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谋出路,就不要造反了。这是自找死处的事情啊。”
二人十分相熟,所以说话很是随便。
另外,陈宫说这话是在试探曹操的决心,探听他的计划。
曹操见陈宫这样说话,就笑了:“你他娘的说话很不文明,说我天下没有嘲起的人,你就有嘲起得人了吗?我俩谁不知道谁?实话告诉你,我已经分析过了形势,绝不是一时冲动贸然行事。
董卓随意废立皇上,欺君罔上,纵兵劫掠京师,祸乱天下,惹得天怒人怨。
目前天下人人想着生撕活剥了董卓,只是没有人领头起事。各路英雄豪杰切齿痛恨,个个摩拳擦掌,但等时机一到,必定相应举事。
仅此一点,我断定董卓必败。所以急于还乡带头起事,此举必定成功。公台不信,拭目以待!”
陈宫听后,捻须许久不语,看看天色已晚,就说:“且回我家住下,晚上再议。”
于是,曹操牵马,陈宫牵牛,二人前后来到陈宫院落。
只见屋内灯火已明,一老婆婆听得牛喘马嘶之声,急忙出门观望。
陈宫急忙过来扶着道:“娘――,儿去村南放牛,巧遇故人曹孟德。见天色已晚,邀请来家住宿。”说着,将曹操介绍给老娘相见。
陈宫老母十分和善慈祥,听得陈宫这般说话,急忙邀请曹操屋子里坐地说话,然后自己到厨房打火做饭。
陈宫十分孝顺,安排曹操坐下喝茶,自己到厨房帮忙安排晚饭。
饭后二人坐着说话,陈宫说:“孟德勇于任事,敢为天下先,为国事奔忙舍身弃家,陈宫自愧不如。
但是,树大旗招义兵虽然合乎潮流,粗想起来容易,实施起来可就不是这么回事――赤手空拳,白手起家,既无钱财又无徒众。这是难处之一;虽然是义举,师出有名,一定能够有人呼应,但是时日一长,乌合之众,没有统一制度约束,成功则争名夺利;偶遇困难,则如鸟兽散。这是困难之二。孟?是否深思熟虑过?”
曹操一听,见陈宫虑事深远,很是敬佩,再加上原来就知道陈宫也是当世俊才之一,就有意相邀陈宫一同起事。便说:“公台提示之言,我都想过。白手起家,重定天下实属不易。但是,世间本来就没有容易成功之事。只要坚持一点――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则事情必成。
既然举义兵除董贼为是国家大事,就要勇于承当。成败利钝虽难预料,但是,却总要有人做下去。一人不行多人,一年不行多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天下人都认可了并努力进行了此事以后,怎么能不成功?
曹某此言,发至肺腑。
公台若是以为曹某之言有理,何不与曹某一道,共同完成剿灭董贼复兴汉室之大业。”
陈宫沉吟一番说:“我虽有此心,但是家有老母在堂,年事已高,无人伺奉,实在难以出门为国效力。”说罢长叹几口粗气。001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