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平定玄菟(下)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太容易逆来顺受了……     思索间,巷口传来孙泰的声音:“一队左,二队右,将此处封锁。不准骂人、伤人,违令者军法从事!”各五十军兵小跑进入贫民区,分列左右很快将此处包围。里面的人不明情况,以为要赶走甚至屠杀他们,痛苦、哀求骤起,有些人拿起木棍、石块聚拢在一起打算作最后的挣扎。     此情此景与辽阳所见一般无二,高勇叹息道:“中国人啊,为何非要刀架脖子才想起反抗,才懂得团结?”     孙泰快步走到身前施礼道:“主公召泰有何吩咐?”     高勇示意他起身,说道:“得安置这些穷人,呵呵主事的来了!”远处,荀彧带着四五名随从一路小跑赶来。高勇摆摆手喊道:“荀公不必着急!”     荀彧不管那些,轻轻喘气问道:“主公急招彧所为何事?”     高勇微笑着指点仍处恐惧之中的人说道:“为了安置他们!”     荀彧先是不解,旋即劝阻道:“主公何意?这种穷人北方随处可见,多因贪官酷吏横行所致。自光和三年(公元180年)的大旱起,北方旱涝连年粮价飞涨,导致贫困之人渐多。如今主公将城内穷人安置,必会引起周围城池贫民闻风而来。如若仅安置这些人,府库现存钱粮尚可应付,假使引来更多……不仅郡城难以安定,只怕玄菟也会遭殃啊。”     荀彧此番言论大出高勇预料,本以为他会全力支持。不过细细想来,他的话不无道理。安置这些穷人必会引来周围穷人,如此往复越聚越多如同黑洞般不断吸食……在实力不足的情形下必会使郡府不堪重负而垮台,若由此导致民变……     高勇明白到自己的幼稚,也对刚才的想法有了全新的认识,遂对荀彧道:“荀公之言一针见血点出其中利害,但身为本地父母官却不可见死不救,如此与那王寇又有何区别?勇倒是有个办法可以暂时缓解郡府的压力,只要能够坚持一两月,待控制辽西后即可引来工匠在玄菟建造纸坊、书坊,如此可以大量招收妇孺,解决穷人的问题。至于粮食吗……可以用钱向高句丽、三韩、甚至中原购买。”     荀彧认真考虑起来,原地踱步三圈,最后同意道:“可以试试,只是此前的两月如何熬过?本地粮食要十月才能收割,且大部分为玄菟富户大族所有,其有先皇旨意免除赋税徭役。故此,郡府所收不过十之一二,扣除支付官员俸禄、供养郡兵差役几无剩余。刚才察看府库帐薄,查抄王寇所得钱财尚能支撑至明年,可粮草仅能维持到十月!”     高勇目瞪口呆盯着荀彧,脑袋嗡嗡作响,半晌方才回神骂道:“王寇这个王八蛋,留给老子这么点家底,连剿匪都办不到!得想想办法弄些粮食……”     孙泰看到高勇如此为民着想感动万分,遂建议道:“主公,听郡兵说乌桓贼每年秋收过后都要到玄菟、辽西劫掠,这也是导致本地穷人多的一个原因。郡兵对乌桓贼恨之入骨,如果不是王寇严令禁止出战,他们早就击杀乌桓贼寇了!”     高勇眼扫站列两侧的郡兵自言自语道:“出战?不行,至少准备足够的钱粮兵械;偷袭呢?不行,实力不足以攻守自如时冒然行动后果严重……”摇头否决自己的同时表情逐渐凝重。忽然高勇问荀彧道:“荀公刚才说玄菟粮食大部分掌握在本地富户世族手中?”荀彧点头确认。     高勇转忧为喜道:“好,就这么办!孙泰,与乌桓贼的仇一定要报,不过不是现在。告诉郡兵们好好训练,一两年内可能无法主动进攻乌桓贼寇,但如若他们胆敢前来劫掠那可要狠狠的打!我不是王寇,大丈夫当顶天立地,还是那句话:人生自古谁无死,但有马革裹尸还!”     孙泰惊动道:“弟兄们听到了吗?大丈夫当顶天立地,人生自古谁无死,但有马革裹尸还!追随主公,誓灭乌桓!”一百郡兵先后齐声高喊:“大丈夫顶天立地,人生自古谁无死,但有马革裹尸还!追随主公,誓灭乌桓!”声势震彻寰宇,玄菟郡城为之撼动。     高勇同样感到震动,那是万众一心上下同力的呐喊。高勇又对荀彧道:“留下郡兵的粮食,其余的拿出来熬粥,在这里开设粥棚,人人吃饱是不可能的,只要饿不死就行,熬过这两个月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荀彧问道:“那么不够的粮食怎么办?”     高勇笑道:“荀公派些正直清廉的人到高句丽、三韩等地去私下收购,能买多少买多少,钱府库先垫上,然后勇拿自己的钱补齐,另外的吗就需要本地富户世家出出血,正好借此机会沟通沟通,免得将来出问题。孙泰留下协助荀公办事。”说罢,抬头看看晌午的日头,转身对灵儿笑道:“小妹妹,哥哥请你吃饭!张武带路,到最好的酒店去。”     女子再次惊呆,眼前的少年太守怎么会有如此举动?自己可是娼妓啊!     张武见状催促道:“夫人……夫人,请带上女儿跟随太守,让太守等可不大好。”     女子表情怪异地‘嗯啊’几声,才低声试探道:“官爷,民女还是不去的好,以免辱没太守名声……况且小女子身份卑微……”     高勇听到此话哈哈大笑,回头对女子道:“尊卑是权势的附属,在本人看来世间万物生来平等,飞禽走兽、花鸟虫鱼无不如此,更何况人!名声与治下百姓幸福安康相比,高某只选择后者。小妹妹过来,哥哥带你去吃好吃的东西,快!”     小女孩看懂了高勇清澈的双眸,看到了里面的和蔼,拉起女子的手劝道:“娘,去吧!哥哥不是坏人!”     女子看看女儿,又看看微笑的高勇,眼泪哗的流了出来,自从丈夫死后这是第一次有人叫自己夫人,第一次用如此平等的语气和自己说话,第一次眼神中不夹杂一点轻蔑的成分……     张武哪管那许多,一把抱起小女孩笑问道:“小妹妹想吃什么……”     城内最大最豪华的当属王记酒楼,是本地大户王家开办的,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说来也怪,听一些官吏讲,王家虽与王寇同姓,关系却不是很好。王寇初上任时王家便从中作梗,后王寇借机报复,逼得王家吐出大半家财还搭上几条人命。其后,王家开始逐渐淡出玄菟,将主要精力放在冀州。除老族长外,王家管事的几个儿子都在外经营家业。如果不是祖坟以及王记酒楼均在玄菟,只怕老族长也会离开此地。     长子王谦主理大小事务,其余几子或求学、或置地、或为官,其中又以三子王馥经历最奇,有人说他偶遇仙人指点在山中修炼,有人说他云游四方广结八方英贤……不过有一件事却是奇中之奇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