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宋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零七章 怪事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徐卫入得凉亭作个四方揖先行见过诸位上官。李纲点头示意徐绍嗯了一声姚平仲瞄了一眼并不作声何灌伸手召他过去并肩而立手指山下田园远处风光笑道:“好看。”     徐卫不禁暗笑满以为他会说出什么峰峦叠嶂锦绣山河这一类雅语谁知居然直白浅显就是好看!不过春去复来万物复苏入眼尽是一片生机那山下田园中农夫正在春耕使得徐卫心旷神怡。自己生活的那个时代虽然高度达又哪来这世外桃源一般的景致?     趁着观景的空当徐卫觉在场的所有人除李纲外几乎都是武臣。而这些人虽为同僚却并不交谈。只有姚平仲四处游走与前辈上峰们打着哈哈。连续又有两人到场李纲见状便起身道:“来诸位请入座。”     徐卫突然觉一件事情怎么没有种师道!你看看枢密院三衙两河制置使司都有人到种公身为京畿两河制置使可以说是目前北方最高军事长官这种场合他没有到。难道朝廷对他有看法?又或是身体不适派姚平仲为代表?     一张石台几条长凳众人按官阶叙座徐卫资历最浅官职最小自然敬陪末座。等众下坐下李纲提起面前一个茶壶以娴熟的手法将水冲入小杯之中继而拿起竹筷一个一个夹起茶杯倾倒水后。又提起另一把壶拉着衣袖一一斟茶。     众人都看得出神姚平仲突然笑道:“这多麻烦喝茶嘛抱着壶大灌一气才显痛快!”     众官皆不答话有人心里暗骂个怂包!李纲看了他一眼朗声道:“姚统制不愧为沙场勇将直来直去。”斟完茶便有仆从一一替众人奉上随即便出了凉亭远远把守。     李纲落座端起茶杯绕了一圈:“诸位大人请。”     一众武臣倒也客气举杯回敬后各抿一口。李纲喝完茶正襟危坐略一沉吟开口道:“在座都是朝廷倚若长城的战将我也就不拐弯抹角。眼下的情形相信诸位心中有数。金人虽然撤军但太原尚被围困黄河以北无论行政军事都几近瘫痪。金国派出使节要求我方割让三镇送上巨款并提出诸多无礼要求。是战是和朝廷还未有定论今日邀请诸位前来不为旁的。便是问上一问若战如何应对?”     他话音一落现场一片肃静。所有武臣心里都打着小鼓李右丞这事做得好荒唐!自本朝立国以来便定下武臣不得过问政治的铁律你现在拿军国大事问我等带兵之人谁敢轻易开口?我辈之人只等朝廷军令然后执行便是。讨论决定是你等执宰之职我们哪敢多言半句?     见众人都不接招李纲嘴唇一动便要说话姚平仲却抢先一步大声说道:“若战便需依靠西军!金军北归料想短期之内必不复来。我方可从容调度先以西军解太原之围再着手重新整顿两河防务以备金军再度南侵。”     李纲闻言沉默半晌继而问道:“西军折氏已数度驰援太原皆为金军击溃。如今对方兵威正隆如何救得?”     姚平仲一声冷哼慷慨陈词道:“平仲不才愿提王师解太原之围!”     李纲闻言大喜一通鼓励后又问道:“详细布置希晏可有想法?”     姚平仲一怔想了片刻点头道:“京师之地王师数十万如何用不得?悉数调往两河重新组织防务再择一精锐之师与西军同救太原女真必退无疑。”     何灌听到此处扭头向末座徐卫望去。同为军中后起之秀年轻一辈差距怎么这么大?要真如你姚希晏所讲那般轻松大宋还会沦落到被人要挟的地步?你提王师救太原?那折可求比你姚平仲如何?他率军救太原已经连败两阵退回府州驻地。你倒敢在此大放狂言也不怕闪了舌头。     “希晏果然不负圣望!难怪官家数度夸奖!”李纲含笑赞了一声。姚平仲十分受用也不谦辞得意洋洋地坐了回去。     可李纲倒不是个二愣子他知道自己是文官带兵带仗那是在座这班武将所长一定要广泛征求意见不可偏听。遂又向众人询问只是一班武臣心有顾忌不敢轻易表见解。     徐卫虽然也没有说话却不是顾忌着武臣不得干预政治的制度。试想李纲有拥立之功目前正得官家信任。他会那么没有脑子擅自召集武臣商议对策?必然是有赵桓授意他才敢如此。而选在远离京城的偏僻之处议事足见朝中还没有形成统一意见。但从日前朝廷着手整顿城外王师可以看出赵桓在战和之间的倾向。     见众人三缄其口李纲似有难言之隐遍视一班战将个个都如老僧入定一般。不由得心头焦急当目光扫到末座时突然问道:“那可是顽强抗击金军五昼夜使其难以过河一步的徐九?”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徐卫初次见面的人都感诧异竟然如此年轻?难怪他立得大功却不见重用。可惜了还得慢慢磨练熬资历吧。     “正是卑职。”徐卫答道。     李纲目视片刻对众人笑道:“不错少年英才!枢密相公贵府不愧为行伍世家端得是人才济济!你这侄儿二十不到便如此了得!”     徐绍轻笑一声敷衍道:“过奖过奖。”     那原先不知内情的人这时才暗思原来徐卫竟是徐枢密侄儿。怪了既然叔父在枢密院当着二把手怎么侄儿立了大功却连个正经禁军军官都没混上?徐绍果然是大公无私呐。     李纲又夸了几句才转向徐卫道:“徐九有何想法只管说来。也请在座诸位前辈替你斧正一二。”徐卫是在场所有人中唯一与金军正面交过手的所以李纲不管他官职卑微主动垂询。但又怕他有所顾忌于是假称请前辈斧正这样也就不会引得众将不痛快。     徐卫还没有开口徐绍却叫了起来:“哎李右丞太过抬举了。他年不及弱冠不过是个七品武职能列席旁听已是殊荣哪能班门弄斧?”     众人只当他是在谦虚毕竟徐卫是他亲侄儿遂纷纷劝说。都言自古英雄出少年二十岁又怎地?当年冠军侯霍去病不也是二十多岁就率军出征打得匈奴一败涂地么?你道这一班前辈长官为何抬举徐卫?其一当初张叔夜召集朝中故旧商议联名上奏在场就有几人参与知道徐卫有些本事。这次金军南侵正如这小子所料一般无二致。其二徐卫立了大功朝廷就给封个甚么“两河忠义巡社巡检使”连个正经军官都不给。徐枢密这个当叔父的不但没偏袒抬举反而公正得近乎苛刻。这就使得他们有些替徐卫惋惜。正好李纲垂询他们便极力鼓动徐卫表意见反正他也是个小官说对说错都无妨没谁会对他动歪脑筋。     何灌见状暗思徐卫有大志早晚必非池中之物。眼下新君登基朝中官员又逃散许多正是用人之际。一念至此便对徐卫说道:“既是李右丞问你话直说无妨嘛。”     “哎有计策你就说没办法也没谁怪你!你不过就是个乡兵领也没谁真指望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