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碧海长天艳山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八十一章 面对南下的浪潮(下)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赵楷此时提出这个建议,也不仅仅是因为考量进一步拉拢新兴工商阶层,实则还有更加重要的原因,大宋的社会危机已经发展到触目惊心的地步了。虽然这几年搭乘科技大发展的顺风车,大宋的工商业及至各经济领域都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宋庭去岁财政总收入突破一亿两千万贯,考虑到这并不包含宋联所辖,则宋庭的岁入实际上已经创造了历史记录。但同时,宋庭的开支也创造了记录,一亿三千七百万贯,玩起了财政赤字经济,面值三千万贯官称“宋元”的纸币和两千万贯的朝廷公债被强行派发了出去。     钱都花到哪去了?     奢华享受品位超绝的大宋皇帝和他兴趣相投的一帮子酒肉哥们十分勇敢的把帝国百姓的供奉挥霍贪墨掉相当一部分。人人都重视,人人都喊口号支持新编练的,地盘少了,人数反而提升到八十五万的禁军,又是加薪又是增加新式装备,理所当然的又占去了一大块份额,不过其战斗力到底如何,还真是没有多少人知道。海军,那是技术性的新兵种,坚船利炮更是要拿钱堆。南方,钟相被干掉后杨幺接着闹腾的更凶,又跳出一个自称是方腊小儿子的方劲,拉了一帮子方腊余部跟随左右,啸聚山林,要秉承其父遗志,打出一片天空,建立一个东方式的理想国(当然这个空想社会主义政权,还是要有君主居完全统治地位的),于是乎,大批的钱粮变成平叛军费,扔进了这个烂泥潭中。交给金夏两国的岁币,以及联络友邦感情包括对三方私下默契联盟的义务,赔本也不敢赚吆喝输援性质的倒贴贸易,这全都要用钱支着。弄完了以上这些,还得谋稳定,谋发展,谋和谐,谋国泰民安,谋他个老娘的大宋社稷万年传。于是,钱闹情绪了,干不动了。     经济问题还在其次,由此诱发的一系列社会、政治问题才是更加严重的。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更能使人变成鬼,不甘寂寞不甘守成的地主、士大夫阶层,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毫不犹豫的走上了向工商阶层转型的道路,当然原有的特权还是不能舍弃的,于是,官僚资本阶层迅速膨胀,已经完全摒弃了原来用来遮羞的那点可怜的伪装和矜持。同一时间,付出越来越多,但受歧视地位依然雷打不动的工商阶层怨气冲天,官僚资本阶层利用手中特权又在疯狂的侵占掠夺他们的生存空间,矛盾已经积累到爆炸的边缘。     但这还不是最严重的,占人口比例最大的普通民众才是最主要的。传承千年的男耕女织式小农经济彻底崩溃了。     纺织时代的开启,包括整个技术革命,无疑会破坏旧的经济体系,所谓破坏,就是需要有一方付出代价,甚至是沉重的代价。     圈地运动就不搞了,宋朝本就不限土地买卖,咱也不是另一个时空中的英国,就那么点巴掌大的地方,占有大量资源的地主、贵族阶层第一个进军的就是纺织行业。大批的纺纱织布作坊、工厂被修建了起来,配套的就是棉花种植的全面推广,好在宋庭也不乏明白人,又是数千年以粮为纲的传统,照抄宋联的相关法令,坚决保证粮食作业比例,算是维护了国家的粮食生产安全。至于毛纺原料,好说,进口就是了,也算是促进金夏的经济发展,宋联那边守着蒙古诸部,条件得天独厚,技术又领先,在这方面着实干不过他们,大头就让他们拿吧,“羊吃人”的游戏就不耍了。     廉价优质的工业纺织品首先翘翻的就是“女织”,大批的妇女被迫走出了家门,然后进入工厂转型成新时代的工人,因为这一点,从宋联发起的妇女解放运动思潮,在宋庭辖地的工商阶层中倒是受到的抵触少了许多,只是妇女同志们是自我解放还是被解放就没人关心了。     一窝蜂的搞出那么多或牛叉或垃圾的工厂后,中央帝国遇到了一个难堪的问题,人不够了。拥有一万万百姓的大宋帝国居然出现劳动力不足的麻烦,这听起来实在是匪夷所思。民族资本家们却是门清,大量的人力资源都被那些地主、官僚和士大夫们廉价的霸占着呢。于是,一方面同官僚资本家们斗争,一方面又和他们勾结起来大量的进口粮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用尽办法把粮价打压下去,把大批大批的农民玩破产,“男耕”也拆了吧。高等技工还是太少,怎么办?从官府,从官僚手中抢,不行就搞fu败,官商勾结又不是他娘的什么高科技活,谁还不会干?赵楷说的现象就是这么来的。     地主、官僚、贵族们转型来的官僚资本家手中的工人基本上都是属于自家奴仆性质,那还用和他们讲什么宋联提出的工人权益,民族资本家们本来就有巨大的生存压力,立法权、监督权什么的又掌握在那些官僚贵族手中,他们带头玩残酷剥削,大家更是要闷头发大财。于是,大宋帝国现在是农民和地主搞,工人和资本家搞,平民和士大夫们搞,民族资本家们和上上下下都在搞,整个帝国到处都是卖矛卖盾的。就在这种背景下,宋联却操着巨大的鼓风机对着南边疯狂的吹送着新思潮,不时有人冒头喊出要变天了,当然是一点都不奇怪。     不想变天,就得改变自己,其实变不变天的有个屁打紧,只要自己能得到好处,不停往上爬就行了。赵楷就是这种态度,旧的特权阶层崩溃掉,新的特权阶层再建立起来就是了,只要自己还待在特权阶层更或取得更大的权力,大宋朝能变变样子还是赵楷求之不得的事情。     赵楷是奏报的口气,对象是赵佶,可赵佶偏偏一幅无精打采的样子,半点反应都没有,堂上随即陷入了一片沉默。这个时候出现僵局可不是好事,赵构可不愿让三哥一个人唱了主角,但他却是有些苦衷,今天东京街头的事情他确实是负领导责任的,这个时候跳出来,难保不会找赵佶的训斥。还有一个,他是夏国和悦公主的老公,当初答应这门亲事就很是权衡了一下利弊,虽然得到了一个相当大的襄助,但涉及夏国的事情上,他也站到了一个不利的位置上。赵楷的议案,他很明白背后的意义,对于新兴工商阶层雄起的态度他其实和赵楷一样,能维护和增加自己的利益就行。问题是,赵楷占着这么一个位置,比自己有利的多,工商阶层在朝中寻找代言人和结盟对象,赵楷自然会是首选对象,便宜让他一个人占了那就不是自己想看到的结果了。一个隐蔽的眼神向秦桧投去。     秦桧自然心领神会。当赵楷还对他保持戒心,只是一力拉拢蔡?的时候,赵构就向自己明确表达了联盟意向,经过短暂的考虑,秦桧就投入了赵构阵营,相比赵楷一片风光之下暗藏怯懦的本性,秦桧更看好一向行事果决不计手段的赵构的前景。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