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近严冬,栎阳城下起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白色的雪花飞舞着落下,让整座城市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也让城市里的人们感受到了一股深沉的寒意。不过对于某些人而言,这个寒冷的冬天不过才刚刚开始。
按照惯例,在年末前往雍城祭拜秦国历代国君之前,秦公会在栎阳宫中举行一次大朝会,这次年尾的朝会基本上是对这一年秦国国政做出总结,而且还会涉及到官员的晋升。在三月,秦公主持完一年一度的一年一度例行的启耕大典后,同样还有一次隆重的朝会,议定一年的秦国大计,这一头一尾的两次大朝会,这是秦国朝臣们最为看重的。
今日便是年尾朝会的日子。
一大早,政事堂早早便在四角生起了四个径直五尺的大燎炉火盆,红红的木炭火使阴冷的大厅暖烘烘的。料峭寒霜中赶来的朝臣们,走进大堂便感受到一股暖意,纷纷褪下自己身上的皮衣。
年尾朝会对于许多官员而言,只不过是一道论功行赏的程序,再加上过几天便是除夕的原因,众人脸上都挂着淡淡的笑意,显得轻松而惬意。不过每一个人进到这里的政事堂后,都会很自觉的走到最靠近黑玉坛下的那个方案,朝端坐在位置上的一位白发老者躬身行礼,这不是规矩,只是惯例,但是这个惯例的形成却是比这政事堂上的很多规矩定下的时间要来得久得多,谁也不敢对这位看似风烛残年的老人不敬,哪怕只是表面上的恭敬,那也是必须的,这是对一位能够历经三代、数十年而不倒的朝堂常青树必须拥有的一丝敬畏。
何况别忘了,这三位秦公中,还有秦出公与秦献公,经历当年那场血腥政变的老臣子们,大多已经被即位的秦献公换了个遍,唯独这个东方来的鸿学大儒能够安然无恙的端坐在这朝堂秦公左手下的位置上,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老甘龙微眯着,仿佛对纷至沓来对自己行礼的官员毫不在乎,可是在暗地里却是在默默观察这些官员的表情,这是他的习惯。世人皆言老而不死是为妖,或许他已经成妖了,因为他几乎可以看出这些来行礼的人,那些心诚那些又不过是在虚情假意,当然,只需要联系下平日里的一些表现,便可以确定这一点。
除此之外,这朝堂上另一点让他颇为感兴趣的是,在堂上正中央竟是多出了一方书案。而且从位置来看,竟是与自己的书案平齐,执上大夫之礼,那是为谁准备的?老甘龙心下疑惑,不过却没有开口问别人,因为既然连他自己也不清楚,那么他可以相问的人,想来也不会知道。
不多时,卯时三刻到了,政事堂内,黑玉台下左右两边的方案盘已经坐满了秦国朝臣,左边全部是文臣,而右边则都是武将。
左首第一位自然是上大夫甘龙,而右首第一位坐着的则是一个满身甲胄,面无表情的中年男子,他眼底不时有几缕异芒闪过,而最特别的是,所有座下的臣工中,无论文臣武将,只有他一人佩戴了兵器——一柄青色的长剑。可以这么说,若是此人突发异想,发起疯来,决意要弑君,那么这朝堂上不会有人拦得住他。
但是这个男子决不会发疯,因为他是国君的亲兄长,如今秦国的左庶长嬴虔。而且他很早以前就已经是这个总领秦国兵事的爵位了,早到他与嬴渠梁的父亲秦献公还在世的时候。若是他要发疯,或许在秦献公过世之时发疯,比现在更加容易,那么黑玉堂上那个位置可能就轮不到嬴渠梁来坐了。
“招贤馆士子——宋病己先生到。”忽然,门外的内史高声报了一个号。
政事堂中的众人显然大为吃惊,顿时传出一片哄嗡议论声。因为除了秦国国君,朝臣们进政事堂都是自己进来便是,哪有隆重报号的?
就在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之中,但见一人在内侍总管的亲自引领下,从容走进政事堂,而且被一路引导到那个与老甘龙平齐的方案盘坐下卫鞅。
一时间,刚才还一片哗然的朝臣们骤然安静,纷纷开始猜测起此人的来历来。听内史报号说的招贤馆士子,然而那招贤馆自秦公创建开始,已经历时十余年,此间从未有一位士子能得如此殊荣,以上大夫之礼为内侍总管引领进政事堂,而此人又何德何能,让国君高看如斯呢?
众人纷纷议论着,老甘龙缓缓睁开眼帘,浑浊的眸子越过了中央那个目不斜视的招贤馆士子宋病己,看向对面的左庶长嬴虔,但见嬴虔依旧是一副面沉如水的表情,仿佛对周遭的议论声充耳不闻,只是右手掌不知何时已经轻轻搭在了腰间那柄青铜长剑的剑柄之上。
老甘龙见状,将刚刚张开的双眼再次缓缓闭上,脸上无喜无悲,静待国君的到来。
并没有等待太长的时间,门外的内侍又是一声报号:“君上到——!”
不过这次虽然他的话音落点,然而嬴渠梁却并没有顺利的走进政事堂,因为门口的两位甲士伸出手中的兵器拦住了他的去路。
一阵青铜撞击青石铺就的地板发出的金戈声之后,一阵整齐嘹亮的喊声在大堂外响起:“君上可曾忘记河西被夺之耻!”
“嬴渠梁未曾忘却!”
“君上可曾忘记献公遗志!”
“嬴渠梁绝不敢忘却公父遗志!”
“君上可欲恢复我穆公霸业!”
“嬴渠梁无时不刻不想富秦强秦!九死而无悔,万难不足扰我心!”
政事堂内的大多数人都是面无表情,因为这样的对话,每一次朝会前他们都会听闻一次,而那些拱卫宫廷的卫士们则几乎是每天都要听上一次,只有宋病己,没有人注意到他眉宇轻轻郁结,然后又迅速的舒展开。
嬴渠梁缓步迈入政事堂,每一步都走得那么坚实。只是让所有朝臣们惊讶的是,从来不在朝会上带剑的国君,今日腰间竟然挎上了那支铜锈斑驳、却依旧锋利无比的穆公剑!隐隐约约的,朝臣们感觉到将有大事发生,而且必定是与坐在大堂中央的那位男子有关。
他走到中央长案前就座,环视大厅,眼神起于老甘龙,止于嬴虔,最后缓缓落在了宋病己身上。
这是宋病己第二次见到嬴渠梁,但却是嬴渠梁第一次见到他。宋病己本不过是准备私下求见,却没想到这位秦公竟是弄出了这么大的阵仗,以上大夫之礼在这么重要的年尾朝会上接近他,这是给予他多么崇高的荣耀。
不过宋病己并不是个庸人,他自然知道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位秦公如此厚待自己,自然是有棘手的事情要自己来办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