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三国终结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章 蹇硕第(1/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有行校尉率部守城,本太守这下放心了!行校尉既然是本官堂哥的侄儿,也就是本官的侄儿!”军帐内,刘表还沉浸在兴奋之中。     “小侄拜见叔父大人!”听话听音!我赶紧单腿跪地行礼(因穿着护龙甲,不能三拜九叩),又多了一个当官的亲戚。     “好,好,好!贤侄快快请起!大家已不是外人了,贤侄有何请求?就告知叔父。”刘表一脸笑容,慈祥的问道,一股暖意传来。我一个孤儿,想在这战乱不断的时代活下去,不得不攀黄附紫,这也没有失尊严!有时候,为了活命,暂时失去尊严又何妨?韩信受**之辱、司马迁受宫刑……     生命第一重要!和生命相比,尊严有时候不算什么!     小不忍则乱大谋;宁可站着死,不愿跪地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就看你怎么解释了!     一切以条件变化而变化(这就是先人的智慧)!     “叔父大人,小侄发现东城门靠城墙的民房离城墙太近,唯恐蚁贼用火箭攻击,引发大火,造成恐慌!小侄请叔父大人速派人拆除那里的民房!拆下的石块、木头可用作滚木、擂石,一举两得!请叔父大人多给百姓一些补偿。承诺等蚁贼退后,由官府为他们异地重建。”昨日,我进东门时就发现了那个隐患。     处处留意皆学问!     “叔父请贤侄放心,叔父马上派人去办,贤侄还有何请求?”     “叔父大人,为激励将士勇敢杀敌,小侄刚才已承诺给他们发双饷,请叔父大人派人把捐赠的钱物送到军营来!有叔父大人在后面坐镇,小侄就可以安心打仗了!”     先把钱物放到刘表那里,让他过过手,再转移到我的手上,这就是谋略。手中有粮(钱),心中不慌!     “这也好办,叔父马上派人把钱物都送过来!贤侄就安心指挥打战,叔父会为贤侄备好钱粮和军械的!”     “多谢叔父大人!请叔父回府歇息!”     送太守一行人到辕门,望着马车消失在人群中。     一转身,辕门外站立的十几个百姓突然跪地,韩丰、王俭、张成等人急忙上前挡在前面,手扶刀柄,怒目而视。     还有点警惕性!     为首是名老者,五十多岁,中等个,头发花白、凌乱,衣衫单薄。     十五个半大的孩子,脏兮兮的,赤脚,跪在地上,手抓着用衣服包的一斗米,惶恐不安。     一群想当兵混饭吃的少年灾民!     “行校尉大人,请收下庶民们吧!庶民们虽不能上阵杀敌,但可以帮大人搬运军械;大家都不要军饷,只求两餐米饭!”     “老人家快快请起!”我扒开众人,来到老人跟前,双手扶起老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民教师,从小学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怎见得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给你下跪?就是这个缘故,后来差点被一位发须花白的老者刺杀,这是后话!     “多谢行校尉大人!”老人抬起头,面色疲倦,但一双眼睛没有一丝慌乱、显得很平静!     士人!     宁可杀不可辱!     “你们都站起来说话。”     “多谢行校尉大人!”众少年站了起来,低着头。     “老人家贵姓?家住何方?家中还有何人?”     “庶民回禀行校尉大人,庶民张奉、张庆达,湘东郡茶陵人,庶民一家老小靠庶民教书为生,虽清贫,但也其乐融融!不想蚁贼叛乱,家人全部遇难,庶民一人侥幸逃了出来,随灾民流落郴县,看来就要老死他乡!今日见到大人的募兵告示,庶民虽年老,但能识文断字、撰写文书。这些孩子们都是随庶民一起逃难的孤儿,庶民看他们也怪可怜的,就一起约好来从军,大家有两餐饱饭吃就满足了!但军爷看庶民们不是太老、就是太小,一个也不要!庶民听说大人在路上把身上的干粮都分给灾民们吃了,觉得大人是个仁慈之人,就约好在此等候大人出来,一直等到现在,终于见到了大人!求大人收下庶民们吧!”     思维清晰,条理清楚,言简意赅,一个好文书!     “好吧,本官就收下你们!”     “叩谢行校尉大人!”众人欢天喜地,急忙跪地叩拜。     “张庆达,你就留在本官得身旁,做本官的记事!”     记事就是秘书(秘书长就是主薄或长史)!帮我行文,所欲言而未能言,免得出洋相!     从天眼受伤翅膀上带回来的箭矢(上面的文字为隶书)受到启发,练了两年的隶书,阅读和书写隶书已不成问题,但行文就没有把握了!先暗地里跟着这个张庆达学习、学习。     不能随便拜师!一来显得你没有学问,传出去会被士人瞧不起(某某人的学生);二来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末将叩谢大人!”这时代的男人大多从过军,知道军队的规矩和礼仪。     “无云(张成),你带其他人去找韩大人,请韩大人安排一下。”     “末将遵令!”     进帐前,我把天眼放飞了,让它自己出城寻找食物,一天吃两只母鸡太浪费了,普通百姓一年吃不上一只鸡!     军帐。     军营里最宽敞的木屋,粗大的木柱,能容纳一百多人,大厅两侧铺有长条毡毯,毡毯上整齐摆着一排排木案,墙上固定有一排排木钩(挂盔甲和兵器之用)。     韩段和张成帮忙脱下护龙甲,张成把它挂上。     身体灵活多了!     上首木案上有一个木匣,内有十只令牌;一张牛皮绘制的桂阳郡地图,东南西北、山川、河流和城池还算清晰,但没标比例尺,许多地名似乎很熟。     韩丰带许浩从韩琦那里取回笔墨和一捆空白的竹简,我吩咐张奉书写黄忠等人的升迁文书。     拜王俭为假屯长,韩段(留在身边,打完仗后让他回府)、张思卿和张成为队率,龚豪、桂平、牛威、许浩和刘双为什长。     这十个人是我在军营里最亲近和最信任的人!     “无风,你要带领大家加紧训练配合!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你先带大伙去找韩大人领兵器和盔甲!”     “末将遵令!”一行人高高兴兴地去了,宽敞的大帐内只剩我和张奉,突然显得有些冷清。     讲了半天话,嗓子都有些沙哑了,也没人给我倒杯水?这帮小伙子,还有韩段,都不知道伺候人?还是林芝、小萍丫头好!     正有些落寂,张奉双手递上一杯茶。     “庆达会画图吗?”     我想把这张桂阳郡地图绘在布上,随身携带。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