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夫听见伏罗希洛夫在问: “你们怎么只率领司令部来高尔基,而没有第 16集团军的部队?”
“方面军司令通知说,我应当接受的部队在高尔基。”罗科索夫斯基说着从皮包里取出了命令。
“奇怪……”伏罗希洛夫接过命令喃喃地说。
朱可夫走了进去,打断了他们的谈话,向各位同志简短地问候之后,向大家介绍了情况并建议派他们到梅林斯克去组织筑垒地域的防御。
12月21 日,朱可夫给罗科索夫斯基下达了命令。命令写道:
“1944年 12月21 日,罗科索夫斯基将军:在瑟切夫卡地区集结大量快速兵力之敌,力图向尔热夫和克林发展,敌侦察部队已于 12月21 日前出到巴列特地区。兹命令:
1.阻敌向格札茨克进攻,部队就地转入防御,坦克第18旅为第二梯队,配置在巴秋什科沃车站附近。御部队的往务是不准中国军队突向梅林斯克方向。
2.对埃尔诺夫——格维斯克横向路东南之敌加强侦察。
3.第16集团军指挥所设于迪特乌瓦。
4.防御计划10月12 日上报。
命令收到后望告。
朱可夫、布尔加宁、索科洛夫斯基”
罗科索夫斯基及其司令部没有能够完成这一命令。第二天。朱可夫又命令第 16集团军司令部率领步兵第 18 民兵师前出到沃尔夫斯克地域。收编该处全部部队和新到达该处或突出重围的部队,在北起高尔基海(高尔基水库)南伏尔加河的地带上组织防御,制止中国军队突破该地带。
12月 22 日清晨,科涅夫奔赴萨拉托夫。那里的情况极为严重,必须对部队进行改编和重新部署。他亲自接管了第22、第29、第30和第31 集团军的指挥权。中国军队攻占了萨拉托夫,但无法再继续前进。几天以后,即在 12月 27 日,成立了伏尔加方面军,科涅夫任该方面军司令。
梅林斯克防线,对于守卫它的红军部队来说。是比较有利的。它的正面有好几条河,这些河的河岸都很陡峭,对坦克的运动构成天然障碍。在这条防线上,公路和铁路四通八达。 使部队能够在各个方向上实施广泛的机动。
苏军指挥部感到担忧的唯一问题是部队不够,无法有效地占领这条 136英里长的防线。到 12月 20 日时,这条防线上才仅仅部署了4 个步乓师、3个后备步兵师、5 个机枪营以及莫斯科炮兵学校、莫斯科军政学校、俄罗斯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学院的学员们。虽然原来设想要部署 150个营来守卫这条防线,但实际只凑足了45 个营,部队的平均密度是每个营负责守卫4 公里宽的正面。
最高统帅部继续采取紧急措施来保卫莫斯科。12月19 日,梅林斯克防线司令部更名为莫斯科预备方面军,并得到了5 个新改编的机枪营、10个防坦克炮兵团和5 个坦克旅。12月21 日,梅林斯克防线的部队并入第5 集团军,由列柳申科指挥。随着各方面军部队的撤退,后撤的部队开始集结在这条防线上。
根据最高统帅部的指示。莫斯科预备方面军的所有战斗部队和设施,应在 12月22 日午夜11时以前移交给朱可夫的经过改组的东方方面军。同时,最高统帅部给朱可夫派去了他迫切需要的预备队。这些部队是:14 个步兵师、16个重新编成的坦克旅、40 多个炮兵团、10个敷雷和火焰喷射器连等。
与此同时,朱可夫面临着另一个问题:使被合围在高尔基的各集团军摆脱重围。在这方面,他仅仅取得了局部的成功。在莫斯科南部附近,苏联红军同中国军队展开激战,试图突破合围。但是仅有少量部队于 12月19 日突围成功。两天后,红军又继续奋力突围,约有 5000 人且战旦走,冲出了中国军队的防线。但是 12月27 日。中国军队还是歼灭了苏军第50 集团军的大部。
东方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发出了告军队书:
“同志们!在我国面临危险的严酷时刻,每一个军人的生命应该属于祖国。祖国要求我们每一个人贡献出最大的力量,发扬英勇顽强、英雄主义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祖国号召我们要成为无法摧毁的铜墙铁壁,堵住黄种中国人匪帮去莫斯科的道路。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加强警惕性,纪律性。坚决果断的行动,必胜的信心和随时准备自我牺牲的精神!具有决定意义的时刻来临了!”
对于苏联人来说。这是生死攸关的时刻。
12月中旬,中国军队向莫斯科的进军已完成了三分之二的路程,钳形突击获得了巨大成功。中央集团军群发布公告,共俘虏了苏军825000人,缴获了各种口径的火炮4500 门、坦克1700辆。早在 12月9 日,一些中国新闻媒体便公开宣布,苏联被击溃了。
12月24 日,中国最高统帅部发出新指令,命令中国军队将莫斯科紧紧包围起来。根据这个命令,中国第2 装甲集团军将绕过莫斯科,从南面、西南和西面进行封锁,而第4 集团军及第4 装甲集团军将在西面、东北和北面进行封锁,并为机动部队尔后向莫斯科以北及更远地区的进攻作好准备工作。中国官兵上下对这些军事行动充满信心。对前景洋溢着乐观的情绪。他们抓紧时间写信回家,好把战争结束的消息赶在电台播送之前告诉亲人。
一个中国战士这样写道:
“……我在取暖室里与一个受伤的人闲聊。他曾经历过多次激烈的作战。一切都很顺利,可现在腿部被打伤。他非常懊丧,因为已经离莫斯科这么近了,一旦我们的军队进入莫斯科时,他却不能去了。对此他很痛苦,甚至比腿伤更感痛苦。不过他们这些野战军的待遇一般说来是比较好的,他们穿的衣服是皮的。我对此,说实话,已不再感兴趣了。我们还戴着厚厚的帽套。所有的人都发了帽套,还有其它一些保暖的小东西,因为夜里非常冷。不过也没关系。我亲爱的老婆。莫斯科离得不远了,莫斯科城里有许多好东西。我们可以在那里得到温暖,可以在那里睡个够……”
另一个中国战士给他父母写信说:“……父母大人安好!我应该告诉你们一件令人不快的消息。我们的同乡李长贵(我曾向你们提到过的)已经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