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心灵上的那些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眼第(1/1)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眼》是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加藤嘉一的专栏题目,这个日本人现在在中国很红,红到什么程度了呢?文坛上几乎无人不晓,如果说矢野浩二是演艺界的大明星,那么加藤无疑是文坛的新星。     我觉得,他红是因为有能力也有实力。虽然现在许多人在骂他,这很正常,因为他是日本人,是小鬼子的后代,人们能对矢野浩二原谅是因为他在表演,而加藤是在表现。加藤嘉一在《我该怎么办?》中写道“不少中国长辈劝告我说,‘加藤,你最近太高调了,说话要慎重,低调一点。’”。他说:“我从未想过自己要低调还是要高调,也从未为了赢得第三者的赞许而做什么。本着对时代与环境的判断,我现在所做的一切,其目的不过是为了更全面、深入、直接地了解中国。”     我看了他的一些文章,觉得说理很充分。比如他在“北大学子大多数不是精英”的文章中就尖锐地提出了:北大学子,严重缺乏公共意识,只是为自己着想,只考虑能赚多少钱,能确保多大地位,为未来走向有多大好处。这是实话,他说出来了别人想说却说出来没有他说出来有力量的话,因为他是“第三眼”。他是北大毕业的,他亲眼目睹了北大学子们的所作所为,其实,不用他说,谁不知道呢?因为我们现在的教育,无论家庭还是学校,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大学都是功利教育,这种走“私”的教育,培养出来的所谓人才必然为自己考虑的更多一些,而替社会思考,为国分忧则是别人的事了。可是如果是一个日本人为中国分忧就又不一样了,所以有许多人表示不服,哪怕加藤嘉一分析的很在理。人们不服是因为不敢服。也许我们总会想起当年日本人在中国令人发指的暴行,哪种无情与残忍,让人都不敢相信这是人干的事?只有鬼才干。     加藤的文章也写了当年日本军国主义的事,到底是谁得责任呢?他说是因为当时政局失控,导致军国主义发动战争。为此他也挨了日本人的骂得了个“卖国贼”称号。这种挨骂与中国人骂是不同的,性质不同,因为加藤的文章大多是对中国时事的评论,用中国的话来说就是“家务事”不容外人插手,更何况他是个“小小鬼子”。当然,他的文章也并不是全部在“理”,比如说,他六月份写的“中国高铁的未来”,他说:“中国用高铁和电气化的货运铁路代替了飞机、汽车甚至海运,不仅对自己有很大好处,也有利于整个世界的经济。”没过多少天,高铁就出事了,出事原因不用说人们都知道――因为铁路部门只顾加速赚钱,而把安全放在了次要位置。而加藤在文章中也提到了安全问题,几乎是一笔带过,不轻描淡写也不行,谁听他的呢?人们更相信事实,事实证明急功近利总是要翻车的。他后来又写了“动车事故启示录”指出“铁道部这个机关的管理体制没有跟上技术的发展。”他这话也是许多人想说的,在中国管理体制问题太多了,不仅仅是铁道部,还有*,卫生部等等。出了事人们就说来说去,因为得负责任。不出事的时候,说了有用吗?谁管呢?谁听呢?谁来防患于未然呢?     加藤说他每天收到很多信,有90%的人在骂他,这说明有些人是赞成他的观点的。一个日本80后,跑到中国在北京大学朝鲜半岛研究中心当研究员,他有话语权,比那些光研究无话可说的人不知强多少倍,更不用说与那些拿研究经费包二奶并且盗用别人的研究成果的人相比了。     多年前,柏杨就提出中国的“酱缸”文化的害处,没想到现在还有人喜欢在酱缸里捂蛆,不喜欢听别人特别人外国人的意见,恐怕这样的传统在继续下去,等来的可能是“第三炮”。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