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装傻出丑,方能让皇帝高兴,和珅就这样做了,果然乾隆龙颜大悦;宋理宗是个胆xiǎo如鼠的糊涂蛋,一听说méng古骑兵南下,就吓得魂不附体、周身哆嗦,贾似道就领兵出征,偷偷和méng古兵订合约称臣,又许愿进贡银绢,待méng古兵一退,贾似道就回朝撒弥天大谎,说自己英勇无敌,打败了méng古兵,把他们全赶跑了,哄得个宋理宗龙颜大悦,马上就给他升官晋爵。
当然这是对拍马的一般xìng叙述,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说得比较玄奥,一般人看了,多半感觉“原来如此”,但过后又觉得实在难学,望而生畏,无从下手。实际上真正说开了,此事并不难学,或者说十分简单,人人能学,个个能会,而余正清不过是其中典型代表罢了。
首先要知道拍马屁的定义:以语言、表情及动作取悦于别人的行为,就是拍马屁。这个定义相当严谨,没有任何纰漏。语言、动作、表情,就是这三项,绝对不包括送礼,送礼便是行贿,和拍马屁的xìng质大不一样,也不包括以男nv关系取悦别人,这种行为是xìng贿赂,和拍马屁也大大不同。这样一定义,便可以看出拍马屁的好学易懂了。实际上也正是因为余正清没有给周正江送过礼,周正江才更为看重他,因为周省长觉得,这样的人放出去才不容易出事,不会给他抹黑,如此才会这般拼着跟杨耀民拍桌子也要力荐余正清。
拍马屁比送礼好,但要注意的有三项。首先,拍马屁不用huā费一分钱,就是说不需要物质上的投入,这是人人都可以学的基础。送礼行贿,大把大把地向外掏银子,倒是好学,可大家不一定口袋里就有银子可掏,就是会也无法做。拍马屁就不同了,说几句好听的话,配上适当的表情,再加上点头哈腰等动作,如此而已,谁不会干,谁不会做,人人都可以不学就会。
第二,揣mō别人的心理,实际上并不玄,因为普通人要巴结的人,大不了是些官场上的普通官儿,或者是有点臭钱自己办公司自称是总裁等头衔的人,这些人或许地位不低,银子不少,天天可以吃山珍海味,但在jīng神上的需求,想来其口味也就是粗茶淡饭,太细腻的饭食他们是品不出味道的。享受拍马屁,是一种jīng神享受,马屁是jīng神食粮。皇帝老儿,如唐玄宗、乾隆这个档次的,既是才子又是英雄,他们对马屁的要求自然很高,就像美食家一样可以品出各种马屁之间的微妙差别,拍的轻重稍有不同,认xùe稍有不准,他们便可以感觉出来。但一般的官员、普通的jiān商,他们哪有这个水平,他们只需要你点头哈腰,表示对他们优越感的认同,这就可以了。换句话说,他们要的是别人争相奉承巴结、含笑问好的那种气派、那种威势,能达到这一点,就心满意足了。在jīng神享受上,这些人刚达到温饱型水平,正向xiǎo康型过渡,对马屁的鉴赏力还十分的差劲,huā工夫揣mō他们的心思,然后认准xùe位,xiǎo心翼翼开拍,那是俏媚眼做给瞎子看,太làng费了,对这些人来说,也太奢侈了,他们的确还消受不起。因此,拍这些人的马屁,只要简简单单地让他们能感觉到你讨好他,这就行了。
第三,拍马屁用语言,自己的口说自己的话,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自己的脸做自己的表情,想做什么表情都行,不huā钱,不求人,不违法,不犯罪,简单易行,还很有效益。不用本钱就见效益,按道理大家都应该趋之若鹜,大拍特拍,现实中很多人都后悔自己年轻时没拍,一直落得今天后悔,看来爱拍、善拍的人不是很多,究其原因倒很简单,就是很多人认为拍马屁很丢人,或者说,不拍马屁的人自己认为这很丢人。
大家都喜欢别人拍自己的马屁,自己拍别人,却总是扭扭捏捏,不好意思,多么错误的意识啊!严重的心理障碍。特别是自认为有点xiǎo本事的人,其心障更加严重,本事虽有,心障不除是难以发达的,至少发达得比较慢。换个角度便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比如一个总裁,要鼓励员工的积极xìng,以便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效益,他可以通过表扬、发红包、联络感情等等方式来取悦员工,这算不算巴结拍马?反过来,员工要升迁快、待遇好,拍拍总裁的马屁又有什么不可。但老观念认为上级讨好下级是平易近人,是与群众打成一片,是善于联系群众,是高尚可贵、应该提倡的行为;而下级讨好上级,就是巴结奉承、拍马溜须,是丢人的、可耻的、应受谴责的行为。不合时宜的观念,阻碍了多少英才俊彦的进步,使多少人才不能脱颖而出。
所以,余正清一直坚定不移的认为:享受拍马屁既是一种jīng神享受,那么,马屁就是和物质财富一样重要的jīng神财富,就应该大量生产,满足各阶层不同喜好者的需求。而克服心理障碍,也很简单,就是破除旧观念,树立新思想,不以讨好人为耻,而要以善拍马屁为荣,形成学习、钻研、实践拍马屁的风气。
周正江的爱好是什么?书法和围棋。在周省长看来,书法和围棋是最能陶冶人xìng情的,而且他坚持认为,字如其人,棋如其人。周省长的字写得甚好,在江东班子里,恐怕首屈一指,唯一能跟他相提并论的只有萧宸,但周省长看过萧宸的墨宝,认为“飘逸清正,略失圆融”。但余正清的字则十分符合周省长的审美——其实那不稀奇,余正清练字,是拿着周省长的墨宝临摹的。
周省长的棋艺其实颇为普通,只是他是省长,跟人下棋时大家都让着他,以至于经常被他杀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哪知道这让周省长反而不悦,认为这些人水平太差,没有跟他博弈的资格。唯有余正清,让他只有七成胜率,而且每一次都胜得惊险,胜了之后更觉酣畅淋漓。他哪知道余正清为了表现出这样的“实力”费了多少脑细胞!不能全输,赢要赢得侥幸,输要输得真实,那个难度岂是寻常人所能体会!
“前次书记碰头会上,我跟正江同志和萧宸同志以及耀民同志谈到过这个问题,正江同志认为余正清同志作风严肃,立身正直,工作上也十分细致,能够胜任彭城市委副书记的职务主管彭城党务工作,耀民同志认为彭城市委副书记职务太过重要,余正清同志尚且缺乏作为地区主要领导的经验,特别是对于重中之重的党务工作,他认为应该谨慎。萧宸同志后来提出,既然问题复杂,不如把这个问题jiāo道常委会来讨论,我也认可这个想法,所以我们今天就是讨论这件事。”李元焯书记轻咳一声说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