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曹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88章 置身事外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所说只是把时间局限在去年十月之后,但这几年战事不绝,以至于很多地方呈报上来的公文案牍,显得有些混乱不堪。也就是正四人,换个人,还真未必能整理完全。曹朋一一翻阅,有不懂之处,便询问邓芝。     从数百件案牍里,选出了五十个需要重新审讯的案子,曹朋一一记下。     “准备一下,十月初,我们离开许都,前往各地,巡查刑狱。”     “这么多地方?”     邓芝看了曹朋的名单之后,眉头一皱,苦笑道:“若没个半载夫,恐怕走不过来吧。”     “哈,就权作游玩。”     这话一出口,邓芝正等人,立刻明白过来。     只怕不仅仅是为了巡查刑狱,曹朋这次要离开许都,恐怕还有别的用意。只是,曹朋既然不说,他们也不会询问。就这样,曹朋把卷宗整理之后,提交贾诩。随后,贾诩又做了一番整理,派人六百里加急,送往襄阳。     此时,荆州战事,已基本稳定下来。     随着江东兵马源源不断进驻长沙,曹操也知道,这场战事,恐怕难以继续下去。     死拼?     到最后必然两败俱伤,非曹操所愿。     加之文聘战死,乐进大败,而夏侯惇败走秭归之后,南郡江夏人心惶惶,也让曹操明白,再打下去,绝非什么上佳选择。可是,就这么罢手?     曹操又心有不甘!     眼看着长沙郡就要夺回,却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几乎是败垂成。     原本,征伐荆州,可以画上圆满句号。却因为刘备这一手壮士断腕,让曹操陷入尴尬的境地。接下来,该如何选择?是继续打,还是退兵?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个人突然跳了出来。     此人便是杨彪之子,弘农杨氏子弟,杨修。当初,曹植冒然向曹朋求取甄宓,令曹朋勃然大怒。后来曹植曹操送去长安求学,作为曹植好友的杨修,也一同前往长安。杨修本就是关中人,而且又出身名门,聪慧无比。故而很快就得到了司隶校尉卫觊所重。曹操征伐幽州胜利,转而讨伐荆州。卫觊受杨氏族人所托,举荐杨修,入丞相府主簿,随同曹操一起来到了荆州。     说起来,这杨修诗词歌赋皆上等,且才情卓绝。     为人又聪明,且能察言观色,故而很快便被曹操看重。     这一日,天降小雨,极为阴寒。     曹操身子骨不太好,虽然经张仲景诊治调养,但依旧非常虚弱。于是,曹休便猎杀了一只野鸡送来给曹操补身子,厨上做好之后,送到屋中。     曹操正在吃鸡,忽有典韦前来询问口令。     “鸡肋!”     曹操挑着鸡肋,随口应道。     典韦于是把口令传出,当杨修听说后,立刻命人收拾行李。适逢郭嘉和张郃巡视,见营中军卒收拾行囊,连忙询问。一问才知道,是从杨修口中传出。     杨修说:“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正应丞相而今之心境。     如今荆南之战,进不得,也退不得,形同鸡肋……依我看,丞相已有了退兵之意,所以还是早作准备,以免撤兵之时慌张,落了东西下来。”     郭嘉闻听,顿感惶恐。     “俊乂,此人动摇军心,罪无可恕。     你速往营中,什么都不要说,将其人斩杀……我这就去向丞相禀报。”     郭嘉,荀彧之下,曹操第一谋主。     张郃当然清楚郭嘉在曹营中的地位,二话不说,带着人就直奔军营而去。     郭嘉呢,则感到了曹操住所。     把事情一说,曹操大怒。     “杀得好,杀得好……似这等妖言惑众,乱我军心之人,早就该杀。”     曹操没有想到,自己随口那么一句话,居然差点造成大乱。     郭嘉见屋中没有旁人,便问道:“丞相,而今荆南之局,究竟有什么打算?”     曹操也是头疼不已,轻轻拍着额头。     半晌后,他长叹一声,看着郭嘉苦笑道:“奉孝,我也不瞒你。那杨修虽妖言惑众,却也正说中了我的心思。而今之局,我也是进退两难。     相信那碧眼儿和我一样,也不想真正交锋。     可是,眼睁睁看着荆南就要大告成,却被那大耳贼使计,平白便宜了江东碧眼儿,我实在不甘心。这两日,我也正思忖,当进,或退呢?”     曹操说完,靠在榻上,露出疲惫之色。     郭嘉轻叹一声,“丞相自征伐幽州以来,至今未曾休整。连番鏖战,怕也疲惫了……而今荆南势态,刘备一手造成。此人入西川,必会与刘璋有龙争虎斗。但短时间内,他必蛰伏,休养生息。西川,天府之国,不可轻视。若刘备缓过起来,谋取西川,再想消灭,恐怕不太容易。     主公之大敌,刘玄德也。     荆南广袤,但与丞相,意义不大。     孙权就算占居荆南,就有能力谋取荆州?以我看,他而今还不具备这能力。     他要长沙,给他便是。     但主公定要占居零陵,武陵,将荆南一分为二。而后着一上将,与孙权周旋。待时机成熟后,丞相可一鼓作气,夺取荆南,而后杀入江东。”     “你的意思是,退兵?”     曹操犹豫了一下,也不得不承认,郭嘉之计,倒也最为适合。     心里面虽然非常不甘,却也必须承认,他已经失去了谋取荆南四郡最好时机。依照着郭嘉所言,居武陵零陵两郡,与江东城犬牙交错之态势。而后兴建水军……待水军建成,也就是曹操征伐江东的机会……”     “甘宁,可到了?”     “已抵达江夏,不日前来。”     曹操拍了拍额头,沉吟良久,“既然如此,那就这么着手安排吧……不过,零陵太守之人选,还要妥善选择。奉孝,你以为何人适合呢?”     “魏延,魏文长。”     “哦?”     “此人义阳人氏,对荆州颇为熟悉,且归附以来,忠心耿耿,立无数。     魏延守零陵,加之五溪蛮协助,必无大碍。     主公可设立荆州将军,都督荆南战事。今妙才将军已抵达襄阳,最为何时。     水军有甘宁杜畿,零陵有魏延出镇……不过,赖恭却已不适合武陵太守之职……我建议,征调征羌中郎将邓范,护羌校尉潘璋二人镇守武陵。此二人和甘宁、魏延关系甚好,则可以配合得当,荆南从此无忧。”     “邓范,潘璋?”     曹操对这二人,倒是有印象。     “他二人不是在抵御西羌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