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章 熙熙攘攘(4)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周瑜亦冷笑连连,“朱灵配合默契,省却我方许多功夫。”     是日,孙策下令黄盖挥军西进,江夏太守和洽、江夏守将王威、苏飞稍作抵抗便即后撤,孙策终究如愿以偿全取江夏,打开了襄阳门户。     襄阳一片慌乱,朱灵、孙策似有默契,短短数日内形势急转直下。城内谣言满天飞,富户、大族纷纷迁出避难。城外军心动摇,逃兵日渐增多,乃至江陵也传来军心不稳的消息。仅仅是朱灵夺下三座城池,就造成如此影响,谁人都始料不及。     “该死!该死!”刘表的咆哮声一次次回荡在大厅内,震耳欲聋。襄阳各位谋士面色苦,却谁也想不出破解之道。朱灵俨然成为压在荆州头顶的巨石,动一动,颤三份。可他以前不过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小校,只因投靠了高勇才有今日之威。念及此处,不少人心中升起悔恨,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边地苦寒却有前途。     “州牧息怒,咒骂无济于事,还是得安抚刘备,免得他率军投靠高勇。文将军的兵马也得驻守襄阳,防备孙策得寸进尺。”闻听此讯后,刘先将江陵兵马交给李严、霍峻指挥,便匆忙赶回。     “唉!”刘表一声长叹,“高勇这是在逼迫,他不想看到荆州一统。袁绍该死、刘备该死、孙策该死!”     “主公,荆南四郡屡受战乱滋扰早已民不聊生,即便袁绍占去也无法成为立足根基,迟早还会回到主公手中。如今还得将目光放在北边,朱灵此举看似对付刘备,实乃试探荆州。如今西城落入其手,只要渡江南下便可切断荆、益联系。”傅巽分析道,“眼下襄阳城内混乱不堪,必须立即整顿,民心齐方能军心稳。况且还得从宛城购入粮草。实不宜撕破面皮。”     “正是,属下赞同傅巽的判断,保证粮草充足才是当务之急。”  “罢了,去办吧。”刘表挥挥手。     离开州牧府,文聘翻身上马小带着一众将校返回军营。穿越城中时,部将慕容烈感慨道:“将军,幕阳一年不如一年了!大街上人流稀少,整座城池死气沉沉,甚至还比不上西城。”     文聘眯着眼环顾四周,轻叹道:“刘州牧也不容易,内外夹攻下能保住襄阳基业,实属不易。”     “可这襄阳破败成这副模样,有钱有势的走了大半,剩下的都是苦哈哈,倒是方便了募兵。”慕容烈暗含讽刺道。     “别抱怨了,归根结底还是高勇搞得鬼,头几年大肆收购粮食、操纵粮价造成饥荒,如今又大军压境威逼利诱。如果没有高勇,世界应该会清静不少。”文聘语气生冷,对高勇他可是恨大于敬,尤其是当年长安一事,成为刻骨铭心的耻辱。“回去后安心练兵,这个仇迟早要报。我听到豫州曹操搞了一套屯田法,效果不错。趁现在时间还来得及,先在襄阳周边试点,然后推广全军。如此,也能为刘州牧分忧。”     事实上,襄阳的民生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粮食、布匹、日常用具的产量受到北方商品倾销极度萎缩,一旦贸易中断,恶果骤显。粮价、布价居高不下,不怪一些小门小户的人家搬走,就算是大户人家也贼一川不今荆南四郡被袁绍占据。令襄阳局势雪卜加表在不情愿,也得拿出家底到宛城换购粮草,否则,只消孙策一个突击,就能将襄阳拿下。而刘表心急之处恰在于此,现在的形势无异于饮鸩止渴。     对襄阳形势,朱灵了若指掌,并每天一份密件上报统帅部。突袭三城,不但打乱了刘备的部署,也让刘表吃了个。哑巴亏。让一众自我感觉良好的南方诸候再度体验到高勇军的可怕,不动则已,动必势不可挡。     “他娘的,好大手笔,三个师打三座城,这要打不下来就真***奇怪了!”曹豹喋喋不休,刘封、刘敏脸色也尽是不甘。怎奈。当初刘备下死命令:稍作抵抗便主动后撤,允许丢城失地,决不允许实力受损。     “义父,封想不通,明明可以与朱灵周旋一番,为何后撤让出好不容易到手的城池?”刘封不知晓原因誓不罢休。     刘备微笑不语,反向田丰示意。田丰呵呵笑道:“让不让有何区别?刘中军,你认为朱灵此举用意何在?难道真的仅仅是为了抢夺城池?非也,他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高勇要对付的不是主公,而是刘表!”     “刘表?”     “不错,就是刘表!为了让荆州保持分裂,这一招一石二鸟妙用无穷。”接着田丰就荆南局势、中原局势、东南局势做了全面阐述,以襄阳为中心勾勒出整个南方轮廓,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牵一而动全身!”潘淡一言中第。     蒋蜿思索道:“既如此,高勇何不大军南下?为何反像势弱的一方处处小心谨慎?”     田丰向蒋碗投去欣赏的目光小“问得好,高勇为何处处谨慎?实乃他的确处于劣势,至少目前是这样。”随后田丰伸出三根手指,“第一,地域辽阔兵力捉襟见肘;第二,北疆压力巨大,不得不置重兵防御;第三,青黄不接,粮草不济!高勇为何频频派船派人下南洋?除物产富饶外,还有交州以南的一年三熟的稻米种植!”     “什么?一年三熟?”辅匡、辛 、辛评等人齐声惊呼!     田丰一声感慨,“若非老友据实相告,丰也无从得知。一年三熟的稻米,高勇果然不凡。”     除了刘备身边核心谋士外,余者无不倒吸凉气。一年三熟意味着什么谁都清楚!     蒋蜿试问:“成功了吗?”     田丰露出一丝苦笑:“尚不得而知,高勇将消息封锁的很严密,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最近两年,大约每年有十万百姓移民南洋,高勇还调动两三万兵马负责清剿岛上蛮夷小扩展脚步极其迅。”     潘淡仰望屋顶,“南洋究竟是何等模样?竟引得高勇如此大动干戈?”众人谁也给不出答案。     “想他作甚,还是经营好新野,为将来某的出路。”刘备保持着和蔼笑容,“军师,下一步该如何走?”     田丰收回思绪,扫视在座众人,“既然朱灵完全按照我方事先预想行事,那么主公也不必客气,新野至多再停留一年,后年将是关键的一年。高勇一旦完成北疆战事,必然会调兵南下,到时谁也阻挡不住。因此,丰的建议是:借天下大事,谋夺襄阳!”     ※     “将军,机炮营部署在哪里?”张飞嘿嘿笑问,很有恬不知耻的风范。     高顺瞥了他一眼,“不要陷阵营了?”     张飞挠挠头,憨厚道:“陷阵营冲锋陷阵的太累,不如机炮营屠起来爽利。”     高顺一脸淡漠,“机炮营任务繁重,除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