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曹操觉得举韩信的例子不吉利,马上转了话头说:“光武帝中兴以后,跟着他打天下的那些将领,不是都上了凌云阁?”
这时,董志就挑起了话茬,打断曹操的话头问:“听你这样说,将来打倒董卓以后,你就是那汉高祖刘邦,我们就成了韩信啦?”
曹操一听这话刺耳,心想:“你娘的这小子挺调歪!看你这死B架!”想到这里赶紧纠正道:“我说这些话只是做比喻,说明了好汉要敢于闯,才有前途。并不是把我们和历史上某某人来做比较。大家可要理解我的意思,不要想错了。”
曹操说完以后,有几个将领好像受到了蛊惑,一齐鼓起掌来。但是,曹操撒眼这么一看,丹阳兵的带兵牙门将董志和手下的几个副将就表现得不积极。
尤其是董志,一幅消极应对的样子,乜斜着两眼,别人鼓掌他好像没听见,看到曹操的目光以后,才无奈的跟着拍了两下。
其他几员副将也是对曹操和宴席不感冒,举手投足都要看着董志的脸色行事。
曹操那双鸟眼可是琉璃葫芦一般――什么事情能躲过他的探查,此时见董志他们的表现,曹操心里就留下了记号。
到了最后发放礼品时,丹阳几个将领才提起了兴趣,曹操吩咐王元端着礼品出来时,他们个个都睁大了眼看着,都痛快地从王元手里接过了礼品――每个牙门将金条两根,副将每人一根。
东汉末年人们的心态和任何朝代都一样――这人活着就是为了过上好生活,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发达有出息。
要达到这两个目的,就必须找点能挣钱的事情来干,所以,根据自己的条件,能种田种田,能打工打工,能经商经商,最好能去做官,并且做上大官。这些事情不愿意做或者做不上,也可以去当兵。
当然啦,当兵并不是为了什么保家卫国,实实在在说,当兵就是为了挣钱或者是从这里寻一条发达的道路,以便将来过上更好的日子。
曹操从扬州调来的这四千士兵,都是这样的心理。
但是,当兵挣钱不假,却都想着不去打仗,不冒风险,在太太平平的环境里达到目的。
现在,曹操这王八蛋来了,来了就来了吧,来了却非把大家拉到虎牢关战场上去,去干什么?去给他卖命!
这是这些扬州兵不愿意干的――人生只有一条命,宝贵着呢,谁舍得随便送掉?
正像前边说的,这不是把大家从热被窝里拉到雪地上挨冻吗?
这就是此时所有扬州士兵和牙门将董志等将领的心理。
所以就出现了董志那一幅消极应付曹操言语的姿态。
董志这次带兵出来也是势必无奈,那天太守张昕被曹操的两个亲兵押回丹阳以后,首先下达调令给董志,调令上也没有说具体事情,只是命令他赶紧带兵到丹阳衙门集合。
董志一见调令,还以为有好果子请他来吃呢,来了一看,却是要他带兵到虎牢关去。
去干什么,去给曹操卖命。
当时心里就有十二分的不愿意。
叫谁谁也不愿意。
董志就单独拜见太守张昕,他这样说:“太守大人,若是您老人家命令我董志执行任务,就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可是,跟着曹操去打董卓??????我们凭什么给他去卖命?董卓好坏与我们有什么关系?谁当丞相不一样,董卓当了曹操就不满意,他曹操当上了以后,敢一定就比董卓强。
叫我说,太守大人,我们就不用听曹操兔子叫,就在家里磨叽着不动,曹操还敢来把我们拉了去?”
这主意张昕何曾没有想过,但是,只从见到了曹操以后,张昕的所有主意就被曹操霸气打消了。
谁知道曹操这小子身上长了多少?人毛,他要办的事情,别人总是不敢也不能扭过他去。
张昕也是这么一个。
此时张昕听董志这么一说,就紧紧走起了眉头,想了一会道:“不行!董志,你非去不行。这曹操带着献帝密诏来了,我们都是朝廷官员,谁敢抗旨?要是不去,将来曹操若是掌了大权,那我们还有好日子过?”
董志听了,就低头想了想,又抬起头来低声对张昕说了自己的主意。
张昕听了,翻着眼想了好一会,觉得董志的主意不是没有道理,便道:“也行。是的,曹操带着我这一千人马出去,弄不好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万一打不过董卓,将来董卓站住了脚跟,再来找我们这些与他作对的家伙麻烦,那也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这个――这个――你的打算也不是不行,你带兵只要出了扬州地面,再发生了什么事情,也与我们没有什么干系,你就看着办吧。
不过要小心行事,我看曹操这小子不是盏省油的灯,一定要小心,可别被他算计着。恩恩――要是被他算计着,那可要吃不了兜着走。这小子心毒手狠呢,两样,我能看出来。”
“呸――,太守。他要是有本事,也不至于被董卓打败,身后有那十八路诸侯支撑着,还用着千里万里得到这扬州来调兵啦?不要被他表面假象吓唬着,叫我看起来,不过就是个外强中干的家伙。
您看我怎样调教他!他还长了三头六臂不成!”
“??????”
第二天一早,四千扬州士兵在曹操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王虎牢关开拔。
事前,曹操从二十名亲兵中选了八名亲信,安排到四个扬州带兵将领身边,名义上是联络员,实际作用曹操知道,四名牙门将也知道,只是大家心知肚明,谁都不说。
就这样朝行夜宿的走着,每天到了晚饭的时候,曹操就将四名扬州将领调到自己中军大帐里一边会餐,一边处理着军中事务。
几天下来,曹操就注意着各位将领的动态,只见董志一直不冷不热的样子,没有一点热乎架,曹操就暗地冷笑了几声,自语道:“娘的!我想把你小子放在石板上晾晒几天,等把你晒成了鱼干,煎着吃还是蒸着吃就由不得你啦!哼哼!”
从这天以后,每顿晚饭,曹操就把董志晾在丹阳兵营里自己打饭吃,只调其他三位扬州将领过来继续跟着会餐,顿顿有老酒供应,允许大家随便喝,但是绝对不准喝醉――这是董志来这里吃饭的时候所没有的。
几天下来,董志就坐不住了,特别是和几个扬州将领说话时候了解到顿顿会餐的情况,董志就骂起来:“我X他娘啦,曹操,曹孟德!我抛家离业千里迢迢的跟着他去虎牢关,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他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