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吴中生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五章 栽了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干二净。

    事实证明,女人对于逛街的本能是经历了千年传承的。

    张知秋在大包小包、七弯八绕地站立到一个隐藏在小胡同内的小铁匠铺门前时才猛然间意识到,自己竟然是被小环这个小萝莉给玩弄于股掌之上了!

    事实上,在进到这个小胡同后张知秋便已反应过来,这里其实自己至少是曾经路过一次的,而距离自己上次来过这里,又至少已经是一个时辰前的事情了……

    张知秋之所以记得如此清楚,是因为在这个小胡同对面便是南城这一片最大的一间南货铺,当时他可是一次性便在这里增加了四、五个大小篮子地负重的。

    在这个时代,纸张是读书人的专利品,也是价值不菲地奢侈品,是不可能用来作为货物地包装的。

    而且大多地货物,也根本便没有什么包装之说,除却可以用或粗、或细地草绳或拴、或裹的之外,通常就只有是用各式各样大大小小地柳条筐、或是细竹编制地竹篮来装盛了。

    一般而言,这些东西都是由买主自备的,但店家也会借给相熟地顾客以济急,毕竟商店讲求的就是一个回头客,而且这个时代一般人的信誉和诚信度,也还远没有达到现代社会那么沦丧的地步。

    职业政客和流氓除外。

    张知秋虽然不认得这些个店家,但他也一样地享受到了这种极具人情味儿地国民待遇。

    事实上,张知秋那独特的发型和惹眼地体格,无疑已然使他地知名度在忻州城内达到了一个他根本无法想象地高度。

    是以,一路下来,张知秋不仅仅拿到了大筐、小蓝,而且还在后边地几家店铺中以小换大,以方便他能够购买和搬运更多的东西。

    至于那些被换下来的筐或者篮,店家也承诺代他返还——一般来说,这些柳条筐或者是细竹篮,上边都是有店家地独门标记的,绝对不会弄混和弄错。

    当然,张知秋却是将这一切的功劳全部归功于在一边“以身试货”地小环是身上了,全然没有一丝身为“州城级名人”的自觉与觉悟。

    至于小环,自然是自认有责任、有义务来给知秋哥哥和小花姐姐尽心尽力的,而她极具效率地工作方式,便是用自己的嘴巴淘汰掉那些沽名钓誉和名不副实地难吃小吃。

    有些木然地站在小铁铺的门口,听着里边所传出来地叮叮当当地打铁声,张知秋吃力地从肩上卸下来沉重地背筐,欲哭无泪。

    哥今天算是彻底栽了——张知秋心中了然升起一种明悟,五味杂陈、百感交集。

    再小的女人,她也是女人啊……

    天赋,不须去问年龄。

    PS:百无禁忌,来者不拒,有什么都扔过来吧……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