哪里在乎人多人少”     那邓昆连忙道:“将军这样说虽然也对,但眼前的局势难以应付,你看怎么办?”     卞吉道:“目前关外还有我这面幽魂白骨幡在,阻拦周兵,料想姜尚也没法通过这里。”     苗吉听了他们两人的对话,心里暗想:“邓昆看来已经有了归顺周主之心。”不觉中到了晚上,饮了数杯酒后,就各自散去了。邓昆命令心腹秘密地请苗吉再到他的住宅喝酒。丙吉听后便欣然而来。两位侯爵牵着手到了密室,身边的随从点起了灯,他们便面对面地碰杯相叙。这正是:二侯有意归真主,自有高人送信来。     暂时不说两位侯爵在密室喝酒,欲说心事,事实上两人都不便擅自开口。再说姜子牙等人在营帐里策划攻关,因为多了那面幽魂白骨幡,堵在大路上,不宜直接攻取,想要找找别的门路,又不知道他们关里的实际情况,黄飞虎等人的下落,正在没有主意的时候,忽然又想起杨戬来。于是姜子牙便赶忙把杨戬叫来,嘱咐他道:“你的九转元功玄妙非常,今天晚上进关里去一趟,如此如此,探听一下,不要有失误了。”     杨戬得到命令,振作了一下精神,到一更时分时,直接用九转元功变化成一只飞虫,而后便直接飞到了关内,先到了监狱中,来看南宫适等三个人。杨戬看到看守人还未睡去,便不敢轻举妄动,而是往别处走去,不知不觉中已到了邓昆的私室下面,听到邓、苗两位侯爵正在那边喝酒。     杨戬便就好象一只真的飞虫一般趴在墙上,想听他们谈些什么。只见邓昆让身边的人退下去,笑着对丙吉道:     “贤弟,我们说句笑话,你说将来是周主迹呢,还是大商中兴?你我俩人私下谈谈,各自摆出自己的看法,不要隐瞒,反正没有外人知道。”     苗吉也笑着道:     “兄长这样问我,当弟的怎么敢尽说呢。如果是说我的认识,又有所不敢,如果答得模糊了,兄长又会笑小弟是没用的东西,你这不是来为难我小弟吗?”     邓昆笑着道:     “我和你虽然不是同姓,但情同骨肉,这时候话出于你的嘴中,听到的是我的耳朵,又有什么心里话不可以说的贤弟不用如此多疑。”     苗吉道:     “大丈夫既然和同心同德的朋友谈论天下大事,如果不明目张胆地倾吐一番,又怎能去担当天下大事,成为识时务之俊杰呢。根据小弟的愚见,你我两人虽然奉旨来协同守关,不过是强行逆违天意罢了,决不是人民所意愿的。如今君主失德,四海分崩,诸侯叛乱,人们思念英明的君主,天下的事不想便可知道了。况且周武王的仁德遍布四海,姜尚既贤又能,辅助国务,又有三山五岳的道术之士作为他们的助手,可见是周朝在日益强盛,而商朝日趋衰微,将来接替商朝而得到天下的人,不是周武又是谁呢?上次会战,那种规模、气度,一看就不一样。但我们受到国家的重恩,只有以死报国,尽职尽力。由于是长兄下问,因此敢于把实际的想法说了出来,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     邓昆笑道:     “贤弟的这一通议论,足以见出你的深谋远识,不是其他人可以比得上的,只是可惜生不逢时,没有遇到英明的主子。将来纣王被周武抓去,我和你也不过白白一死了之。我当然应该是与草木同朽的,只可惜贤弟不能够效仿古人‘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仕,来展示你的才干。”     说完,便长叹不止。苗吉摇头道:     “依我看你的心愿,你已经有了归顺周朝的意思,因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