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少年之烽火岁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 征兵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你来说说招兵的同志为什么不要你?招兵前李勇和指导员王成德商量了几个条件,一家里是独子的不要,二家里是军烈属的不要,三年龄偏大偏小身体不好的不要,年龄控制在十八到二十八之间。只见这个小伙子说道:“你们招兵的同志说我家是军烈属,我家是烈属不假,我二哥在部队上牺牲了,可是我们家大哥还在家,家里不是独子,老人有人管,我没娶媳妇没牵挂为什么不行?”     李勇一听是打心眼里喜欢这个小伙子,陕北真是个出英雄的地方,早期老百姓和刘志丹,谢子长一起闹革命,中央红军到陕北后百姓又坚决支持扩红运动,很多人家里都有军烈属,这也是李勇的特务连招兵慢的一个原因。     李勇听完后说:“老乡,当兵是要打仗的,打仗就要死人的,家里有军烈属的不能当兵是我们部队的规定啊。”小伙子一听急了:“我不管你们什么规定,反正我要当兵,我今天就不走了,以后你们到什么地方我就跟到什么地方,看你们怎么办?”李勇一听,好家伙啊来个倔的,想了一想对小伙子说:“要不这么办,我和你到你们家里去,我和你父母唠唠,如果老人家都同意你当兵我就收下怎么样?”     这个小伙子说:“好啊,咱们走吧。”原来这个小伙子就是特务连驻地村子里的,家离部队很近,两人很快就到了小伙子家里,到了家门口的时候,小伙子喊道:“爹,咱们部队上的领导来了”一个老大爷应声走了出来,把李勇让进屋里,李勇到了屋里对老人说道:“大爷,我和你说点事。”     老人哈哈大笑:“你不用说了,我都知道了,是不是这小子当兵你们不要啊?我知道你就是咱们村里住的那个连的李勇连长,我说大勇啊,咱们穷人闹革命要都是怕死,都不去当兵那还怎么闹革命?因为有了**有了八路军咱老百姓才真正过上了象人一样的日子,我们家里现在有房子有地,有牛,有马,还有羊,鸡鸭鹅那都不算,粮食吃不完,你说要是没有咱们部队能行吗?敌人能让咱们过这样的日子吗?让他去吧。”     李勇一听心里很感动,和老人唠了一阵子又了解到老人原来是刘志丹时期的老赤卫队员,也打过好多年的仗,是老前辈,西北野战军的好多首长老人都认识,临走的时候李勇说:“玉明你今天收拾收拾,明天早上到部队报道,咱们现在没和主力在一起,服装解决不了,所以你还得穿百姓衣服。”     第二天李玉明来到连里,李勇很喜欢李玉明,喜欢这个对党对部队赤胆忠心的新战士,让他参加部队的正常训练后到连部当通讯员,接替李江国的位置。李江国是一个有丰富战斗经验的老兵,让他当通讯员太可惜了,既然有了合适的人选当然要换下来。十几天后派出去的老兵们陆续回来了,等最后一个回来的时候已经快半个月了,这些老战士不但带回了大量的人员还带回了好多的粮食,李江国和王老虎带的人最多,每个人都带回不到二十个战士,李江国那一组人回来的时候有好多战士肩膀上还扛着东西,李勇仔细一看原来都是狼,忙问怎么回事,有个新战士告诉李勇,他们回来的时候碰到狼了,李江国说了,既然碰到了就让他们也为人民服务出点力,这不五枪打死五条狼都扛回来了。     这时李江国站在旁边说:“连长我还带回不少粮食,这几条狼就当给咱们连添伙食了,只是可惜我那五发子弹了,我是咱们连里子弹最多的,一共也就三十几发,这不又少五发。”     这时的李江国已经很佩服李勇了,从心里认为这个连长厉害,是块好料,虽然是他抓回来的但确实比他高明,也认识到团党委的决定是正确的,两人的关系也很好。李勇看看李江国说:“江国,几发子弹算什么,咱们以后不但子弹要管够,就是炮弹也要管够。”李江国听到李勇这么说,就笑嘻嘻的说:“连长啊,我要是什么时候能装备二百发子弹就好了,打仗的时候就不发愁了。”李勇说道:“很快就会有的,不过现在咱们的任务是训练新兵,你们带回来的这些人还不能叫兵,还是老百姓,要抓紧时间训练出来,团长给咱们的时间你也是知道的,已经过去一个月了,你们这回带回来有一百七十多人,咱们在驻地附近又招了五十多人,一定要抓紧时间了,你们这些老战士每人都要负责十个,一定要负责**来,通讯员你不用干了,已经有人了。”     李江国:“放心吧连长,咱们这二十多人,每人带十个那没问题,保证都教出来。”接着李勇又安排人把这些新兵的住处安置好,晚上的政治学习后连里开支部大会,二十几个老兵全部参加。李勇把现在的形势讲了一遍:“去年也就是一九四六年,国民党凭借四百五十万兵力和经济优势,把没有飞机和坦克,大炮很少的一百二十万人民解放军根本不放在眼里。在去年六月,以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发动了对我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并且扬言三个月解决问题,我们**人为了使自己保持主动地位,放弃了一百多座用鲜血换回来的城市,可是我们作战一百多次,消灭了他七十多万,敌人从三月分起不得不放弃了全面进攻,又搞起了所谓的重点进攻,在我们西北敌人动员了三十多万军队,用在第一线的就二十多万,南线有胡中南,西线马步方,马鸿逵,北线有榆林和绥德的敌人准备向我们进攻,总之一句话,敌人从四面八方向我们扑过来了,同志们,前面摆着更大的考验啊。”     这时只见马长胜站了起来:“连长,指导员,为了打击敌人我们把延安都放弃了,延安是什么地方啊?是我们党中央和**住的地方,放弃延安那天我都哭了,我们什么都不怕,现在我请求咱们和敌人拼了。”     战士马全有也站了起来:“连长,对付这些强盗用枪打都不过瘾,最好是用刺刀捅,把他们都捅回老家去。”李勇知道延安在这些赤胆忠心的老战士们心里的分量,也理解他们此时的心情,他对同志们说:“党中央的决定是非常英明的,我们守延安我们就把包袱背上了,我们放弃延安敌人就把包袱背上了,不要急噪,打仗的机会多的很,敌人永远占不到我们的便宜,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还是如此,只要我们把仗打好,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延安早晚能收复回来。但是现在还不是和敌人拼命的时候,同志们你们看看我们连,我们连现在有二百多人,可是只有二十支步枪,一支驳壳枪,每个人只有二十几发子弹,这还是多的,有的只有十几发,我这个连长都没有枪,我们怎么和敌人拼命?拿什么和敌人拼命?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加紧训练新兵,让新兵早一天产生战斗力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