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曹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45章 困兽犹斗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上,容不得他三心二意。就是这一眨眼的分心,就见曹彭催马上前,轮刀一记抹丘刀斩向赵云。与此同时”两名曹将拧枪而上,恶狠狠的刺向了赵云。赵云猝不及防下,险些被曹彭劈中。可即便如此,他还是被一名曹将的大枪所伤。枪刃撕裂了衣甲,在他的肩头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血痕。鲜血顺着伤口汩汩流出”瞬间便染红了赵云的衣袍……     赵云怒了!     他大吼一声,反手一枪把那曹将挑于马下,而后右手拔出惊鸿剑”     剑贴在矢枪下,直刺曹彭。     曹彭闪身”躲过了赵云的大枪。     哪知道赵云还有后招“这在枪法之中,名叫枪里剑,也是赵云的绝招之一。     当曹彭闪烁躲避的一刹那,赵云突然撤剑而出,向前顺势一抹。     曹彭再想闪躲,可就来不及了!只听咔嚓一声,锋利无比的惊鸿剑,砍下了曹朋的首级。其余曹将,眼见这突变,都吓了一跳。而赵云则厉声喝道:“挡我者死!”     他一手枪,一手剑,冲入人群中,左枪右剑,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夺路而走。     曹军主将丧命,又折损了五六员大将,不由得心生畏惧。眼见着赵云逃走,却无一人追赶。     赵云从重围中杀出来,已是浑身浴血。     有敌人的血,也有他自己的血从凌晨到正午,他足足杀了一个晌午,期间水米未进,这体力不免透出了不足。不过,他并没有急于撤离,而是继续在乱军中寻找麋夫人的下落。     向朗背他而走,险些使他陷入死地,可食君之禄,为君分忱。他忠于的是刘备所以,无论如何,都要找到麋夫人和大公子刘禅。若不然,确是愧对了刘备对他的看重。不过,内心深处,却不免有些发冷,我千辛万苦前来为你向朗解忧,你怎能就这样背我而走呢?     赵云xìng情耿直,却不是个傻子。     如果说,在刚开始他还没能想明白其中的缘由,那么时间一久,他也能反应过来。     莫非,又是为了那立嫡之辜?     赵云不愿意参与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却不代表,他不清楚那里面的猫腻。事实上,自荀谌故去之后,旧有的刘备势力,和新兴的荆襄派系,一直都在纠缠不休。之前,有荀谌在,凭借荀谌的资历和声望,以及他那无人可比拟的家世,双方一直保持在一个平衡状态。     但荀谌死后,诸葛亮虽然挑起了大粱,却达不到荀谌那种威慑力。     荀谌死前,勿论是诸葛亮马良等为首的荆襄派鼻,还是张飞陈到麋竺这些刘备老臣,都极为尊敬荀谌。甚至包括那位素来轻士大大,重庶民的关二爷,对荀谌也是保持足够的尊重。     偏偏,荀谌死后,却无人能取代他的位子。     而刘禅和刘理的出生,则使得这种内部的矛盾,在不经意中尖锐起来。     赵云不明白,刘备为何迟迟不肯立嫡。也许,刘备有他自己的考虑,毕竟而今基业未成,这立嫡就成了笑话。可问题是,你认为基业不成,但那些在你手下做事的人”却有其他考虑。     人”都是有sī心的动物。     就算是圣人,都不能免俗……     赵云在sī下里曾劝说刘备,尽快确定下来。     并且”他以袁绍作为一个反面例子,劝说刘备拿定主意。     可是刘备当时的回答是:曹操尚未立嫡,我又何需急于一时?     可问题是,曹操有足够的能力,保持他在臣工面前的威信。而刘备以宽宏仁德而著称,也就注定了,他无法像曹操那样随心所yù。赵云劝说不得刘备”也就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里去。     但没有想到,也不知是谁传了出去,说他支持刘禅。     想必,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向朗才不愿和他同行只不过到如今的状况,还要考虑这些事情?连xìng命都保不得了,却偏偏斤斤计较这些荆楚蛮子”果然不是可以与之大事之辈。赵云心中满怀怨气,在随后的出手中。却变得越发凶狠起来。     在长坂坡游转许久,却找不到麋夫人的踪迹。     眼见天将晡时,长坂坡上的曹军人数越来越多让赵云不敢再继续逗留。     历史上,他曾在长坂坡上,七进七出,斩杀曹兵曹将无数:而今,他依旧是在长坂坡七进七出,同样杀得曹兵曹军望风而逃。赵云决意先退往当阳桥,与张飞汇合一处。此时,长坂坡上的战事业已渐入尾声。随着曹军源源不断的抵达,刘备部曲的抵抗越来越弱,     而张邻与高览又是两个xìng子。     他和高览不同在于,他能听得进曹朋的劝说。     曹朋召回了虎豹骑之后,劝说张邻,尽量以招抚为主,少做杀戮之事。这也是为曹操制造声望的时候那些难民离开家园,也不全都是心甘情愿。你杀得越狠,他们反抗就越jī烈。     可如果你能软硬兼施,便可以迅速平息战事。     既然战事将要结束,那么继续逗留下去,与赵云而言,意义不大。     他已经走遍了长坂坡,却迟迟找不到麋夫人的踪迹想来,麋大人要么是已经逃出生天,要么已经凶多吉少赵云自认,他尽了全力。再一次杀出重围之后,他打马扬鞭而去。     当阳桥,就在前方。     只要到了当阳桥,也就算是安全了!     赵云疲惫不堪,几乎是趴在马背上,靠着意志力,勉强催马行进。     远远的,已经能听到那当阳河水的流淌。赵云的精神,也不由得为之一振!可就在这时候,忽听前方传来一阵喊杀声。听上去,距离有点远,却正是当阳桥的位置。赵云心里不由得一惊,连忙打起精神,举目向前方眺望。却见当阳桥方向,狼烟滚滚,喊杀声越来越清晰。     出事了!     赵云这心里,顿时大惊。     他也顾不得人疲马乏,强催战马疾驰。     还没等他感到当阳桥,就见一队兵马狼狈而来。赵云认得出,那正是己方的兵马,为首的一员军侯,也不算陌生,名叫傅士仁。这傅士仁,表字君义,说起来也算得上是刘备的老臣。     傅士仁是幽州广阳人,早在黄巾之乱时,程远志偷袭涿郡,便投奔了刘备。     二十年来,他追随刘备转战南北,东征西讨,没有立过什么大功,但也算得上是不离不弃。这家伙运气极好,多少次刘备遭难,他都能活下来。只不过,没什么大本事,所以一直不上不下。     而今在军中,担任军侯之职。     可是,很多军司马,乃至于校尉,对他也是极为尊敬。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