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血战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二五章 林泰防线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绰尔河前线,9纵司令部内,王炳南刚刚接到总指挥部的电报,脸上渐渐的显露出了一丝凝重。     其实,陈光也没有把握,是否是日军洞悉了他的作战计划。而是一种谨慎的态度来告诉王炳南,希望9纵能够将来犯的日军骑兵全都留在绰尔河北岸,景星境内。至于原因很简单,陈光需要一场大胜,打怕南线的日军为军团之后的作战减少后顾之忧。     另外,陈光还是有些私心的,想要通过缴获日军炮兵的炮弹,来缓解炮弹不足的弊端。     长途行军,很多物资都无法大量携带,而大炮的炮弹需要大量的驮马,对于本来驮马就不足的西路兵团,就只能一再的减少炮弹的携带。但是要突破日军的封锁线,有没有炮兵的火力压制,结果可能完全两样。     “3团和4团的情况如何?”     王炳南深知这个团是整个战役的关键,日军往北跑不远,那里有纵队的两个旅等着他们,可要是作为口袋的后路没有断掉。那样的话,鬼子就成了进出自如,如入无人之境了。     “4团已经和日军交上火了,进攻顺利,部队已经控制了河滩高地,对于河北岸的日军也在肃清,整个战斗最多半个小时就能见分晓。保守估计,一个小时之后,就能阻击日军骑兵的后撤。”     参谋长钟山立刻将地图上的几处预先准备好的阵地一一标注,并用醒目的红笔,显示了4团的防御阵地。     仙人洞附近地形复杂,有些地方有地下暗河形成的洞穴,可以藏兵。     日军占领的时候,无法对整个防御区域进行搜索,只是在高地上架设了火力点。根本就想不到,4团的战士会躲在山洞内,突然发起攻击,守卫高地的日军当时就没反应过来,加上防守兵力不多,战斗几乎在一息之间就结束了。要不是山洞内一次不能藏太多兵力,甚至整个日军的渡桥都会被占领。     但是,这个渡口的日军已经无力反抗,面对4团主力及时抵达战场,日军已经在几分钟前开始溃退了。     “3团面对的是一个大队的日军,想要一口气拿下来,需要一点时间。还有就是3团一旦发起进攻,没有炮兵的压制,在野战中很吃亏,即便有一个重机枪营的加强,还是无法在头两拨进攻就拿下阵地。”陈怀平语气颇为担忧,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玻璃瓶底一般的眼镜片,架在鼻梁上可一点都不轻便。     钟山连忙提醒道:“主要是炮弹已经没有多少了。”     纵队炮兵虽然有一些,在近一个月的长途跋涉中,出来大漠之后,几乎是一路打过来的。炮弹的消耗量大的惊人。     虽说补充了一些,但总的来说还是入不敷出。     纵队直属的一个迫击炮营,全营的炮弹加起来不过一百多发,每门炮的炮弹数量不足十发。而日军一门炮的基数就是120发,可见9纵虽然还能表现出强势的攻击能力,但也显出了后继乏力。     “调6门炮过去,批50发炮弹。”     王炳南不敢大意,立刻让纵队文书草拟了一份批条,自己第一个将名字签上。     之后,政委陈怀平也将名字签了上去。     “老陈,别苦着脸。这场仗打完了,部队就要准备渡江。不管是北上渡江,还是另有打算,只要和曾总的主力会合了。来的时候军委首长也说了,东北的抗日部队都是用的苏联的军援,军工厂都能直接生产炮弹,到时候咱们就要担心炮不够用了。”     “你倒是宽心,一点都不着急……”陈怀平有些肉痛的签上名字。     就像是一个老百姓在幻想,秋收之后,一天吃三顿饱饭,一顿吃上两海碗。     王炳南自娱自乐的幻想只不过停留在希望上,陈怀平怎么会不知道炮弹的稀缺。     别说曾一阳有那么多部队要养,即便苏联支援的炮弹生产线,也不足以满足所有野战部队的需求。西北的军工厂,拥有数百台机器,但是每天也只能生产不到300发炮弹,大部分机器都全力生产子弹。     而一门大炮在大战中,一天的消耗量就要差不多这个数字。     东北的情况和华北差不多,部队首先要保证子弹的供应,其次才能考虑到炮弹的生产。     3团的作战有了炮兵的支持,总算是顺利的拿了下来。     缴获也不算丰厚,比不上付出的弹药,鬼子也奇怪的很,以前在华北作战,3团的战士总能在战斗胜利之后,获得大量的补给。可是在东北,鬼子在军事突围失败之后,竟然疯了似的开始毁坏自己的武器,甚至不惜用腰间的手雷去炸。     这种反常现象,也让战士们明白,他们已经不是在华北了。     关东军为了对曾一阳的作战,几乎是无所不用其极。王炳南知道了3团顺利拿下了河滩渡桥之后,又一次在地图上找寻日军可能突破的区域,部下了少量的部队,下午3点,天空被硝烟遮蔽了一般,显得有些阴沉。     但是关系到,两千日军骑兵的最后命运已经开始了。     日军的航空兵的攻击,并没有打消王炳南的决心,空袭之后,总攻纵欲开始了。     两个步兵旅,在火力点的支持下,和日军在旷野中,硬碰硬的对上了。每一步的推进,都是付出很大的伤亡。但9纵的战士心中只有一个决心,就是消灭不远处的日军。     而日军的骑兵部队的战马也损失很大。     很多战马虽说还能站起来,但已经无法驮动骑兵冲锋,在战场上嘶鸣。这一幕激起了日军的凶性,发起了几波有威胁的进攻。甚至失去了战马的骑兵也充当步兵使用,战场上日军一度占据主动进攻,但最后失去了炮兵的支援之后,日军骑兵也慢慢的被消耗殆尽。     战斗到最后,战场上几乎找不到一匹完好的战马,就可见一斑。     陈光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无心指责王炳南,因为他也明白,关东军给9纵队带来的威胁不仅仅是战场上的,还有无时无刻都可能出现在战场的飞机。     日军在侦察和行动上的优势,让王炳南根本就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甚至不惜在战斗开始不久之后,下达了全力消耗日军战马的战术。     先让日军的骑兵变成步兵再说,很显然,王炳南的战术,还是非常有用的。日军骑兵在交战不久之后,几次有威胁的冲锋,都是因为战马消耗太多不得不放弃。     围歼的结果,让陈光有些意外。     西路军团除了缴获300多匹轻伤的战马,却获得了几十万斤的马肉。     夜色渐渐的包裹着大地,战场也渐渐地安静了下来。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