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必须死守的秘密
那个白袍小伙子正是虎子。
“谢大殿下成全,小的莫齿难忘。”他毕恭毕敬的给大皇子萧灿叩了一个响头,这才起身离去。
他的话合情合理。可是,萧灿听着却很是刺耳,手脚变得冰凉,旋即发麻……
“不好。”萧灿突然捂着炫晕的脑袋尖叫起来,脸上没有半点血色。
他身边的侍卫们全傻了眼,不知所措的面面相觑。好好的,这是怎么了?
“滚滚滚,杵在这里做甚”一个胖乎乎的高品阶内侍冲了过来,粗脖子红脸的对他们吼道。
侍卫们吓坏了,呈鸟兽散。呼啦一下,整个祭棚内就只剩下了萧灿和这位内侍两个。
内侍用最快的速度放下了祭棚的帷幄。
“刘泰,帮帮我……”萧灿使劲抱着头,痛苦的尖叫着。两耳轰鸣,天旋地转……又要发作了他陷入了无边的恐惧之中。
前儿才发作过,今天又要发作了。大殿下的病发作的间隔越来越短……刘公公看着他,愁苦的叹了一口气,麻利的解下了自己的束腰,一边往他的嘴里塞去,软声劝慰道:“大殿下,咬着它。不要怕,一下子就过去了……”
“啊”萧灿发出一声尖叫,拼命的推开他。然而,他自己却打了个踉跄,当头向后倒去。
“大殿下”刘公公赶紧用力扶住他。这回是真的发作了。
果然,萧灿浑身僵硬,头眼偏向左侧,倒在他的怀里,口吐白沫,整个身子一顿一顿的抽搐起来……
额头上雨后春笋般的冒出了黄豆大的汗珠,刘公公吃力的半抱半搂着他,急得团团转。
萧灿现在又已经神志不清,全身僵硬的直抽抽,根本就没法坐。他不再是十几年前的那个小屁孩,而是成年的男丁,重的要命。刘公公也老了,力气大不如从前,抱不动了。
可是,而祭棚里就只有一椅一几,还有一个不到两尺长的简易香案……连个躺的地方也没有。
“大殿下,老奴对不住您……委屈您了。”他跺跺脚,把萧灿慢慢放倒在地上,面向上,平躺着。其实,他心里清楚的很,萧灿现在是不醒人事,一个字也听不见。就算他醒来,这段记忆也是缺失的。
萧灿在地上,蜷缩成一团,嘴里塞着他的束腰,抽得列厉害了。而刘公公却甩了一把汗水,直起身子长吁短叹:“抽吧抽吧,抽着抽着就好了。”
他所能做的,就是在发作前,用东西塞住萧灿的嘴巴。
这样可以保护萧灿的舌头。不然,他很有可能稀里糊涂的自个儿咬断自个儿的舌头,危及生命。
这种病很邪乎的。平常,萧灿好好的,和正常人没什么两样。可是,一旦发作起来,他就会口吐白沫,眼斜头歪,倒在地上,全身僵硬的蜷成一团,紧接着,就会牙齿咬得咯吱作响,浑身上下一抽一抽的。不过,抽着抽着,他就会不抽了,浑身软得象团面泥,昏睡过去。等醒来时,他会浑身乏力,抱着头喊头痛,就好象醉酒醒来一样,并且只记得发作之前的先兆,而对发病的具体情形没有半点印象。
萧灿从小就有这毛病。最初犯病的时候,他才不到三岁。当时,他正在太后的寝宫里玩耍。突然,他象杀猪一样的尖叫着,然后就是摔倒在地上,口吐白沫,浑身抽抽……
陪他作游戏的一干宫女、太监吓得目瞪口呆,集体石化了。
太后回过神来,飞扑过来,随手把手里的雪丝绢强行塞进他的嘴里……
第二天,太后殿里传出了闹贼的事。太后丢了一件玉步摇。那是先帝赠给她的定情之物,非常有纪念意义。
太后气得吃不下饭,命令内务府彻查,速速揪出偷玉步摇的毛贼。
内务府的头头们折腾了两天,一连揪出了太后殿的十几个宫女、太监,说,毛贼很狡猾,这十几个人都有嫌疑。
太后勃然大怒。她只要一想到自己最信任的人很有可能就是可耻的毛贼,就没有半点安全感……这些宫女、太监统统被内务府的头头们带走了。太后懿旨: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查出真正的毛贼。
最后,案子破了。毛贼也被查出来了。专门负责给太后梳头的宫女翠玉招供了。她偷了那支玉步摇。
宫里上下一片哗然。提起翠玉的名字,宫里头谁不知道啊翠玉姑姑可是太后跟前最红的人。虽然只是一个宫婢,可是,她平日里的吃穿用度,比那些坐冷板凳的嫔妃强多了。
太后听了内务府的结案汇报后,气得两眼一翻,当场晕倒。
等她醒过来,翠玉已经成了一个历史名词——李皇后向来最孝顺不过了。为了太后的yu体安康,她果断的赐死了翠玉。
至于当时一起被带走的其他宫女、太监,他们早就先翠玉一步阎罗殿报到了。
传闻,内务府的地下刑房里有十八种酷刑。就算是精钢铸造的人也能被炼化了。更何况宫女、太监们滴血肉之躯。从来就没有人进了这间房子还能活着走出来。而翠玉是那批宫女、太监里最后一个受刑的……
铁打的皇宫,流水的宫女、太监。他们的缺,用不了半日,就有其他的宫女、太监顶上了。他们全是皇帝亲自为他敬爱的母后精心挑选的。
太后又病了。太医们来往如梭,险些踩坏了殿里的门坎。可是,太后的病情却一点儿也不见好。
就在群医束手无策,个个捧着自己的小命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奇迹出现了。
有一天早上,御膳房的小太监端来了一大碗阳春面。而一直茶饭不思的太后竟破天荒的全吃光了。
皇后喜极而泣,当即派人传召做面的人,重赏。
这人就是刘泰。他被留在了太后殿里,专门给太后做阳春面。
“刘泰,内侍,祖籍陇北,身强体健,胆小如鼠,没有什么不良嗜好。此人进宫已经近十年了,一直在御膳房里当差,负责给大灶劈柴伙。”王公公如实的汇报,“他没有受过任何厨艺培训。没有人知道他会煮面。这一次,太后娘娘病重,不思饮食,御膳房的陈总管想尽了法子,向太后娘娘进献了不少新菜式。后来,太后娘娘偶尔有一次提过想吃老家的面。陈总管亲自下厨煮面。太后娘娘只尝了一筷子就放下了,说,不是这味儿。皇后娘娘提议,要找个正宗的陇地人来做面,男女不限。陈总管回去查找了御膳房的名册,只找到刘泰是陇地人。没想到,他真的做出了太后娘娘中意的味道。”他紧锣密鼓的查了两天两夜,却什么也没查出来。刘泰就是一个相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