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勇也被这一箭下的险些蹲坐于地,寻声望去,只见一白衣少年,跨下一匹枣红马,手拿亮银枪,已经突入群贼之中,只看他手中银枪戳、挑、缠、劈犹如龙腾大海,又或九天飞龙!转瞬间,那十几个贼人非死即伤,个个哀号着在地上打滚。看到这个少年如此武艺和胆略,高勇脑海中立刻闪出了四个字:常山赵云!
来不及多想,高勇先将受伤的家丁扶上车,并且与那三个受轻伤的家丁合作迅速的将还在地上痛苦的匪徒捆绑结实。在一切都处理完后,高勇来到这白衣少年面前,双手抱拳,说道:“多谢壮士相救,在下感激不尽。看到壮士如此身手,使在下想起了一个人,不知他与壮士有没有什么关系?”
白衣少年面色一愣,旋即谦虚道:“不知那个人是谁?如果在常山地界,也许在下也能知晓。”
“常山——赵云!”
白衣少年闻听此言面露惊诧之色,显然未料到眼前这人会知道赵云,先是一愣,而后答道:“嗯?在下正是常山赵云。却与阁下素为谋面,不知阁下是由哪里得知?我从未曾出过这常山地界。”
在得到赵云的确认后,高勇心中兴奋和激动一起涌了上来,“没想到这个人真的是赵云!”心里的激动却又不能显露在脸上,只得再次将推出来搪塞,说道:“这个吗,我是听我所说,他曾经提起过常山赵云,并说他忠肝义胆,武艺超群,胆识谋略更非寻常武将可比,如遇明主必将成为将领之楷模!”边说边打量这个真正的常山赵云。这赵云身长六尺(现在他才14岁),姿颜雄伟,洒脱之气弥漫眉间,有着古之良将之风,不愧是众人崇拜的对象。
听到高勇说完,赵云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抱拳道:“多谢令师抬爱,云愧不敢当。”
“吾师所言,句句属实;我今一见,便觉这一次贼人遇的不冤。”高勇客气道。
赵云微微笑到,看着这个和自己差不多一般高的高勇,只见他年纪虽轻却依然英气勃发,双眼异常明亮,浑身散发出一中自己从没有感受过的气息,举手投足间一股霸气隐约显现。心中不免惊诧,说道:“我与兄台今日一见,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也许这就叫缘分吧!”
高勇点头同意道:“确实如此,刚才看到你与劫匪搏斗,我就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仿佛我们注定要相遇一样。”
“既然上天安排我们如此,那我们何不结为兄弟?”赵云看着高勇问道。
高勇一听,心里自然十分的欢喜,暗道:“我正愁怎么与赵云拉上关系,没想到他自己主动要求。看来古人常常因为一句话而为成为肋插双刀肝胆相照的朋友确实不假。”接下来,摆石为案,立草为香,高勇与赵云并跪与前,高勇首先虔诚地说道:“在下姓高名勇,字旭东,幽州玄菟郡人。延熹十年(公元7年)十二月生人,今年十五岁。”同时做出对天发誓的手式朗声道:“高勇对天发誓,愿与赵云结为兄弟,终我一生:有福同享,有难我当。肝胆相照,生死相扶!”
当赵云听到那句‘有福同享,有难我当。肝胆相照,生死相扶’的时候露出了激动神色,显然这些话是最能够打动人心的。于是也学着高勇的样子做出了发誓的手式,高声道:“在下姓赵明云,冀州常山人。建宁元年(公元8年)八月生人,今年十四岁。在此对天发誓,愿与高勇结为兄弟,终我一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肝胆相照,生死相随!”
最后二人对视一眼同声道:“我高勇(赵云),今与赵云(高勇)结为兄弟,生死同命,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按照年龄排:高勇为兄,赵云为弟。
结义之后,赵云就问道:“高大哥,这些匪徒怎么处理?”高勇只顾着高兴了却把地上那些被捆得结结实实十几个匪徒给忘记了。带着赵云,走到了这些匪徒面前,看着他们那残破的衣服问道:“你们哪些人是农民?”十几个人异口同声的说道:“我们都是。”高勇继续问道:“那为什么不好好的在家种地,要出来干这种事情?”其中一个年纪较大的人气愤的说道:“还不是因为官税太重,我们的地都卖给财主了,我们还种什么地?老婆孩子都……”说着留下了眼泪。高勇听着这一切,叹了口气说道:“都是苦命的人!这样吧今天看在你们没有胡乱杀人的份上,我放了你们,以后不要再做这伤天害理的事清了。”说着转身对这家丁说道:“取些钱来,每人一千钱。”
看到高勇如此处理,赵云深受感动,为能够与这样的一个好人结拜而感到高兴。随后由赵云带路直奔真定的赵云家。一路上二人言谈甚欢,都为对方的气度所折服。
大约走了小半个时辰,一行人就进入了一个有着十数间房屋的村子。赵云指点道:“高大哥,看到那个开着门的院子了吗?那就是我的家。”说话间就到了院门前,赵云急奔入内,高兴地喊道:“大哥,小妹,快出来,我给你们介绍我的兄弟。”这时高勇已经跨入院内,这院不大,却也布置得紧凑得体,显出主人的治家之能。赵云从屋内跑着出来,后面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与赵云有几分相似,却比赵云高了许多,方脸,显得英俊有力。他的后面站着一个扎有两个小辫的小女孩,大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院内这个赵云刚刚说过兄弟,嘴角上翘,带着几分顽皮,带着几分可爱。高勇急忙上前,弯腰抱拳行礼,:“见过赵大哥。”
“大哥,你看我没有说错吧,这是我今天结拜的兄弟,姓高名勇,字旭东。高大哥,这是我大哥,赵胜。这是我的小妹妹赵青。”赵云高兴地说道。在赵云互相介绍的同时,赵胜已将高勇打量一边,看到那炯炯有神的双眼和一身勃发英气,心中暗自惊讶:“这是哪里来的少年英俊?”
赵胜双手抱拳,口中说道:“不错,我一看便知,贤弟英气不凡。哈哈,快请进!”
留下家丁在院内整理车货,高勇随兄妹三人进了堂屋。各自落座后,赵云就将两人相遇的经过,当讲道高勇明知不敌也仍然像对方进攻的时候,赵胜赞许的向高勇点头表示敬意。高勇急忙摆手解释道:“这个没有什么,我当时就是想:即便我死了,也要拉几个垫背的。在我的家乡有一句话:宁可战死,也不要做孬种!”
“好一句战死也不做孬种!以前常常听说辽东人彪悍,今日听到这句话,我完全可以感受到那一种要做男子汉的气魄!”赵胜赞扬道。
看看天色已晚,高勇就只好在赵云家里过夜,几个家丁也被分散安置在周围的邻居家里。在饭后闲谈中,高勇这才知道,原来赵家曾
-->>(第3/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