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宋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三十五章煤老板第(1/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当年他资助徐卫的靖绥营井走出千对贼寇的憎恨川怕的就是这个。其次他时常经运河南下夏津县如果不太平对他也没有好处。最后才是口头上宣称的感念其壮举心服其忠勇。当然。如果说胡茂昌在那时就有“投资”徐卫的想法未免不切实际。谁能想到一个不及弱冠专好惹事生非架鹰遛狗之徒能有今天的地位?     不过胡茂昌既然能“劝退”从陕西各地蜂拥而来的客商足见其人实力手段都不一般。猜测了徐卫的用意之后他笑道:“知军大人明鉴人先前已经说过。旁人只盯着钱胡某却是抱着为定戎的重建献一份心力的想法而来。”     嗯快切入问题核心了。徐卫作感兴趣状:“哦那本官倒是愿闻其详。”     胡茂昌带着一丝自得的笑意娓娓而道:“知军大人麾下的弟兄们。为保境安民不计生死浴血奋战虽说是行伍中人本分。但我等受其庇护岂能无感恩之心?胡某闻听将士们如今还住在军帐之中这炎天暑热蚊虫丁咬实是辛苦。因此这营房修建一事就包在人身上。半年之内我保证修建完毕。”     这军队营房修建本是朝廷的事。虎捷乡军现在两万多人马分另驻扎在关西镇、解县、以及定戎周边。李纲倒是拔了钱给定戎徐卫也将瓦片木料这些备妥了可就是苦于没有专司土木的匠人。胡茂昌现在提出由他修建可算是雪中送炭。此人见识不凡呐在这之前肯定没少打听情况。     见徐卫仍作倾听状没表什么态。他又道:“大通丰利两处炭井。确系产量最高质地最优。但小人没想过一口吞下知军大人占一成。半年结算一次。当然除此之外军中若有紧缺之物用得着人的地方义不容辞。”     坦白说胡茂昌提出的条件不可谓不诱人除了修建营房还白送一成干股而且是半年结算一次。但也不是没有比他条件高的定戎本地几家富商找徐卫谈这事时甚至有人给出了三成的比例而且只要他点头立即送上五十万钱。     徐卫轻轻地敲击着桌面若有所思胡茂昌端起酒杯抿了一口也不去催促。宋代对官员经商是明令禁止的无论你是在职还是赋闲。都严禁参与商业活动。可即便如此。在这个全民经商的时代文武官员经商的风气可以说是贯穿整个宋朝始终。     早在宋太祖开宝三东成都府“押纲使臣并随船官兵多冒带货物、私盐、锦缎所过不输税算。”不但作起了生意甚至还偷税漏税。     又如南宋时殿前司统领诸将官公开“养兵营运浸坏军政”将领们不但在驻扎之地私自兴贩营运而且经营商店当铺等勾当。     举个世人皆知的例子《水浒传》中请武松助拳痛打蒋门神那位施恩职务是管营也就是一个厢军的小军官。他在快活林自己开了一家酒店还用营里的百十个囚徒作伙计一个月下来弄个两三百贯菜一碟。这可以说是宋代武臣经商的一个缩影。     综上所述两宋时期文武官员经商可以说是公开的而且朝廷打击力度一直很就连贩卖宫中禁器牟私利的官员也不过是“降三官”的惩罚而已。而且朝廷的打击对象往往集中在“非法”经商的官员群体。也就说有犯法行为。比如偷税、受贿、强买强卖等。对那些“本本分分”经商的官员就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一阵之后徐卫笑道:“胡掌柜的诚心本官看到了。只是兹事体大仓促之间也不能决断容我考虑数日如何?”     胡茂昌一听赶紧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只要知军肯抬举人。天大的事还不是大人一句话?”又冉聊一阵徐卫推说不胜酒办先告辞离开。胡茂昌亲自送到楼下。再三拜托。     往后三天除了定成本地商人时常想要求见徐卫外胡茂昌一直没有露了第四天才终于坐不住。又来见了一次。这几天徐卫经过深思总感觉对方这一成白送的干股不能拿。如果拿了那就跟受贿是一个性质这些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况且上头还压着一个曲大帅。     但是石炭这块肥肉也不能不吃。都说养兵养兵拿什么养?还不是拿钱养?与士卒同甘共苦。的确能让当兵的争相效死。可看清楚了同甘在前共苦在后。饿着肚子谁跟你出生入死?虎捷乡军军饷就那么一丁点说得难听点一月单靠军饷嫖回私娼都不够。非要等到打仗才能阔气一回。可那还得看你运气好不好否则有命挣没命花。     思前想后徐卫决定入股。当他把这个想法提出来的时候胡茂昌犹豫再三还是答应了。毕竟这是人家的地头刀二与富斗。富不与官争。几千年来都是泣个道理。而憾呗什入股。那就是休戚与共风险同担何乐不为?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解县境内的炭井都是开好的一切设备齐全。只需雇上人开工。当天就可开采一月之内就能见着现钱。矿主所要支出的其实就是那笔承包费而已。     条件谈妥了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大通丰利两处炭井规模最大包给了外地商人本地客商肯定有想法要让他们心服口服就的想法子。徐卫想来想去想到了一手。     八月二十四就在前些天胡茂昌请徐卫吃饭这家酒楼最轩敞的雅座中徐卫邀请了几乎所有想承包炭井的本地外地商人。其实外地来的商人主要出自京兆一带几乎都被胡茂昌给劝退了。不过今天。他还是带了几个。人来无非是充充场面而已。     雅间中两派商人各自坐在一处互相谈论着。这买卖人讲究上和气生财表面上必须过得去因此但凡新来一个无论本地外地都还是客气地点点头。     “我是不是眼花了?那是胡茂昌?”有定成本地商人小声问道。     “就是他打进门我就现了。这厮手伸得真长长安城里质库、酒肆他有十几处前些年在河东倒腾石炭经运河南贩赚得不少。衙门里熟人不少。这回又盯上定戎了。”旁边的同行笑道。     “哼这可是在定戎他想称心如意恐怕没那么简单。”有人不怀好意地朝胡茂昌一瞄沉声说道。     当即就有人提出不同意见:“不好说这石炭在解州咱们从前都没经营过。胡茂昌在这方面有优势。莫小觑了他。”     “那顶个鸟用?还不是衙门一句话”话说到这里嘎然而止因为衙门里的徐知军和张大人都到了。     看得出来徐卫张庆两个都不想让事情看起来太过正式因此没穿官服青衣纱帽折着西川折纸扇晃晃悠悠进来。满屋的客商都起身行礼他二人也客场地相还。坐定之后先请了茶继而徐卫开口道:“今天本官请诸位掌柜主东来挑明了说就是为了解县那十几口炭井。”     虽然明知道是为这事但“炭井”两个字一入耳所有人还是禁不住心里颤了一下。     “朝廷的制度诸位都知道。民办。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