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三国终结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九章 围点打援第(1/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六月下。     我率北部都尉黄忠、南郡都尉李德、特种斥候营军司马孙嵩、北军军司马武虹、洪晃,军候刘民、黎凌、马临、唐忠和吴胜等出辕门迎接。     绵延十几里的大军,浩浩荡荡。     骑马走在前面的是南部都尉周明、长沙都尉程普、军司马韩当,零陵都尉唐肃、军司马李国,武陵都尉李勇、军司马郭兴,桂阳军司马王国、鲜于雨、华佗,假军司马郑秋生,军候黄光荣、孙威、吴志昌、马斯、谢进金、欧阳洪和陈仓等。     记事张奉也随着大军来了。     将士们全部换成了铁盔、铁甲,清一色的“美式装备”,盔甲鲜明,军械整齐!盔甲和兵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支民兵脱胎换骨成了正规军!     将士们精神抖数,意气风发。     从今天起,他们不再是地方游击队了!这场大战胜利后,荆州军将扬名于天下。     看到一个个熟悉的身影,我眼睛有些发热,虽然分开只有半个多月,但好像分别很久似的。     众人急忙翻身下马,赶上前来。     “叩见南中郎将大人!”     “大家快快请起,一路辛苦了!”     “大人辛苦!”     拜见南中郎将大人……我骑马检阅部队,沿途喊声不断,将士们热切地望着我,眼睛中闪耀着泪花,令我激动不已,这才是我的军队、我的家!     将士们安营扎寨,杀猪宰羊。营内的士卒听说又多了一万五千五百大军,脸上洋溢着欢喜,心里更踏实了。     吃完午饭,大军就行动了,以防万一!     北部都尉周明率领飞豹营左部、右部,长沙都尉程普、武陵都尉李勇率长沙和武陵兵马,一共八千五百人前往襄乡城东门外扎下南大营。周明为统领,程普为假统领。     南部都尉黄忠率领飞豹营中部,南郡都尉李德、零陵都尉唐肃率领南郡和零陵兵马,军司马武虹率射声营共八千三百多人前往湖阳城东门外扎下北大营。黄忠为统领,李德为假统领。     南北大营相距二十里。     我亲率虎骑营、长水营、越骑营、义从营、神箭营和特种斥候营共三千六百多人驻扎在原地,这里距南、北大营各十里,作为主力,随时攻杀和支援南北大营。     每座军营内有二千车的粮草、辎重,一个月都用不完。     嘱咐蒯民、韩琦登记造册,给所有士卒又发放一次双饷,鼓舞士气。高的按高的标准发放,低于桂阳郡的按桂阳郡的标准发。     北军的军饷几乎是桂阳郡的一倍,武陵郡、零陵郡的军饷比桂阳郡的低二成。     皆大欢喜!     不是自己的钱不心疼。     只要打胜了,缴获的钱物还少?南阳郡可是天下最富的地方!     南中郎将一年的俸禄是十八万钱,每月一万五千钱。     战时加倍,比讨贼校尉的俸禄几乎增长了一倍!     军帐内。     一直忙到天黑才歇息下来,我和张奉、韩段、韩丰、王密、张成、魏延、马德一起坐在帐篷里喝茶、聊天,大家听张奉讲讲一路的所见所闻。     “庆达(张奉的表字),走累了没有?”     “多谢大帅挂念!一把老骨头,还真怪!越走还越精神,末将一辈子没出过远门,这次正好随大帅征战到处转转,看看一路的风景,就是战死沙场也无憾!”张奉豪情满怀。     “你要是会骑马就好了,等以后本帅到徐州、青州、冀州和并州等转转的时候,也带上你,看看大汉的山山水水。”还是要找机会出一趟远门,念念不忘心目中的那些英雄们,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名花有主了?越早越好!     “多谢大帅,末将一把老骨头了,不想给大帅添麻烦了!”     “庆达,这仗要是打胜了,你和汉宁(韩段)应该能升到假军侯了,你们就退伍,在郴县享几天清福;本帅在新苑给你也准备一间房子,大家住在一起热闹些。你和汉宁两人帮本帅教教那些孤儿学经、练武。”     看到张奉、韩段都四十多岁了(虽然他们比我真实的年龄大不了几岁,但四十岁的汉朝人已是老人了)、发须花白还要随我四处征战,于心不忍。     “多谢大帅,末将感激不尽!”张奉说着,右手抹着眼睛。     “庆达不必担心今后,永远跟着本帅,本帅给你养老送终!”     “多谢大帅,大帅是天底下最好的人!”张奉声音哽咽。     众人敬佩的望着我,眼睛发热。     气氛有些伤感。     “庆达、汉宁,你们如今的身体还硬朗得很,是不是再找一个媳妇,老来有个伴说说话?”我一脸正经的说道,韩丰和王密等忍不住笑出声来。     “大帅又拿末将们说笑话?”韩段笑着说道,还不好意思,但眼神中亮光一闪。     我发现他对庄兴的母亲庄妈有意思,到时候撮合一下,成就一段美好姻缘。     这时代寡妇改嫁较普遍。     平春。     “大帅,船只已备好,今晚是否强渡淮水!”后将军兼大帅府司马邓林轻轻地问道。     “大哥,万万不可!左将军和中将军的二万大军被官军包围在城内,我们应该派人把他们救出来!”前将军兼大帅府长史赵均慌忙喊道。     “二弟,你觉得我们能救他们出来吗?”赵慈面色忧虑地问道。     半月不到,赵慈突然发须花白,面容憔悴,自从副帅彭脱和左将军赵国两员最得力的战将死后,前途突然变得渺茫起来。除去被围的二万士卒,自己手下还有三万多人,加上右将军李青和辅国将军阳能手下的一万五千多人人,一共不到七万人,还带着十几万流民,不知能否带着他们北上砀山会合刘辟的义军?七百多里的路程,需通过六条大河、十几座城池,不知道会有多少官军围追堵截?要是能带上孟杰、赵林的二万生力军,胜算会更大些?     “大哥,那可是二万大军,还有大哥的好友孟子明(孟杰),我们的堂弟(赵林)!”赵均看见大哥有些犹豫,进一步劝道,除了孟杰、赵林外,许多军士都是赵国从邾县**来的父老乡亲。     “两天前,本帅命令他们率部突围,我们在大复山下接应他们,不知何故?他们没有出城?”     “可能口信没有送到?”     “那我们再等二天,滨林,你多派人手前往两城送口信!”     “末将遵令!”邓林答道,走了出去。     “大人!大人!”我正在睡觉,好像听见韩段在喊叫,我急忙坐起。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