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民国老兵志怪谈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五十一章】灵物之谜(14)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掏出稻草、扯掉数层油纸以后,一下子愣在了那里,接着一脸惊愕地叫了一声:“这,这,刘老大,你快上来看看,这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说着就从上面跳了下来。     虽然我们还没有看到那木箱内究竟装的是什么东西,但从大傻兄弟的表情来看,里面至少不会是什么金银玉器、珍珠玛瑙,否则他肯定不会是那个惊愕甚至有些害怕的表情。     刘老大快步跳上旁边那个不大的小木箱作为垫脚,伸头向木箱内只看了一眼,立即是凛然一动,好像倒吸一口冷气,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一般,连忙揉了揉眼睛、定定神,然后再次俯下身来,眯缝着眼睛细细打量一番,立即跳了下来。     “快!小李兄弟,你赶快去叫霍排长过来一下,让他赶快瞧瞧,是不是认得!”刘老大郑重而急切地吩咐说,“大傻兄弟,马上霍排长看了以后,你立即仍然用油纸包好,用稻草填充,盖好木箱、恢复原状!”     “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宝贝吗,看看刘老大害怕的?难道还怕弟兄们见财起意不成!”我不以为然地说,“就算是秦始皇当年的玉玺、后羿所用的弓箭,至少也应该让我们见识一下再盖住嘛!”     “这个?彦真兄弟啊,相信大哥的,那里面装的真不是什么吉祥之物,真的是不看也罢!”刘老大诚恳地说,“霍万年那兄弟也是见多识广的,等下让他瞧瞧,待会儿我会给弟兄们讲讲是怎么回事的!”     既然刘老大这样说,我也就不好意思坚持要亲自看上一看-----以刘老大的性格为人,他应该是不会欺骗我们的。     如此说来,那个木箱里面,当真装的是什么凶神恶煞不成?     正在这时,霍排长和小李兄弟匆匆忙忙地赶了过来,人还没到跟前,就急切地问道:“刘老大,是什么宝贝让霍某开开眼呐?”     “你先瞧瞧再说,看仔细点儿!”刘老大不动声色地指了指那个大木箱,“喏,就在这儿,小心点儿,别栽下来了!”     霍排长跑了过来,自然是迫不及待地跳上小木箱,伸头就往大木箱内看去,好像里面装的不是隋侯珠、和氏璧,就是正在里面沐浴的西施貂婵之流......     看来刘老大一是没有哄骗于我们,二是真有先见之明,那个霍排长和刘老大一样,看了一眼立即顿首一愣,然后使劲儿地眨了眨眼睛,接着赶快跳了下来,盯着刘老大喃喃地问道:“刘老大,这,这里面装的,真是传说中的万骨兽么?那种东西当真是存在的吗?”     “嗯,确实是像传说中的万骨兽,看来霍排长也是听说过那种怪事儿啊!”刘老大点了点头,低声说道。     “可是,那东西不是在唐朝唐玄宗未登基前已经解决掉了吗,怎么现在还有啊?”霍排长惊疑地说,“这帮小日本也真是的,他们怎么把它给请出来了呢!而且还把它当成宝贝一样,准备运回他东洋老家呢,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听到刘老大和霍排长他们不知所云地议论着,我们一群人全都是一头雾水,茫然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无从开口------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万骨兽,一点儿也听不懂他们两个在扯些什么。     “刘老大,霍排长,你们两个讲的是什么东西啊,那个怪兽一样的东西,叫做万骨兽?它到底是什么做成的?白瘮瘮的,看着怪吓人的!”大傻兄弟说,“它娘的,那玩艺儿好像会吐冷气一样,看到它我都会感到身上发凉!”     “大傻兄弟别乱说!赶快把稻草填进去弄好,封上盖子!”刘老大急忙制止大傻的胡言乱语,然后等大傻兄弟将木箱盖好以后,示意我们向远处走去。     一直走了机场的边缘,离那个大木箱十几丈的距离了,刘老大这才坐在地上开口说:“那个大木箱里的东西,可真不是什么善茬儿吉物!听说在唐朝时已经风传天下了......”     “对啊,当年我曾听师父讲到过,没有想到那种东西还真的存在,真是让人意想不到!”霍排长也是感叹连连。     “你们两个别这样神神秘秘的啦!干脆给我们大伙儿好好讲讲,让弟兄们都听一下嘛!”小李兄弟说,“我们这么多人中,就你们三个看过了,其他的弟兄们连看都没有看上一眼,你再不给我们讲讲,那不是让我们瞎忙一场!”     听小李兄弟这样一说,其他的弟兄们也是纷纷附和着,让刘老大或者霍排长讲讲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这木箱里的东西,还真是唐朝的什么怪物不成?     霍排长和刘老大推让了一番,最后还是刘老大说自己只是有所耳闻,并没有霍排长听李师父讲的详细,再加上霍排长的口才较好为理由,让霍排长给我们讲讲。     霍万年排长客套两句,也就不再推辞,开口讲道:     要说起来那个东西啊,可真是得从唐朝扯到战国!啧啧,真是非常离奇曲折的------当然,以前听霍某的师父讲起这事儿的时候,那纯粹是当传奇故事来听的。但是,今天竟然在这儿看到了万骨兽,霍某还真是相信历史上曾经发生过那段奇事。     话说当年唐玄宗李隆基还未当皇帝、而在做潞州王的时候,其下辖的一个州县老是发生离奇怪案,经常有人莫明其妙地吼叫一阵气绝身亡,搞得当时的地方官知县大人是焦头烂额、束手无策------因为他破不了那种怪案、无法向百姓交待啊!     那个知县不但没有破解那种怪事,到最后反而自己也是一阵吼叫,气绝身死在县衙之内。     知县暴死在任上,这种事情当然不小。毕竟大唐已经清平多年,如今竟然发生这种离奇怪事,自然是惊动了他的上司,一位刚直不阿的刺史大人。     那位刺史据说是太宗时的一代名臣魏征的后人,一向铁面无私、刚直不阿,颇有其祖遗风。     魏刺史一边向上具表,一边亲自坐镇,经过仔细盘查了解,发现那位知县一不是被人毒杀,二没有刀箭之伤,更不是溺水身亡。所以短时间内也是一筹莫展。     不但知县大人的死因没有弄清,反而又有当地很多士绅富豪联名向魏刺史上书建言,请求他为民作主、为民除害。     原来,当地近来一直是人心慌慌,经常有人莫明其妙地一阵惊叫,然后就倒地不起。这一点儿和那死在官衙的知县是一模一样。     魏刺史一听在他治下竟然有这种诡奇之事,也是吃惊不小。但他自认世间之事,永远就是正不压邪,所以他决定亲自在县衙内守夜,看看究竟有什么东西作怪害人。     那魏刺史一身凛然正气,又加上曾在军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