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吴中生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四章 无妄之灾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张知秋在黄屠户的肉案上,指明是要上等地精红肉二十斤,这可把一脸横肉地黄屠户喜的全身地毛眼通达,恨不能给这位大官人打个九折才好。     当然,这也只不过就是那么一想罢了。     忻州城地一般人家买肉,都是要越肥越好,主要是用来提炼脂肪中的油脂用来食用,是以这瘦肉却是如同现代地肥肉一般难以出手的。     今日难得有这么一个眼生地冤大头上门,黄屠户没有狮子大张口地坑他一把,就已经是看在张知秋那一身长袍的份上了。     在这个时代,衣服是绝对不能乱穿的,普通老百姓所穿,那就是上下分开地地粗布麻衣,而有些身份地且不用怎么干活的,才穿这俗称是“直裰”地青布长袍。     在大明朝,喂猪的人家其实不少,基本上每个农家都会在家中圈养一头或几头肥猪,但这些猪养了多数自己却是不吃的,就指望着能卖了换点银两,贴补一下家用。     事实上,大明朝吃的起猪肉的人家可就实在是不多了,这时代地人家都讲究个“自给自足”,一般除了一些柴米油盐酱醋茶等必须地生活用品之外,通常是不会购买其他无用之物的。     二十斤猪肉听着不多,但明朝地一斤却是相当于现代的五百九十六点八克,这二十斤就相当于现代快三十斤了。     张知秋头戴一顶桶子样抹眉梁头巾,身穿一领皂沿边麻布宽衫,看起来像个读书人,但却长的人高马大,手里还拎了老大一块猪肉,这模样当真是要多古怪有多古怪,一路行来,周围五步之内就没有旁人!     张知秋这买肉钱,却是来自于他脚下的那双沾了“童子屎”地现代真皮旅游鞋,一番口舌之后,张丹枫老头除送他一双崭新的官靴之外,又额外地给付了五两白银。     这年头一两银子可以买两石大米,而明朝一石大米重约九十四点四公斤,是以张知秋也就毫不犹豫地把鞋卖掉了。     不为其他,这寄人篱下的日子实在是太不好过:老孙头疯病发作后根本就不问世事,而当家地蔡二娘和家中两个老仆,对张知秋那就是恨不能即刻一脚便将他踢出门外的。     事实上,张知秋这两天的日子甚至过的还不及在辎重营,那里饮食虽然粗糙,但好歹不限量管饱;这孙家吃的寒酸不说,每餐还仅有那么一点,张知秋如今已是饿的浑身发软了。     当然,这也是为什么张知秋今日不再远游的原因所在――实在是饿的没有力气了!     心里念叨着“世上果然无好人”地张知秋,一出药店就在路边地糕点铺中买了二斤各式点心,却是一路拿着还没到猪肉摊上,便已全部地进入了自己饥肠辘辘地腹中。     心里想着那个精灵古怪地小环,张知秋重新买了一包糕点,又绕道去北街最大地杂货铺中给她买了一些小丫头们应该喜欢地零碎,这才晃晃荡荡地往老孙头家里走。     或许还真是应了“人小鬼大”这个说法,在现代也就是刚刚才上小学的小环,心里可是就把自家老爹亲自定下来地这门亲事放在了心里,对张知秋那却已经是当作     “自己人”一般了。     事实上,如果不是小环每天里偷偷摸摸地给他塞个窝头什么的,张知秋根本在前两天就没力气去四处游荡了。     在昨天家中被称作孙婆地、孙老头家的婆娘发现了小环地小动作之后,昨晚厨房便被挂上了一个崭新的铜锁,虽然这种原始地玩意儿张知秋自觉拿根树棍就能划拉开,但这种丢人地事情,却是实在做不出来的。     当然,这主要是因为,饭虽然吃的不饱,但却实在是达不到要去为此做贼地程度的。     也就是在今天上午出门之前,当笑嘻嘻地小环偷偷摸摸地从怀里摸出一个足有成人拳头大的窝头递给张知秋的时候,他还在非常小人、且鬼祟地想着小环是如何进入厨房作案的这个问题。     以小环目前地身高,虽然惦着脚尖的话,两手勉强也能够得着那把铜锁,但眼睛却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到开在侧面地锁眼了。     “你可是俺的男人咧,这要吃不饱饭的话,可是要亏空身子的……”小环极其淑女地坐在张知秋地身旁看着他狼吞虎咽地吃着窝头,突然间却是皱着眉头,一本正经地说道。     张知秋当即便把窝头喷的满屋都是,然后足足地咳嗽了有三分钟之久,才把顺利进入鼻孔和气管地玉米渣给清了出来,那可当真是涕泪满面啊……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张知秋今日才会下决心卖掉了那双旅游鞋。     事实上,到不是张知秋怀念这唯二来自于现代地物品,而是这古代地鞋穿着实在是太不舒服了。     在现代工业进入中国以前,国人所穿的鞋一直都是手工制作,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以棉布或麻布做底,然后用粗麻线密密麻麻地缝满鞋底的每一个可以容纳针眼的地方,俗称“千层底”的便是。     这种鞋通常不分左右不说,最让张知秋感到头痛的是其十分地僵硬,鞋底象木板一样非常地难以弯曲,穿在脚上那是叫个要多难受有多难受。     不过,穿着舒适的鞋也不说没有,比如说上好的鹿皮靴,但一双便要好几两银子,以张知秋目前的财务状况,还真的是消费不起。     或许,应该是想一个什么能够一劳永逸地办法,尽快脱身了吧……     张知秋淡淡地想着,心中却是不无惆怅:以老孙头目前地情形来看,这疯病尚且不知何时才能恢复;但从那太原来地孙秀才来看,他们貌似却是要势在必得的呀……     这几天来,张知秋对老孙头家也大致有了一些了解,老孙头除这个大的惊人地大宅院之外,在县城还有一个前店后厂地作坊,有二十几个学徒和四五个店员,已经算得上是忻州城里最大地家具厂了。     老孙头的这座作坊,基本已经垄断了忻州城地家具中高端市场,是以从老孙头地身家来看,一天两顿饭且全都是稀饭、窝头,连根咸菜也没有的日子,确实是非常地奇怪的。     按说别人家的家事自己不应该多管闲事,但是蔡二娘地所作所为,却是实在地让张知秋感到不满。     虽然在现代,男女间地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根本就上不得台面,但如今却是在严守礼法地明朝,那么这个事情就非常地严重了。     以张知秋被现代影视剧完全浸染了地心思揣摩,如果这蔡二娘真的是和孙秀才有些什么猫腻的话,那这个疯疯癫癫地老孙头只怕是会有性命之忧才是。     要说这蔡二娘也确实是头发长见识短,她就想不明白,即便是这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