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五代末年风云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一章 洛阳㈡第(1/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师阳就近在眼前,韩奕勒马站在高阜。kenwen.com注视着纹座让。     韩奕对洛阳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     这座古都曾经是他亲手从辽人手中夺回的,那是他第一次指挥数万人马,也是第一次感受数万人强攻一座大城的豪迈。这种成功的经历让他一直很是得意,仿佛自己可以与无数古之英雄豪杰并列了。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是一个男人最引以为傲的地方?     这里。也是他踏入权力门槛的注脚点。但这座古都内外的一切,无论是大唐王朝留下来的残破宫殿,还是自朱温以来陆续修建的琼楼玉、宇,或是古老城墙上一块颜色斑驳的残砖,以及洛水静静流徜的流水,还有那白马寺的宏伟钟声。都让韩奕能轻易地触摸到一段古老或仍新鲜的历史。     远远的。他就瞧见西城城墙距地面一丈以上,有长达百步的城墙豁出了一张大口子,十分难看。     这是韩奕当年围攻洛阳时留下的痕迹,无论是本朝首任西京留守李从敏,还是现任西京留守王守恩,无人愿意稍费点心思去修缘一下,任凭洛阳在寂寞中破败下去。     站在城下,韩奕仰望原本巍峨的城楼,浑然不知自己也成了洛阳历史的一部分。与四平之地东京汴粱相比,洛阳更有帝王之都的气质,因为它不仅背靠黄河,还有伊洛之水,更有四山环卫。韩奕突然觉得这座有帝王气象的城池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它的地位与外表同样太过寒酸,就好比一今天生贵胄之人。突然成了无人问津的穷光蛋。     城关下,一支全身缟素的送葬队伍,正赶着牛车往城外行去。     死者亲属们,还在怀念死者生前的点点滴滴旧事,哭哭啼啼地跟在牛车与棺木后面。一干关吏执着锁链棍棒,在城门下将牛车拦了下来     “为何不让我们出城?”送葬者喝问道。     “交了城捐。便可出城!三十文钱。不多!”关吏们高声鄙夷道,“这是留守大人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违抗。     “这是哪门子王法?连送葬牛车都要输钱”     质疑者话间未落,关吏手中的长鞭甩了过去,直接将那人掀翻在地,在那人脸上留下一道血痕。余人敢怒不敢言。     “军爷,奴家中贫困。没有钱财,阿翁新丧,先入土为安才是。求军爷慈悲,让奴家将家父安葬,待他日再补上税钱。”送葬队伍中一位年轻妇人跪地哀求道。膝边另有一对小儿女。     “那就对不住了,留守大人有令。凡是不肯交钱的,从哪来回哪去。”关吏们有恃无恐说道,他们拒绝让送葬队伍出城。甚至有些幸灾乐祸。     因为活人不出城不要紧,可人一旦老死病死,总要入土为安,总不能因为那三十文钱,将尸首停在城中。不仅不吉利,也有违人情孝道。     这妇人虽然穷,拿不出关吏们索要的三十文钱,但送葬的亲戚四邻倒是不少,众人听着气愤,纷纷上前理论。     关吏们手执木棒,拦在城门口,与涌上来的人群相互推搡,双方一时在城门口对峙,叫骂声此起彼伏。     “这个世道还有没有我们小民的活路了!种地要交税,经商要交税,这都是应当的,可是这丧车出城也要交钱,恐怕是咱洛阳的首创!”     “这算甚么?自从王扒皮来了,就连茅房扒粪的和做乞丐的,都要交税!”围观的人群中,有人骂道。     “这也不算甚么,我见过贪财的。却没见过这样不要脸的。上个月,东城的刘财主家儿子娶妻,王扒皮带着一帮人。不清自到。说是来贺喜,主人家要是不出银数铤,他就不走,他好歹也位及将相。如同无赖。听说城中十余起失财的大案,据说也跟王家人有关”     “低声,祸从口出,小心人家抓你进大牢,你就是不死在大牢中,你家人还得花一大笔钱将你赎了来不是?不值得!”有人劝道。     人群在狭窄的城门口,越聚越多,纷纷议论着王守恩王扒皮的“善政”早有几个顽童爬上了树梢,向着英吏们扔石头。     关吏们被激怒了,他们纷纷抽出利刃,举刀便要砍去。送葬的人、出城的人、围观的人、起哄的人、义愤填膺的人和趁机捣乱的人,心想不好,纷纷往后退缩。城门下一时人仰马翻,混乱中,有人被踩翻在地,有人丢了鞋子,只有那头老牛在哗哮叫着。     “大胆,还不让开城门!”城门下一声暴喝。关吏们正要惩办一下胆敢冒犯他们的洛阳百姓。忽然觉得自己飞了起来。     八个凶悍的关吏在市人注视下,当真是飞了起来,当他们从半空中跌下,摔得鼻青脸肿,正要破口大骂时,却发现身后站着百数十人的精壮军队,正是要入城的义勇军。     蔡小妾骑在健壮的战马上,扬起马鞭,狠狠地往关吏们身上猛抽,围观的洛阳人暗暗叫好。     “我等将士为国讨逆,革马裹尸。此番出征凯旋归来。尔等小吏竟敢拦住城门,其心可诛。速速让出通路。否则定斩不六:”蔡小五喝道。     关吏们一向欺软怕硬的,在军士面前,哪敢言语,屁滚尿流地让开通道。     蔡小五瞅了一眼送葬的队伍和载着棺材的牛车。道:“还不出城去?你们这牛车杵在这里,难道要我们将军亲自赶车吗?”     送葬人群恍然,连忙赶着牛车出城,见城外一位年轻将军正立在路边,行着注目礼。     “多谢将军!”那披麻带孝的妇人拜谢道。     “不必谢我,死者为大,先入土为安紧要韩奕点点头。     韩奕掉转马头,从城门下缓缓通过。洛阳人注视着他行来,此时城门口已经是人山人海,人们拥挤在韩奕的面前,早有洛阳人认出了他是何方神圣。     “听说韩将军这次立下大功,难道这是要回郑州吗?。有人问道“将军不如留下来,做我们洛阳的留守!”     “是啊,若是将军愿做我们洛阳的父母,我等无不欢心鼓舞有人跟着起哄道。     韩奕感到愕然,他不过是洛阳的一位过客,也并未给洛阳人太多的恩惠,但洛阳人仍然没有忘记他。或许是因为王守恩的存在,洛阳人更加怀念韩奕的好。     他冲着洛阳市人抱拳道:“韩某随郭公出征讨逆归来,只走路过洛阳贵地。至于诸个所言之事,韩某爱莫能助”。     洛阳人虽然失望,但也知这种事情。不是他们说了算,纷纷让开路,跟在韩奕大队人马的身后,一直将他送到了馆驿。     蔡不五跳下马命令军士们牵走马匹,安排住宿。     “今天小弟大开眼界,这种奇事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