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章jiāo锋常委会
争不争,其实不是问题,在华夏体制内,谦让理论上来说是美德,但在实际cào作中你要是把它当真的话,那就纯属智障了。
争是肯定要争的,关键是怎么争。省委秘书长的话,绝大多数情况下代表了省委书记的意思,韩平秘书长既然这么“看好”郭林盛,想必肯定是得到过李书记的授意——或者至少是暗示。那么这个时候再要发言表示异议,就比较有压力了。
但杨耀民说话了,他略微翻了翻面前的笔记本,面sè平静地说道:“郑明军同志今年已经五十八岁,年底就是五十九,在副省长位置上的年纪已经快到了,前次中组部派来考察的同志曾经要求我们组织部提供一些意见,组织部一共推荐了三位同志,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郭林盛同志。组织部之所以这样推荐,是有原因的。郑明军同志在省政fǔ内部排名第四位,在正江同志、可为同志和董建同志之后,分工就是分管农业农村经济、水利、人口和计划生育、粮食、海洋、林业、扶贫方面工作,而其中首当其中的就是农业农村。与此同时,郭林盛同志虽然年轻,但已经全面负责农业厅(实际名称为农业委员会,厅长实为主任)工作数年,对农业农村工作比较熟悉,也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所以我们向中组部进行了推荐,而上个月23号,中组部已经回函,通知我们已经将郭林盛同志纳入副省长储备干部进行考察……另外,同志们,关于这最后一条,中组部原则上是要求我们保密的。”
杨耀民这番话顿时打了大家一个措手不及。周正江心里一下子就明白过来,萧系方面这是宁可丢一个副省长,也要把发改委抓在手里。只是他略微有些奇怪,丢一个副省长不要,只拿个发改委,是不是有点亏了?
但在他旁边的李元焯书记却是心里感慨,萧宸能在三十出头就跟他们坐在一起博弈,靠的果然不仅仅是萧老的深仁厚泽,他自己的综合能力之强,也是十分罕见的了。
李元焯知道,正像周正江疑huò的,萧宸拿一个副省长换发改委主任,看起来的确是亏了,属于赔本买卖,因为郑明军本身是萧系的人,当初王昆和游靖在江东,还有很多时候都得力于他的支持。如今郑明军年龄要到站,萧宸却把这顶乌纱帽丢出来,换了一顶xiǎo帽,看起来自然殊为不智,可李元焯却一下子就明白了萧宸释放的信息。
萧宸的意思是,你李书记要提拔徽派干部,可以,郭林盛这个人还是有一定能力的,而且有年龄上的优势,我同意提拔。但是咱们可以打个商量,换个位置。
然后,萧宸准确的抓住了李书记的意图——实际上李书记要提拔人,主要在于把对方的级别拉上来,为什么呢?因为年轻干部只要级别上来,一旦某些位置出缺,跟人一对比,他有年龄优势,很容易上位。而且李书记本人作为书记,当一个他想提拔的干部各种硬xìng指标达到要求之后,安排位置是不难的,要说麻烦,还就是硬xìng指标上面。毕竟,像萧宸这么顺风顺水而且能正好搭到一些关键“末班车”的人,那是相当少的,比如萧宸当初要是迟一年参加工作,中央党校中青班他就上不了,因为那是最后一届可以让副处级干部进班培训的中青班,从那以后的中青班就是省部级摇篮了,这个就叫运气。
李书记的心思被萧宸一眼看穿,所以他才会让出一个一两年后的副省长缺,来换一个近在眼前的发改委副主任。这笔买卖对于李书记来说,是有赚不赔的——那副省长现在是萧系地干部不去说,发改委方面虽然原先是三不帮,但实际上是之前向阳书记的人,向阳书记现在是副总理身份,梁必齐作为他在江东时期的干将之一,当然也不必急于投靠新老板,所以就在三方之间游摆着,直到现在年纪到站。因此萧宸的这个办法,倒显得有些“舍己为人”,李书记自然不会拒绝。
但李元焯心里清楚,萧宸也未必就真亏了。首先,萧宸深知一件事,作为徽派出身的干部,他李书记肯定是要紧跟中央脚步狠抓三农问题的,而要把这件事做出成效,手下最听指挥的人只有一个农业厅长是不够的,最好分管副省长也对李书记的意思言听计从才方便。所以届时郑明军到站之后,李书记肯定要出手,而且决心一定很大。于是,萧宸干脆提前了一步,主动表示这个位置他不争了,让给李书记,条件很显然就是现在的发改委主任这个位置。
“既然中组部有这样一个考虑,我认为我们还是应该站在更高的位置来看待问题,郭林盛同志还是先在农业委员会继续锻炼,看明年中组部的决定吧。”李元焯书记很快想明白其中关键,对杨耀民的意见表示了赞同。
“那么,耀民同志,组织部对发改委主任的人选,有什么看法?”李元焯书记这时候想起组织部的看法来了。
周正江知道情况开始变得不妙,但书记让组织部说说对人事问题的看法,即便他这个省长,也没有理由chā嘴,只能在一边沉着脸听下去。
杨耀民打开xiǎo笔记本,不慌不忙道:“刚才几位同志对发改委主任梁必齐同志即将退居二线后发改委主任职务空缺表达了各自的看法,虽然看法不尽相同,但也都是为了全省发展改革工作能够在一把手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保持稳定,组织部对此表示感谢。至于组织部方面,我们首先按照惯例,征求了梁必齐同志本人对于目前全省经济工作以及对目前发改委内部诸位主要负责人的看法……”
杨耀民这话有点暗讽的意思,按说他这样级别的大员应该不至于城府不够,但他个xìng如此,你要是恶心了他,他不回刺你几句,是不会舒服的。而且他这话还有点打脸:你们关心是关心,纯粹瞎琢磨,一点程序都不懂,看见没,咱这才是专业人士。
不过他的话虽然有点刺耳,但能坐在这里的十几号人说到城府,其实谁也不比谁差多少,耳朵里都有过滤器,这些不好听地话早就直接过掉了。在这不断内斗的官场中,要是没有这个本事,恐怕早被气死了。
其实说起来,良xìng的内斗一般是公开的,其结果是产生派别,派别之间在公开场合叫板。恶xìng的内斗也可能产生派别,也可能产生不了派别。由于良xìng的内斗因为是公开进行,斗的气焰虽然很烈,但比较好提防,可以正面应对。而恶xìng的内斗因为是在暗处使劲,表面上看不出什么,甚至表面上风平làng静,一派祥和景象,但sī下里暗làng涌动,各种yīn损的招数
-->>(第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