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宋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零七章 初到长安第(1/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二年六月骄阳似火的季节。定成军齿个、陕:品区最小的地方也如同夏日的气候一般热火朝天。在得知定戎的贼寇已经被基本肃清后。外逃他处的百姓陆续回归开始重建家园。徐卫在自己的权限以内给予了极大支持虎捷乡军总有约四五千人的兵力可以随时调动去协助百姓。     收复华县。凤凰山的贼寇立了大功白额兽贼兵也投诚不少还有从河东逃过来的难民这三者相加人数过七万。虽然徐卫有权力扩充部队不设定额。但一来他招兵极严不是阿猫阿狗都能入伍。二来也不想在立足未稳的情况招来某些人的猜忌。因此七万人里就挑出来不到四千。那剩下的人怎么办?如果朝廷不给他们出路这些人就会铤而走险拿起刀来自己找活路?     徐卫为这事急得上火又是走访又是商议最后想出一个法子?定成因兵祸原住百姓折损较多留下许多无主之地。可将这些投诚贼寇逃亡难民召集起来分给土地使其耕种既能稳定局面亦能增加收成。这个方案报到京兆李纲认为可行又报给东京。朝廷里执被大臣们吵得脸红脖子粗谁有闲功夫管定戎这点小事?尚书右仆射兼门下侍郎何栗大笔一挥同意照此办理!     既然朝廷批复下来李纲也就鼎力支持。拔给了定戎一笔钱和一批物资徐卫遂将境内流民投诚贼寇召集起来挑选青壮年编为乡兵给口粮器具于少华山等险要之地构建永久性营寨派遣虎捷军官前往统领管束。忙时耕作闲时操练反正又不要一钱军饷还能巩固定戎防务。何乐而不为?     如果说定戎这边一片热络那东京简直就是炸开锅了。自打“详议司。这个可以讨论祖宗家法的机构成立后没一天不生事。人事任命大臣们要争。要吵制度改良那就更不消说了。     通过金军两次南侵赵桓也开始渐渐明白。如果继续照这身旧衣裳穿下去早晚有一天得赤条条光着腚?于是设立这个。“详议司”其目的便是检讨原有制度的缺陷并提出对策。不过这位年轻皇帝似乎高看了自己的力量又低估了大臣的反弹。     种师道去世之前曾有遗言建议皇帝退守关中。选用良臣代守东京。当时他没在意现在想起来如果早听忠臣之见哪用得着在东京城里战战兢兢”口惶不可终日?因此。便把种师道生前这个建议提到“详议司。”要求大臣们讨论是否可行。     结果除了徐绍、何栗、折唐质之外所有大臣几乎都表示反对。说东京是帝阙所在天子若弃京师必将引起天下震惊甚至动摇国本。这是取祸之道万万不能行。     这条议不通他又授意黄潜善提出一件。金人两次来攻朝廷皆沿用祖宗家法以文臣领兵结果一败再败如范至虚李回等人皆书生辈并不知兵。今天局势更加复杂凶险是不是权宜变通一下。遇战事这指挥统辖之权还是由武臣把持?     这一条境遇倒好些详议司十二名大臣有五人赞同。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把握大政方针司仪行政教化人心这是文臣所长。排兵布阵攻城掠地。这是武臣之专。眼下局势如此必须变通一些。     可反对的声音同样激烈只不过托辞都是那老一套。什么“祖宗家法。”什么“武臣掌枢要知机密于国不利”要不然就是搬出赵匡胤来。让皇帝好生头疼。     禁中讲武殿前的校阅广场。赵桓耷拉着脑袋背负着双手缓缓前行。枢密使徐绍就跟在他身后不紧不慢地走着。一边数着官家从中书省出来。已经叹了五次气。也难怪详议司开办这么久出的结果仅仅是几桩人事任命而已。大的政策上一无所获。     “唉”皇帝第六次叹息尤为沉重。立在这广场上张目四望忽然对身后徐绍道“徐卿联继位于危难之中两年多来没一日不忧心;唯独一天联极为开怀你可知是哪一天?。     徐绍垂答道:“臣冒昧猜度莫不是徐彰率军入禁中受阅献俘那一日?”     “不错!只有那一天联由衷地振奋!想女真人何等的猖狂短短数月陷两河破西京几乎威胁京师;可结果呢?一路让徐彰统率的五路西军逼了回去。一路硬是让徐卫撵回燕云。那天联明白一件事情天无绝人之路。只要下决心总是有办法的!”赵桓显得有些激动大手一挥。颇有几分豪气。     但转眼之间。又焉下来第七次叹息道:“可女真人在北地虎视眈眈今朝去了。明日又来我朝不能总是疲于应付。因此联开这“详议司。求变通。但却”     徐绍见他有些灰心丧气劝道:“陛下勿忧此等关系国运:丁二圣就不能操之过急     赵桓突然回身。大声道:“联如何不急?高世由李植两逆贼已经把联的两河吞去了一半了!这是祖宗遗留的基业如何能败在联手里!他日下了九泉联有何面目见历代先王?”     徐绍被他这一阵吼惊得呆了一呆陕西接连急报官家一直没有表态。原以为他不在意没想到是心里有数。眼前这位皇帝已经不像刚登基那般稚嫩了至少他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不再一味听信大臣。赶紧一拜道:“陛下息怒     赵桓大概也意识到自己失态叹了第八次气继续前行道:“联也知道国家积弊极深。不是一年半载能够改变的可时不我待啊。两河沦陷已是定局从今往后金人与联只隔一条大河随时可能南渡。可恨大臣们不以国家君父为念死守陈规!东京虽富庶也确是历代先王苦心经营可此地无险可守哪比得上关中来得险要?联也没说迁都只说是退守可你看看大臣们那般嘴脸”     徐绍听到这里停下脚步沉声道:“陛下是一国之君必要时候还需乾纲独断才是。”     赵桓回看他一眼后者明显感觉到皇帝的眼中闪动着一丝兴奋的光芒可片刻之后消失不见摇摇头道:“联才华智谋皆不如先辈能依靠的也就是用人了。朝中执宰是联一手擢拔如何能”     徐绍快走两步到他跟前再度一拜:“陛下大臣们开口国本闭口祖制。可何谓国本?在臣看来陛下才是一国之本!高李二逆侵吞两河朝廷又暂时无力掌控。东京袒露无所依托。一旦战事骤起秋夷狼心之辈则可长驱直入!陛下若有失才真走动摇国本!”     赵桓闻言苕笑执徐绍之手赞道:“爱卿果是忠义之臣你徐氏一门为联谋划 于朝堂血战于沙场联心中有数。”这几句话说得是情真意切叫人听了感动不已。可徐绍不敢这么想伴君如伴虎同样“柔情蜜意”的话官家当初肯定没少对李纲讲可如今呢?     “对了徐九有消息没有?”赵桓突然换了个话题。     徐绍知道天子现在头疼得紧不想提这些朝政上的烦心事也顺着回答道:“回陛下徐卫领军入定戎用了十来天收复城池一月之内定戎贼寇销声匿迹。如今正恢复生产与民休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