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跟曹瞒混在汉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05章公安分局曹局长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许劭继续怀疑,却不便直问,婉转问:“本初此来见许某,有何见教?”     “只为月旦评而来。”     “去年曾为本初评过,缘何又要相评?”     “子将帮了袁某大忙。上次受到评论后,回到京城就名声鹊起,城中贤达争相往访,半年以后,袁某就被冀州一地举荐为孝廉。     前些日**中透出话来,说是不日将征为议郎,故此袁某再来求子将一评。袁某估计,再评以后,必当去大将军府任职。”     原来曹操临来汝南之前曾去见过袁绍,了解到袁绍曾来请许劭月旦评的细节,所以就假装以袁绍自居,竟蒙过了许劭。     此时曹操就十分瞧不起许劭,认为他就和相面的阴阳先生一路货色,月旦评也不过是瞎忽悠,所以就有意奚落一番许劭。     许劭听后睁大眼睛,十分吃惊,便搜肠刮肚的将曹操当做袁绍恭维品评一番,曹操听了忍不住笑,就说:“子将此论不必说尽,待三日后月旦评时评说如何?”     许劭听了一时为难,就考虑:“三日后品评人物已经定下为孙坚孙文台,岂能更改??????不过,袁本初乃是当世显赫家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及天下。其叔袁隗就是当朝太傅,如此家世天下之人谁不仰慕?袁本初不足三十岁便入大将军府,将来的大将军极有可能就是此子??????不行,我当助他一评,也为自己晋身铺条后路。     至于孙坚,乃江东一草莽英雄,身世不定,前程难料,岂能与袁本初相提并论?罢罢罢,找个理由把孙坚辞了,三日后的五月旦评就定下袁本初。”想罢就满口答应下来,并且吩咐家人,置酒相待。     酒后许劭送曹操王元回客栈,一路上有说有笑,曹操心里骂道:“娘的,这就是月旦评主,声名响动天下,却原来是俗人一个。”     此时正好走到一处小树林,曹操就过来拉住许劭的手问:“子将见我与袁本初有何差异?”问罢不等许劭回答就哈哈大笑,笑的许劭十分吃惊,就立住脚问:“??????公非袁本初乎?”     曹操停住笑声,正色道:“子将空有浪名,连真正人物都认识不出来,却在这里设坛品评天下人事。如此蒙骗天下该当何罪?直视天下英雄豪杰如小儿乎?”     许劭脸色通红立在那里站定,只是说不出话来。许久又问:“敢问侠士是何方人士?”     曹操道:“子将既然会品评人物,必将有识人之能,岂能认不出我是何等人物?”     许劭嗫嚅道:“公来时自报为袁本初,鄙人看着不像,却是不敢否认??????”     曹操问:“子将知道曹操曹孟德乎?”     “曹操不是与袁本初同举孝廉之人?虽已知名却未曾谋面。”     “吾正是曹操。”说罢挺胸而立正视许劭。     许劭见了心中一惊复又镇静,想:“曹操也是出身豪门,祖父曹腾,父曹嵩,都是当朝举足轻重人物,身价不在袁绍之下。”想罢急忙施礼道:“许劭眼钝有眼不识曹公,请勿见怪。”     曹操笑道:“此时林中只有我等三人,子将即可对曹某一评,不必等到五月旦日。”     此时许劭心神未定,尚有几分怨恨曹操奚落之情,见曹操这样问,张口答道:“公乃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之前,许劭见曹操满脸横肉,脸色青白,目光如鹰隼般犀利,就有几分人疑忌,说完这句评语怕曹操动怒,早就准备逃跑,却不知道曹操没有听明白,一手拉住许劭胳膊问:“请再说一遍。”     说话间曹操有意动了一下腰间佩刀,许劭就惊问:“壮士为何要置我于死地?”     曹操笑起来,说:“无冤无仇,我为何要杀你?你只细细的将我评论一番就是了。”     许劭镇定了一会,眼看着地面说:“吾观曹公言行,知曹公不是俗人,容许某直言??????”     “曹某专程从洛阳来请子将相评,当然要听实话。”     “如曹公这类人物,历代罕见,乃人杰也,可如高祖武帝同列。假如不信,日后自当验证。”     曹操听了,以为许劭是在搪塞奚落自己,便追问道:“愿听其详。”     “如曹公这等人杰,生逢天下太平之时,当是治世之能臣;若是生在乱世,也是乱世之奸雄。就是说,无论太平时期还使混乱世界,像曹公这般人物都是济世的英雄??????还用多说吗?”     曹操听后心中窃喜,却正色道:“子将过誉,曹某自幼喜欢兵事,早就立志:今生愿意带兵戍边,不求生时荣华富贵,只求死后墓前立一石碑,碑文曰‘汉征西将军曹某’足矣,何复他求!”说罢抱拳施礼道:“今生汝南得见许子将,幸甚幸甚。曹某就此告别。”说罢转身带王元而去,竟连头也不回。     留下许劭好像一直落汤鸡,直直的站在树林里发呆。     呆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嘟哝道:“倒霉!月旦评了五年,今天碰上了混子!”     嘟哝道这里到这里就想起曹操那冷峻的两眼,还有那霸道的气质,不由得肝儿颤起来,冷汗就从额头躺下,裤裆也有一些湿糊糊的,可能这家伙从来就小便失禁。     ??????     此后曹操可谓官运亨通,回洛阳时间不长,就被任命为洛阳北部都尉,官职大体相当于以后的京城公安分局局长。     原来洛阳在灵帝时期,社会治安混乱到极点。十常侍弄权朝政,忽悠着灵帝一天到头在皇宫里胡混,宫外杂事都交给十常侍随便处理,十常侍就把赚钱的差事留给自己的亲信,不赚钱的扔给亲信的下属去胡闹腾。     这些亲信们就是那些地痞流氓,社会瘪三们。     这些家伙正经事情不做,也做不了,就变着法子赚钱;上边的钱临不到他们去赚,他们就挖空心思赚下边的。     他们下边的人就是社会底层老百姓,老百姓能有多少钱让他们赚?不要担心,只要有食物就饿不死。     俗话说“阎王不怕鬼瘦”,瘦鬼多了,一个啃半口,阎王爷能吃饱。     所以这些活阎王们就一天到头晃悠在洛阳街头,专找瘦鬼肉吃。买菜的贩夫,卖肉的屠户,还有杂耍的,卖唱的等等,都是他们啃食的对象。     仗着他们后台硬当,就是连开饭店的,卖百货的店铺,他们也敢过去勒索。     那年月洛阳城里的老百姓要想着过几天安稳日子,就比登天还难哪!     社会治安的混乱,不止是老百姓叫苦,就是那些中高级官员,也感觉到了――他们都有下层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