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属,末将给大人磕头!”周明激动不已,起身跪地叩拜。
“末将给大人磕头!”黄忠、陈诚也跪地磕头。
我急忙上前搀扶。
“这是本官份内的事,各位大人回军营后,在军营内多设募军台,好生接待,征募强壮士卒,六千人就够了,分类造册!把名册用布抄录一份送给本官!打开武库,发放军械!命令军士把滚木、雷石、火油和箭矢等搬上城头,不得有误!”
“末将遵令!”三人拱手领命。
刘表和叔父频频点头!
“长史史大人,你多派差役,等会后和各位老爷一起回去取钱物,清点入郡府,由太守大人统一调配!同时把各位父老捐的钱物张贴四处,让百姓和灾民都知道各位父老的恩德!继续鼓励城中父老捐钱、捐物!”
钱物放在自己身边稳当一些,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那时代就有不少富豪捐了钱,最后不兑现,你能把他怎么样)!
“是,大人!”
众人频频点头!
“长史史大人,记录本官的第一道军命:城中百姓和灾民,蚁贼即将围攻郴县城,蚁贼扬言城破将屠城,鸡犬不留!为城中百姓和灾民安危,本官命令:即时起关闭四门,严禁出入!城中酉时-犯时(晚七-早七)宵禁!百姓和灾民不得在城中走动!不得随意靠近水井!违令者斩!”
两位录事掾史迅速的写着。
“是,大人!”长史史公拱手应道,毕恭毕敬。
“吕县令,你派人手出城告诫城外灾民,城中已人满为患,蚁贼马上就到,劝他们到北门或南门外领取粮食,给路过的灾民发放三天粮食,劝导他们感往南平和临武避乱,不得有误!”
“是!大人!”县令鲍邰拱手应道。
“本官第二道军令:城中大户人家宅前架起一口鼎,每日早晚煮一鼎稀粥赈济灾民!违令者抄没家中财物!”
众人拾柴火焰高!
“本官第三道军令:城中商铺开门营业,城中百姓和灾民每次只准购买一日粮食,商户不得囤积粮食,违令者斩!”
越买不到粮食,人越心慌,越想囤积!
“本官第四道军令:城中每户人家,十五-五十六岁男子,二抽一;大户人家派五个家丁;灾民中十五-五十六岁男子,城中的猎手、铁匠带上武器、工具于今日未时前(下午三时),到军营集合!希望城中的侠义之士和郎中帮助!从军者每月六百钱军饷(双饷)、两餐饱饭,违令不到者重罪!”
“史大人、吕大人、鲍大人,你们和衙役们赶快去办这几件大事!”
“是,大人!”
“周都尉,军中有多少战马?”
“末将回禀大人,共有七十五匹!”
“好!马上派出五十名斥侯,五人一组,向城四周散开,重点侦察城北和城东,半个时辰一报!快派人去办,不得有误!”
“末将遵令!”
“黄军司马,你马上派人把现有将士的名册、级别和俸禄,用布抄录一份,派人送给本官;通知队率以上将领未时在军帐开会;不得有误!”
“末将遵令!”
一个领导要了解下属!我要看看有没有“认识”的人?
“不知各位父老还有何补充?”
“刘大人想得周全,庶民们愿听大人将令!”
“太守大人,不知还有何命令?”
时刻不忘尊重领导!不要当上了代理校尉,就开始翘尾巴了!
“刘大人,本官已委托大人全权指挥,包括本太守也听大人的军令行事。”
“那好,太守大人就坐镇太守府。”
“末将遵令!”刘表拱手说道。
刘表、史公、周明、黄忠、鲍邰、陈诚和城中父老送我们到衙门口,我和叔父回家去,准备出征。
大家拱手告辞。
“叔父大人,小侄的布置有何不妥?”
“贤侄想得周到!贤侄以前打过仗?”叔父笑着问道。
“回叔父大人,小侄只是看过几本兵书战策,知道一些御人之术而已。”
“哈哈……贤侄刚才就像一位将军!”
“多谢叔父大人夸奖!”
随笔:
起点中文网已和本人签约,在此叩谢!
责任更加重大,不敢懈怠(早晨四点钟又坐到了电脑前)!
希望继续得到各位读者朋友的鼓励和支持!
大家看到现在,发现本人还是啰啰嗦嗦的,怎么还不出现**?这本书像茶水,平平淡淡,在太阳下看着、看着就能睡着,睡醒了还能接着看!
江山不是天下掉下来的,也不是耍嘴皮子就能得到的!主人公从起点开始,逐渐成长,南征北战,走遍了大汉的万水千山,和蚁贼、叛逆、羌人、鲜卑、匈奴和乌桓人作战,为大汉而战,为大汉而亡!竭精殚力,身边的下人和朋友一个个战死在他的身旁,主人公每次都嚎啕大哭……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