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三国终结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报一箭之仇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多谢大人关心,骑在马上游山逛水不觉得累!”两人情绪很好。     “元化的家里还有什么人?”     “回禀大人,家里还有老母亲、妻子、儿子、女儿,儿女都已婚嫁,孙子、孙女,还有一个外孙女。”华佗的脸上洋溢着满足之感。     终于又听到了一个完整的家庭,好人有好报!史书记载,华佗给穷人免费治病,名声远扬,连土匪和黄巾军都不伤害华佗一家。     “元化,当今天下不平,叛乱四起;回来时,把家眷迁到郴县去,让她们过几天安稳日子,这样你也能安心为百姓看病。”     “多谢大人,又要麻烦大人了。”华佗起身鞠躬。     “大家在一起已半年多了,本官的为人你们也清楚,本官只想尽力为朝廷保一方百姓平安,假如连你们的家眷都保护不好,本官这个建威将军还有何脸面?”     “宾硕,听说你的家是个大家族,家中有什么人?”     “回禀大人,十几年前,整个家族有一、二百人,父母大人相继去世后,家道衰落了。大哥、弟弟、妹妹都已成家;两年前,大哥做生意时得罪了县尉的父亲,大哥被官府诬陷买卖私盐,被衙役抓进大牢,第二天就被打死了!末将一怒之下,一天晚上偷偷溜进县府,把县尉的父亲宰了,从此浪迹天涯,不敢回家!不知道家中如何?要不是跟随了大人,末将还要继续四海为家,家中有妻子和一对儿女,都已婚嫁,有两个孙子、一个外孙女,不知道她们生活怎么样?”孙嵩的眼睛湿润。     “等到了你的家乡,本官去会会那个狗县尉,为你大哥伸冤,了结官司。然后举家迁往桂阳郡,大家在一起相互有个照应。”     “末将愿誓死追随大人!”孙嵩激动起来。     第一天跑了二百多里,黄昏时到了随县城,在军营过夜。故地重游,县令邓敏、县尉盖齐热情款待。     天蒙蒙亮,邓敏就派人为我们准备好了早饭和干粮。吃完早饭,盖齐命令城门守卒提前打开城门。     大地一片秋色,虽然经历了一场浩劫,城池、房屋烧毁,但自然景观没有大的破坏,驰道两旁散落一些茅草屋和荒废的农田,村子里有些百姓走动,听见马蹄声,人们慌忙跑回家关上大门。     惊弓之鸟?     傍晚,我们来到大复山脚下,紧靠山坡和小溪,搭好帐篷,圈好马,给马喂些黄豆和盐巴(流汗太多);吃着邓敏准备的饼子和卤猪肉,喝着甘甜的溪水,说说笑笑,一点不感觉累。     突然想起上次在九龙河,蔡锋奉命给黄忠送信,回来的路上就在大复山下遇到匪徒袭击,死了三个特种队员,丢失了二匹战马。我向蔡锋承诺过,等收复平春,就带人来替死去的战友报仇,后来事务缠身,就把这事给忘记了。     冥冥之中,事物总会有因果报应!     我们既然是奉旨剿灭残匪,总要有所行动吧!就拿这里的匪徒开刀,向皇上刘宏报功!不知道这山上的土匪还在不在?希望他们给我们一个表现的机会!     “德奎(蔡锋的表字),你们上次是在哪里受到的袭击?”     “回禀大人,就在离这里十里的小溪沟!”     “那好,明天我们去会会他们!”     “多谢大人!”看来他还没有忘记这件事!     周围点起火堆取暖(中午有二十七、八度,晚上还要盖皮袄)、驱赶野兽和蛇,防止有人袭击。     黄忠在周围安排了五个暗哨(军人时刻不能松懈)。     跑了一天的路,人困马乏,一趟下来就睡着了!睡梦中怎么有鸟叫的声音,睁开眼睛,天已大亮,早起的鸟们正在树林里歌唱,一夜无梦。     大家吃些干粮,套上盔甲,听说今天要去剿匪,兴致勃勃,就好像去围猎似的。     人马休息了一夜,恢复了活力。     蔡锋在前面带路,一路小赶,来到小溪沟。     山峦起伏,林木茂密,一片原始次森林,周围没有见到一个行人,有一条蜿蜒的驰道穿山而过,通往平春县。     “回禀大人,末将们上次就是在那里被匪徒袭击的!”蔡锋用手指着远处的一座山峰。     “德奎,你带几个部下过去,引他们出来,小心一点!”     “末将遵令!”蔡锋带着五个手下脱下盔甲,骑马跑进了山谷。     黄忠带领义从营藏在前山口,孙嵩带着特种营躲在后山口,我和华佗带着龚心的神箭营在中间,做好打猎的准备。     希望这群匪徒给点面子!一个时辰后,要是他们不下山,我们就放弃打猎,办大事要紧!     足足等了半个时辰,蔡锋等人的辱骂声从山谷传来,有戏!他们的后面传来喊杀声和战马的轰隆声,人马还不少!     蔡锋等六个人急匆匆地从眼前跑了过去,后面竟然跟着五十多匹马,好家伙!逮着一条大鱼了!头上没裹黄巾,没有一点黄巾军的标志,真的是群山匪!他们肯定在这地方横行多年,不然怎么会有五十多匹马?山贼们手握大刀,长矛,高声怒骂,紧追不舍。     不是冤家不聚头!     “杀!”我大吼一声,率先射出一箭,一名满脸胡须的中年汉子惨叫一声栽下马去。     咻咻……山谷中传出刺耳的厉啸,山贼纷纷落马。     “中埋伏了,快撤!”有人大声喊叫,山贼急忙转头,但没有了机会,四百多人,手上拿的都是硬弓,不到五十步的距离,五十多人,塞牙缝都不够!     咻咻……除了受伤战马的嘶鸣声,惨叫声不见了!     等上半个时辰(小心驶得万年船,要是有人死在这山沟里就因小失大了)后,众人走下去,还没断气的补上一刀!     杀人习以为常!     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纵横三国的英雄豪杰?就这么稀泥糊涂的死了,失去了发光机会!     缴获了五十四匹马,竟然找到了上次丢失的二匹马(臀部烙有官印)和三套铁甲!有十五匹受了箭伤,其中两匹伤势严重,张涛带人把重伤的马杀了,带着马肉赶路。     傍晚赶到黾县,县令韩宫、县尉唐笙慌忙出城迎接,一行人来到县衙,说明情况,我把缴获的兵器和十二匹马送给了他们,唐笙高兴不已,马上聚集部队准备第二天进山剿匪。     晚上,在县城歇息。     第二天一早,吃完饭,韩宫派人把我们送过淮水。     出发前,我把一份写有追剿叛逆余孽成果(加工一下)的奏折(绢)交给他(有功劳不表,就对不起死去的那些匪徒),让他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