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852灭汉(6)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司马懿等人回到营寨不多时,便有斥候来报,说是有两拨人马分别从当阳夺路而去,斥候疑是看见了吴国的皇帝孙策以及大将周泰,另外一路斥候则说看见了诸葛亮。     两路斥候汇总到司马懿这里时,司马懿也只是一笑了之,并不多言,并列下令所有人不准在追击,撤去当阳一带所有防护,准备明日拔营起寨,向江陵进发。同时,司马懿派人去通知张郃,让他从夷陵出兵,朔江而上,攻打秭归、巫县、鱼复三地,并且以他所部军马驻守在益州巴郡的鱼复县,伺机而动。     另外,司马懿分派帐下一个中郎将带兵五千去驻守夷道,控制长江两岸。     这边命令下达之后,华夏军便纷纷做好准备,只等平明拔营起寨。     江陵城里,诸葛瑾大胜了一场,就连傅彤等人也都毫发无损,不禁对这五千副藤甲尤为依赖。     时至半夜,守城军士忽然看见一小拨人靠近城池,问明之后,方知是诸葛亮带着沙摩柯回来了,守城将士立刻开门放入,并且派人去通知诸葛瑾。     诸葛瑾听闻诸葛亮回来了,喜出望外,便亲自去迎接,一番寒暄之后,这才迎入房中。     “兄长,这些日子吴军动向如何?”诸葛亮一进入大厅,不问别的,专门问吴军的动向。     诸葛瑾于是便将一个昼夜的激战告诉了诸葛亮,并且将周瑜后营起火的事情也一并说给了诸葛亮听。     诸葛亮听后,狐疑道:“奇怪,我并未在城外留有军马,周瑜后营如何起火?”     诸葛瑾道:“我也纳闷,只是不知道是何处兵马所为,我还知道是你秘密留下了一手,让人在外面配合。”     诸葛亮想了想,笑道:“司马懿大军驻扎在当阳,分兵三路成为品字形,意在钳制吴军,我想,周瑜后营起火,必然是司马懿所为。兄长,听闻司马朗在此间,怎么不见?”     “哦,我这就去派人叫他过来。孔明,你与华夏国皇帝洽谈如何?”     “确实是一位明主,而且见识非凡,非我能比拟。”     诸葛瑾听完诸葛亮的话,便已经明白了,道:“这样做,只是觉得有点愧对陛下……”     “兄长,陛下防备自己的结义兄弟都像防贼一样,对于我们又怎么能够放心?五年来,关羽、张飞都被丢在荆南,虽然有大将军、大司马之名,却没有大将军、大司马之实,我想兄长在荆南也是亲眼目睹,关、张二人待陛下又是如何?”     诸葛瑾摇了摇头,说道:“一切都是为了我们诸葛氏,希望这一次你真的没有看错,华夏国能成为你的用武之地。”     “兄长放心。”     两人商议完毕,便让人去请司马朗。诸葛亮知道,司马朗是司马懿的长兄,又是外交部的尚书,在华夏国也算有分量的人,便准备通过他,来实现自己的大计划。     不久,司马朗便来到了前厅,看到诸葛瑾、诸葛亮二人,虽然他没有见过诸葛亮,但是见相貌和诸葛瑾相差无几,也能推测出来,当即抱拳道:“见过二位诸葛大人。”     诸葛亮笑道:“司马大人好眼力,既然已经知道我是谁了,那么我就不再自我介绍了,请坐。”     司马朗坐下之后,问道:“诸葛丞相不是在襄阳吗?”     “此一时,彼一时。司马大人,咱们就不再客套了,直接开门见山,我有一计,可助华夏国夺得除却江夏以外的荆州,不知道司马大人可否愿意听?”     “当然。不过,我想诸葛丞相这个计谋也必然会有什么条件吧?”司马朗也不笨。     诸葛亮笑道:“当然,我帮华夏国夺取江陵和荆南四郡之后,便会归附华夏国,华夏国也应该秉公处理,为我论功行赏。”     “这个是自然,华夏国向来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赏罚分明,绝不徇私。”     “这个我就放心了。”诸葛亮于是将自己酝酿已久的计划给说了出来。     司马朗听后,不禁一阵狂喜,道:“如若果真如此,真是荆州百姓幸甚。”     “嗯,你此刻就出城,连夜奔驰到当阳,你的弟弟司马懿将大军驻扎在那里,你且将计策说给他听,让他明日只管来取江陵即可。”诸葛亮道。     “好,我这就出城。”     当夜,司马朗快马加鞭,在傅彤的护送下,离开了江陵城。而与此同时,诸葛亮趁着吴军败绩,让沙摩柯带人出城,返回武陵,而自己则让兄长诸葛瑾带城中半数兵马秘密出城,在南门外立下营寨。     吴军虽败,斥候犹在,汉军的行动自然被斥候看在眼里。于是,斥候急忙将江陵城中的异常举动报知了周瑜。     周瑜听到之后,与众将计议道:“诸葛瑾亲自带兵出城,在南门立下营寨,那么城中必然有人守备,听说刘备已经宣布诸葛亮为国贼,只因华夏军在当阳防守严密,未曾放过汉军一名斥候,所以江陵城中无人得知。此必是诸葛亮回到了江陵城,夜晚那拨人也必然是诸葛亮等人。看来,他是想与城外营寨互为犄角,以免我军再次受到我军攻击。这诸葛亮到底是比他兄长诸葛瑾聪明一些,知道困守并非上策的道理。”     “大都督,那我们该如何应对?”蒋钦问道。     “无妨,先停一天再说,今天士兵都尽皆疲惫,不可再行攻击,这个时候,陛下也该……”     “陛下驾到!”就在这时,帐外忽然传来一声大喊,孙策当先走了进来,身后跟着周泰。     帐内周瑜等人一起拜道:“臣等叩见陛下!”     “免礼。”孙策回来,大步流星地走上大座上,问道:“江陵城形势如何?”     “臣今日佯攻一个昼夜,却不料城中有人杀出,穿一身藤甲,尽皆刀枪不入,我军无法抵挡,损兵万余人,无奈之下,只好退兵。又诸葛亮使奸计,与城中士兵里应外合,险些烧掉我军粮草,幸好扑救及时,不至于犯下大错。”周瑜很简单的说明了今天一天的事情,向孙策汇报道。     孙策也是风尘仆仆的,听到周瑜的话后,并没有责怪,只是叹了一口气,说道:“看来汉军实力犹在啊。”     “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应该是先让士兵休息一日,待后日起大军,以十数万兵力同时强攻江陵,江陵城墙今天被我军用投石车砸的也差不多了,如果强攻的话,或许能在三天之内拿下江陵。”     孙策点了点头,说道:“江陵,是汉国最难啃的骨头,只可惜我们当时估计不足,以至于才有此败。公瑾,你就按你的思路去做吧,不必禀告于我,我说过,指挥大军,全权由你负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