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两百九十一节 兄弟(4)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两百九十一节  兄弟(4     两百多匹马被拉到成宜县的街道口。     或许,在像九原、受降那样的军事重镇中,两百多匹马,一个队率就能拿出来。     但,在成宜这样的小县城,为了凑够这些马。     成宜县县令甚至把自己的马车都拆了。     就这样,这些马匹中,还有一些甚至根本算不上战马,充其量,不过是一些能骑的驽马,它们并不能长久的奔跑。     好在,这一次出城,不是去打仗,只是去接应。     只要己方能够成功的吸引到城外匈奴人的部分注意力,让援军能够打通通道,进入城内,就是胜利,所以对于马匹,要求也并不高。     两百多号从整个县城里挑选出来的敢死之士,就站在这些马匹身边。     当先的十几人,身上都穿着坚固的铠甲。     在这十几人身后,是三十多个穿着皮甲的汉子。     这些人就是此次出城接应的主力和中坚力量了。     至于其他人,则只能多穿两件布衣,寄希望于匈奴人的弓手准头不够好或者弓箭受cháo,穿透力不够了。     成宜县不是没有想过,派出一支武装到牙齿,全身甲胄防护的jīng锐出城去接应。     只是……     汉室朝廷,虽然从来就不禁止民间持有武器。     但对于铁甲、皮甲一类的军队物资管控非常严格,像成宜这种小县城,能凑出十几副完好的铁甲,还是因为此地是盐官驻所。     要换了中原地区的县城,可能连一副铁甲都找不到!     即使是在汉室的正规军中,无甲的士兵照样占了绝大多数。     只有那些真正的jīng锐,冲锋陷阵的敢死部队,才会奢华的人人穿甲。     “李县尉,俺们去了!”指挥这次出城接应的汉子,沉声对着前来送行的县尉跟县令揖首:“若俺王三这次回不来了,家中妻小,烦请两位明公照看一二!”     “王壮士但请放心!”李县尉指天发誓道:“只要俺有一口吃的,就绝饿不了诸位壮士的妻小……”     边地汉子,尤重承诺。     听了县尉的保证,已经抱了必死之心的汉子们全部轰然叫好,然后端起家中妻小送上来的一大碗热酒,一口喝光,猛的将碗砸在地上。     “干他娘的!”叫王三的汉子振臂高呼。     “干他娘的!”其余人纷纷跟着大喊起来。     “检查一下马镫和马鞍还有武器!”王三命令道:“然后,跟俺出城,去接应休屠部得援军!”     这一去,谁都知道,几乎是九死一生。     城外,匈奴人的营帐密密麻麻,数都不清楚。     曾经在汉军中服役的王三,在心里算了一下,照他估计,这一次至少有三个甚至可能有四个匈奴万骑在城外。     这样庞大的一支军队,在西域甚至能轻易的灭掉一个西域大国!     便是冠军仲景侯再世,这次想要顺利回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好在……     王三爱不释手的摸了一下自己身上冰冷的铁甲,这光滑的鳞片给了他足够的安全感。     看了看自己的部下,有十几副铁甲,近三十副皮甲。     虽然还不能跟大名鼎鼎的期mén军,羽林军、shè声营、越骑营这些战功赫赫的全甲骑兵相比。     不过跟城外的匈奴人一比,自己这边在装备上已经领先了一大截了。     城外的匈奴人,绝大部分都是无甲兵,只有少数贵族军官才穿着缴获自汉军的甲胄。     可那些人却偏偏是贵族,轻易不会上战场厮杀。     所以不需要担心匈奴会杀出一支铁甲骑兵来阻挡他们前进的道路。     只要打头得,穿着铁甲和皮甲的骑兵一鼓作气,王三相信很快就能跟援军会师。     真正麻烦的是会师以后怎么从匈奴人的防线中杀回来!     趁着敢死队成员都在检查自己的马匹和装备的功夫,王三清了清嗓子,道:“大家都听好了,城外至少有三个匈奴万骑,近两万的匈奴人!”     “但大家也别怕!”王三嘿嘿的笑道:“三个万骑虽然多,却也算不了什么,便是匈奴王庭的jīng锐万骑,哪怕是满编的那种,其实也才有两千多真正的战兵,剩下的都不过是连马都骑不稳,刀都那不好的杂鱼……所以,现在城外真正能进攻俺们的,也不过六七千人的样子!”     王三是典型的老兵油子。     他曾经在朔方服役,见过太多的新兵,自己也曾经是从新兵走过来的,因此,他当然知道新上战场的菜鸟最需要的东西是什么。     那就是信心和希望。     在战场上,汉人从来就没有害怕过什么。     从马邑之谋后,汉人在战场上就胜多败少。     汉人的文明比匈奴人发达,战争艺术比匈奴人高,装备比匈奴人好,甚至就连匈奴人最后一块遮羞布――所谓的白刃战无敌,作战勇猛,在皋兰山一战,被霍去病像戳破水泡一样给戳得粉碎。     皋兰山一战,汉军不过万骑,面对匈奴国内最善战的卢兰王和折兰王统帅的王庭骑兵和本部骑兵,将近两万多,霍去病以少打多,毫不退让,最终在匈奴人最为骄傲的白刃战中彻底的击溃和消灭了对方。     匈奴人不可一世的卢兰王和折兰王战死。     甚至直到今天,皋兰山上的土壤都是红sè的。     那一战之后,汉军的信心和士气就全面的压过了匈奴,才有了漠北决战,没有皋兰山之战打出来的士气信心,汉军还真没那个底气深入大漠去跟匈奴人死磕。     今天的汉人,对于匈奴人,已经再也没有了几十年前的那种畏惧感。     取而代之的是爆满的信心。     几乎没有汉人会认为在势均力敌甚至是差距不大的情况下,汉军会输给匈奴人。     以至于有时候,甚至有汉军步兵在战场上追着匈奴骑兵满世界跑的场景。     但有信心是一回事情。     当两者的实力完全不成正比时,就是神仙也会绝望。     所以,王三知道,自己必须给这些敢死队希望,让他们看到家园和妻小能够保存和活下去的希望。     这样一来,他才能尽可能的多让一些人活下去。     而六七千人跟数万人,显然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前者依靠援军,还可以坚守很长时间,而后者则会让人绝望。     果然,王三话音刚落,队伍中的许多人的眼睛一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