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法乎自然,以特sè种养殖为主。如大泽山的葡萄玫瑰香,马家沟的芹菜空心脆,均形成了规模和品牌,至少惠及周围七八个村庄乃至全镇。
于根顺本来不清楚,听顾大同一说就马上想到,丁山所在枯桃村的山楂种植,也算是其中之一吧?枯桃的山楂个大味酸甜,家家户户种都的,灵儿很喜欢吃,于根顺也曾经吃过的。枯桃村的村民,也的确比周围村庄富裕些。
在县城内部,孙继宗限制大拆大建,也没有申报经济开发区。国营企业改制的浪cháo中,平阳倒闭的企业只有平阳纺织厂。平纺的地皮,建了秀水街,算是平阳最繁华的商业街。下岗分流的平纺职工,多在秀水街开了铺子,收入不错。
平阳在文教卫生事业上倒是投入颇大。农学院稳步发展,虽然地处偏僻县城,多有教职工向往迁至沧海,但终于留在了平阳。孙继宗为此做了不少工作,近千亩的种植试验基地,无偿划拨给了平农。平阳茂腔剧团,建国初期就小有名气,但逐渐衰落,终于人去楼空。孙继宗任主政后,茂腔剧团才重新发展起来。平阳的公共卫生事业,也多有惠民之策。
总之,孙继宗走的是因地制宜,小步慢挪的路子,保留下来一个安静祥和的小县城。
可是,谁在乎?
这些事情,于根顺几乎全都接触过,脑袋里却是完全没有印象,也不曾想过背后的深意,更不会知道这些事情背后还站着一个老头。
平阳没有令人炫目的政绩,没有令人叹为观止的数字,甚至大多数老百姓的钱包也没有鼓起来。
既没有咒骂,也没有缅怀。孙继宗经营平阳多年,没有存在感。
无论上级,同事,还是老百姓,都早已忘记了,曾经有那么一个踏实工作的老头子。或者说,一直在踏实工作,直到变成老头子时,被人扫地出门。
也就是这个老头,即使被人扫地出门了,仍然惦记着平阳的稳步发展,不至于靡费官帑,不至于祸及百姓。
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是白求恩。而孙继宗,就像是一团空气。
晚风清凉,于根顺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一时间居然有些感动。
继而苦笑再次露出嘴角,这是一个被我赶下台的人。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