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跟曹瞒混在汉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06章 陈留招兵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卫炳道:“自报家门说叫什么‘曹孟德’,还说是董卓的通缉犯,请我们这就过去缉拿献到洛阳领赏。我却没顾得问他是哪里人。”     卫兹一听,脑子吱喽一声开了缝,感叹道:“我的天,这家伙怎么躲到陈留来了?本来就是通缉犯,却敢于在这里招摇过市,还打到我的门上来了,他要干什么?”     这管家传过来的消息首先给卫兹造成了疑问,然后他就细细的思索着答案。卫兹前几天就知道洛阳城里袁绍和董卓政见不合而闹翻了脸,之后,又知道曹操将京城四门贴上了公告,把董卓臭骂一顿,扬言要起义兵帮朝廷清除奸贼,然后自己隐名埋姓潜逃,也不知道逃到哪里去了。     “今天怎么在这陈留露了头,他要来干什么?”卫兹继续往下思考,“曹操这个人物早已天下闻知,十几年前因为棒杀蹇图而誉满洛阳。他这次潜逃肯定是要有所作为,可是,为什么逃到这里来了呢?来陈留干什么?还亲自带人打上我的门来,这是在向我卫家叫板??????我卫家无权无势,只有几个钱,对!他一定是冲着我家的钱财来的。”     卫兹此时已经把答案锁定,就继续加细研究这答案:“曹操为钱而来,就登门张口要就是了,以他的身份,我岂不能供给他一家生存?不对,这不是曹操的性格,也不符合他的身份,一个堂堂的朝廷要员,绝不会为谋生奔波,必定有他的政治动机。对了,他在公告中就表明――与董卓不共戴天,势不两立,决心起义兵伐无道。他是冲着我卫家的钱财而来拉我造反的。”     到这里卫兹把答案进一步完善,然后就不研究答案了,开始思考着怎样应对,“要我出钱财帮他造反。以他的身份却不能登门相求,反而敲山震虎,引蛇出洞,逼我就范。这家伙,心雄万丈,把我当着老虎长蛇对付了。让我好好想一想,定下一个主见,然后再动手收拾他。”     于是,卫兹那特有的商人投资理念就运作起来,权衡这到底要不要投资曹操造反的事。     这到底要不要投资,取决于曹操造反到底能不能成功。     如果现在姜子牙在世,此时就是在渭水之滨钓鱼,卫兹也一定会亲自过去请教,不管山高水复关山重重千里万里。     这是投资啊,把自己兜里的钱往外扔,扔出去祈求回报啊,不能白扔。     不考察清楚了能扔吗?傻啊?     可是,姜子牙已经死了一千多年,没法请教。     卫兹就自己围绕着曹操到底能不能成功的这一核心问题,苦苦的思索着。     思索了好长时间,总是得不出满意的答案,这脑子就灵光一闪:“对!不管他能否成功,先见见这家伙。听他说得有道理就投资;没有道理就捂着口袋,他总不能到口袋里抢吧!”     卫兹主意定了,急忙吩咐:“备马,去寓安客栈。”     卫炳赶紧答应:“喏!主子,带多少家丁?”     “找一个跑腿传信的跟着就行了。”     卫炳疑惑地说:“主子,那家伙看起来有个三拳两脚的三脚猫功夫,去的人少了,恐怕??????”     “你以为要去打架啊?你放心好了。”     卫炳不敢再问,悄悄的出去安排去了。     卫兹就带着一的仆人来到寓安客栈。     但是,曹操早就估计透了卫兹一定能来,所以就提前吩咐老板:“我到城外游览一番,有人来访,就转答口信,‘明天在家’。”     卫兹此时正好听见耿老板转达这句口信,便坐在票房里等着。午饭也没有回家吃,只在外边胡乱吃了一点,边吃饭边想:“这曹操是个人物,如山一样的大事情压在身上,却还有心思游玩。佩服佩服。等着,我就要今天相见,不信你晚上不回来睡觉。”     日落时分,曹操回来了,兴高采烈的样子,满脸挂着笑,进了客栈对耿老板道:“我就知道今天有客来访,所以置备了酒肴,你看!”说着让仆人举起手来展示,只见提着两条金鳞鲤鱼,另一个仆人提着一罐好酒。     曹操吩咐老板:“马上吩咐厨房给做好,再添上几个菜,我要请客。”     此时卫兹就在一边冷眼看着,见曹操人物十分活络,言行洒脱,目似流星,眉若长剑,那情绪不禁就被曹操吸引过去了,自己想:“这样的人物办事,还顾忌什么?赶紧过去拜见吧。”     想到这里就要行动,却又稍显唐突,便依然坐着不动。     曹操也不理会,吩咐完了事情翻身就要出门,耿老板拦住介绍道:“这位客官,有客人来访,已经在这里等了大半天了。”     曹操一听立住脚步问:“在哪里?”     耿老板就手指卫兹介绍:“这位就是卫兹卫老板。”     曹操赶紧施礼,笑道:“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不想竟是在这里有幸得见,万幸万幸。”     卫兹急忙还礼:“不知曹公莅临,有失远迎,失敬失敬。”     二人就这样打着哈哈,携手进了曹操宿舍。     卫兹打眼扫视一番,见客栈虽然豪华,却是有一些窄促,就力邀曹操去自己府上说话,曹操却不回话,高声吩咐耿老板:“马上收拾客厅,我要在客厅宴客。”     卫兹见了,只得客随主便,听着曹操安排。     ??????     这顿酒席下来,卫兹已经被曹操的言语打动了九分,就剩了一份的保留,这一分余地卫兹牢牢地站着,以备周旋,借口是“卫兹常年做小生意养家糊口,对世事一无所知。曹公要起义兵,卫某人坚决支持。但是,卫某人对起义兵之事情心里无底,最好去听听曹老爷子意见。”     曹操一听正合己意,正好自己也要在起事之前去泰山探亲,便满口答应。     第二天,曹操带着卫兹和十几个家人来到了泰山华县曹嵩府上。     曹嵩接待十分热情,交谈之中知道了卫兹的顾虑,曹嵩道:“董卓世居西凉,家族势力也在西凉一地,秦川之地绝无根基。     基于这种情况,董卓若是老老实实主持朝政,慢慢巩固自己实力,或许十几年以后能够在朝廷站住脚跟。     但是,董卓生性残暴,杀君害民,倒行逆施,惹得天怒人怨,举国上下莫不切齿。古人云‘千夫所指,不疾而死’,董卓长此以往,必定自取灭亡。     从朝廷内部来分析,旧有朝廷大臣虽然大部分留任,但是多数与董卓离心离德,之所以暂居朝廷为官,就是在等待时机,机会一到,说不定就会从内部将董卓清除。     另外,各地诸侯都是朝廷旧臣,级别官职许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