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节 神秘的王姓老人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知老丈尊姓?”张恒抬头问道,这是必要的礼节。     “老朽……”老人似乎停顿了一下,然后才笑着道:“老朽姓王!”     “原是王翁当面,晚辈失敬了!”张恒感到有些奇怪,却也不能失了礼貌,道:“远来是客,王翁请入内饮些酒水,稍作休息!”     “如此,老朽就不客气了……”王姓老人哈哈一笑,便大步的走进院子中,张恒站在一侧,他注意到,那个外貌稍微跟欧洲人有些相似的车夫,似乎永远跟在王姓老人身后大约半步的距离,从不多一分,更不少一点,在距离分寸上拿捏的十分精准。     看样子,此人至少跟在这个王姓老人身边十年以上了,对于王姓老人的举止行动习惯了如指掌。     “请!”进了院子,张恒关上院门,将王姓老人请入客厅中,分主宾落座。     然后,拿出两个酒碗,给他满上,道:“淡薄水酒,还请王翁万勿嫌弃!”     王姓老人笑着拿起酒碗,轻轻尝了一口,赞道:“粟米酒,不错!甘甜醇厚!”     “后生,方才那诗是你所作?”放下酒碗,王姓老人笑呵呵的看着张恒问道。     “不敢相瞒,确是晚辈闲暇之作……”张恒脸皮也厚,反正除了千余年后的李太白,谁还能跟他抢版权,打官司?     “呵呵,闲暇之作就如此出色?”王姓老人眼睛一眯,问道:“未知师从何人?”     张恒正襟答道:“晚辈幼年时,曾被兄长送至河间君子学馆,蒙毛师不弃,有幸列入门墙,聆听教诲!”     “原来是小毛公!”王姓老人抚掌叹道:“名师出高徒,难怪,难怪了!”     在当今大汉天下,最富盛名的学馆有两处,一处乃是大儒董仲舒在其老家所建之广川学馆,教以《公羊春秋》,所述‘三纲五常’‘天人感应’影响深远。     另一处则是在已故河间献王刘德资助下,由河间王府博士毛苌所建立的君子学馆,所讲《诗经》,乃是毛苌叔父毛亨根据自己的记忆以及从战火瓦砾中寻到的《诗经》残卷,修复,重新编辑后的版本,世人称之为《毛诗》。是这个时代最权威的《诗经》学者。     可惜,无论董仲舒,还是毛苌如今都已不在人世。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王姓老人道:“这么说来的话,老朽听先生方才诗中之意,隐隐然有出仕为官之念,以先生之才,想必已是孝廉,茂才之身了吧?”     因为毛苌的缘故,便连王姓老人也改口称呼张恒为‘先生’了。     “不敢,不敢!”张恒连忙道:“毛师学问博大精深,晚辈愚钝之才,尚未得毛师之才半成,实在愧对师长……”     说完,还摇头叹气,作惭愧状。     “何况,诗词歌赋,小道而已,岂可作为评判一个人是否孝顺公廉,怀有治世安邦之才得标准?”张恒接着道。     孝廉?茂才?开什么玩笑啊!在关中地区,本就是公侯多如狗,关内满地爬,而孝廉,茂才的名额整个京兆伊每年就那么几个,没有足够的强硬的背景或者确实惊人的才华,名声,想都别想!     张恒倒是想混一个孝廉,茂才的名头来当保护伞的,可是,目前来看,几乎不可能!     至于当官……那就敬谢不敏了!     张恒清楚,眼下,一场政治风暴正在慢慢酝酿,在将来堂堂大汉丞相,太子,皇后都在这场风暴中覆灭。     他这么一只小虾米现在跳进去,岂不是会落得一个尸骨无存的可悲下场?     “诗词歌赋是小道?”王姓老人听了,顿时有了兴趣:“老朽可就真是奇怪了,不敢欺瞒先生,老朽家中有一爱子,成天沉迷于诗词歌赋中,先生倒给老朽说说,什么才是大道、正道?”     “依晚辈愚见,所谓大道,正道,圣人本就有所明示……”张恒笑着道:“所谓‘大道三千,殊途而同归。’庙堂之臣,辅佐天子,运筹帷幄,调度天下,此正道;地方郡县之官,鼓励农桑,开凿水利,救灾赈灾,此正道;士人学子,埋首经纶,苦读诗书,名先贤之意,洞万世之理,此亦正道;商人走贩,云游九州,互通有无,这也是正道;农家子弟,譬如晚辈,勤于耕作,努力生产,这更是正道!”     “所谓正道,因人而异,究其根本,只得一条那便是:做好本职工作,干好分内的事情,就是正道。当然在干好本职工作的闲暇时候,做一些与兴趣爱好有关的活动,也未尝不可。便如晚辈,本职工作做的还可以,所以有时间可以看看书,写写诗……”     “至于大道,可能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譬如说……庙堂之臣会觉得,天下太平,就是近于道了,普通农户会认为,庄稼丰产,朝廷轻徭薄赋,这就是大道;而商人们可能会觉得,货物走俏,生意兴盛是大道!”     “这天下所有人的正道与大道合在一起,便是天下的正道与大道!”张恒侃侃而谈,在这后世人人都能够说得出来的话,在王姓老人心中却起了波澜。     “听君一席话,老朽受益良多……”王姓老人在沉思一会后,叹道。     “不敢,不敢,晚辈也就只是会说而已,所谓知易行难……”张恒连忙道,必要的谦虚还是要有的。     “哎……先生不必妄自菲薄,老朽虽然老迈,但这看人的眼光却自认还可以,以先生之才,得一茂才,轻而易举!”王姓老人摆手道:“老朽在想,或许我那顽子该多与先生这般高才接触……整天跟那帮只知之乎者也的酸儒待在一起,迟早脑袋都要生锈了!”     “若王兄肯与在下交朋友,在下欢迎之至!”张恒连忙笑着答应。     看这王姓老人的言谈举止以及话语中所述的情景,张恒估计,这位老人应该是长安中的公侯贵卿家族的掌权人。     嘿嘿,送上门来的**,二世祖,好好结交一下,或许将来会成为一大助力也说不定!     只是,张恒想来想去,也没从记忆中找到,长安城里有一家王姓公侯。     “君子一言!”王姓老人一听,伸出手掌。     “驷马难追!”张恒也伸掌与之相击。     “这样,明日我就让我这下人带我那顽子过来与先生认识认识,以后你们年轻人多走动走动!”王姓老人指着他的车夫道。     “诺!”张恒欣然答应。     “叨扰许久,老朽也该走了!”王姓老人站起身来,拱手告辞道:“今日能认识先生,老朽这一趟也算没白出来了,日后有机会,老朽当请先生到家中做客!”     便朝门口走去。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