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碧海长天艳山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六十九章 北联军力划分和编制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呵呵,这一章有凑字嫌疑噢。)     波澜壮阔的靖康元年进入了尾声,今冬的第一场雪珊珊而来,比往岁迟了许多。天地披上一层银装,孕育着春华的种子,位于海北省海阳市(原金国润迁二州合并而来,在今秦皇岛市附近)的大宋北联东北战区司令部驻地,却依然是一片繁忙之色。     北联根据战略防御态势将禁卫军守备区域划分为四大军区,但与此同时,在以进攻为主导的方向或是军事斗争热点,还会设立战区。狭义的讲,战区与军区的区别就是看其侧重,军区的工作重点是训练和战备,战区的工作重点则是作战和控制,所以战区司令要比军区司令的职权大了许多,除了拥有战区内所辖部队的指挥权外,还在民政事务上拥有很大的管辖权,而且战区部队被授予的军事机变权程度很高。目前北联只设立了两大战区,一个是东北战区,另一个是西部战区,而面对朝廷一方,由于战区的挑衅意味太过强烈,所以并没有设立。东北战区司令部的领导班子和北京军区的领导班子几乎是一样的,司令、政委、参谋长三人就是北京军区的三位首长。     根据联邦禁卫军最新编制,全军在编现役军人共计二十二万七千人,划分为六个军,七个独立编制师,七个独立编制旅,两支舰队。     禁卫军的番号设定采用了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规则,军的番号以一到两位数排序,逢十不设,即不会有第十军或者二十军之类的。军下属师则在军番号之后加位排序,一位数军的番号则需在中间加零,使得师的番号统一是三位数,例如第一军第一师的番号是101师,第十二军第一师的番号是121师。团番号的设定同师一样,一般为四位数。而独立师则是以零做番号第一位,比如012师,则是指这是一支独立师,他在独立师中排序为第十二。独立旅则是番号以部队兵种为开头,比如独立山地二旅,海军陆战一旅等。总参和各军区直属部队则以某某直属部队开头,比如总参直属特种大队。此外,还根据部队驻地不同,给每个驻地制定了另一套六位数的驻地番号,这个番号主要用于战备时期,部队联络指挥,划分作战守备区域等方面,属于保密范围,比如驻防北京宛平的禁卫军部队,其部队隶属番号为1012团,而其驻地部队番号为100162。     禁卫军的兵力具体划分是,北京军区下辖第一军(满编)两万四千余人、第五军(非满编欠一个师)一万三千余人,001独立师七千三百人、005独立师七千一百人,独立山地四旅三千六百人,军区直属团一千二百人,直属特种大队三百余人,军区总医院三百余人,以及军区总部、后勤、文工团、宪兵人员两千余,合计六万人。     大同军区下辖第二军(非满编)一万九千人、002独立师七千三百人,006独立师七千二百人,独立山地一旅三千七百人,山地二旅三千六百人,军区直属团一千二百人,直属特种大队三百余人,军区总医院三百余人,以及军区总部、后勤、文工团、宪兵人员两千余,合计四万五千人。     太原军区下辖第三军(非满编)两万人、第六军(非满编欠一个师)一万二千人、003独立师七千三百人,独立山地三旅三千六百人,军区直属团一千二百人,直属特种大队三百余人,军区总医院三百余人,以及军区总部、后勤、文工团、宪兵人员两千余,合计四万七千人。     大名军区下辖第四军(非满编)一万七千人,004独立师七千三百人,007独立师七千人,独立骑兵一旅三千五百人(这是联邦惟一的独立骑兵旅,其他骑兵都是划归在各部队中,只有在大名军区独立编制,原因是大名军区骑兵最少,集中在一起使用,效果更好),军区直属团一千二百人,直属特种大队三百余人,军区总医院三百余人,以及军区总部、后勤、文工团、宪兵人员两千余,合计三万九千人。     海军司令部下辖有东海舰队八千人,战列舰四艏,巡洋舰七艏,其他各类舰船三十二艏,南海舰队五千人,战列舰两艏,巡洋舰五艏,其他各类舰船二十艏,海军陆战一旅三千八百人,陆战二旅三千七百人,海军司令部直属团一千二百人,海军总医院三百余人,以及海军司令部、后勤、文工团、宪兵人员两千余,合计两万四千人。     禁卫军三总部以及军事情报局、总参直属特种大队、中央警卫师、禁卫军总医院、总政文工团、军事院校、兵工厂等部门在编现役军人合计一万两千人。     二十三万的部队听起来不少,细细分析一下却不是这么简单。宋金之战前,不算厢军,仅燕军的主力禁军就已经有十一万之多,守御的范围也就是燕山府路而已。现在北联的地盘是原来燕山府路的十几倍大小,这么大的地盘,还是四面受敌,还要对金国保持持续高压,二十多万人的禁卫军部队可就没有看上去那么多了,或者说兵力相当单薄更确切些。     但要说他少,从另一个数据来看又不是这样。这个数据就是军人所占国民比,北联辖地现有人口一千万,合一百个人中就有2.3个禁卫军军人,这还没有算那十万国民警卫队。这个比率不可谓不高,已经是南北分治前大宋军民比的两倍多了。当时的燕军吃的是皇粮,有整个大宋作后盾,现在这二十多万禁卫军,可是要由北联这一千万民众独自养活的。     南北分治后,不但地盘扩大了,北联所属的军队也是达到了一个恐怖的数字。除了燕军之外,还有韩世忠领衔的原河北东路军,刘?、王渊带领的河北西路军,张孝纯、王秉麾下的河东军,府麟折家番军(折家归附大宋后,被宋太祖赵匡胤授以特权,世袭府州,折家番军自成一系,镇守宋夏边境。折家世出名将,精忠报国。后世《杨家将》中的佘太君其原型就是折家的一位巾帼英雄。),云中守军残部,宗泽带来的京畿路禁军一部,还有各地义军,江烈在金北京路拉起的抗金联军,林林总总加起来足有四十多万。     面对北联内部求发展,外部求生存的大局,整编联邦军队势在必行,禁卫军现在这个在编总数就是这样综合各方面因素才制定的。大批的老弱病残被先行劝退,军队整编到现在,实际上除了这不足二十三万的在编军人外,还有七万余编外人员依然在禁卫军中服役。这七万余人却是需要站好最后一班岗,被特意保留至现在的。因为金国若要展开军事行动,往往会选在秋冬季,这是北地人恶热喜寒的生活习惯以及游牧生产方式和战马生理习性决定的,历史上,北方民族在南下攻击中原时也大多遵循这种规律。待这个冬天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