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碧海长天艳山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五章 风云转变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继去岁秋粮大熟之后,燕地夏粮又是丰收,不但惹得燕地临近诸路官员们眼红不已,也是引的天下闲人们遐想不已,直传燕地归宋,上天亦是欣慰,施恩于此,不然燕山临近诸路纷纷出旱灾闹饥荒,偏偏就燕山有大熟之得。     其实,也只有燕地之民才知道这不是什么上天之?,实则是一分耕耘,一份收获的致理使然。燕地去岁也是遭逢大旱,但大力兴建的灌溉设施却是起到了关键作用,又加上大面积补种的棉花是耐旱作物,是以才让燕地去岁秋粮大熟。然后,又行深耕防虫之法,农牧联营培养土地肥力之法,农科监优选优育种子之法,再加之燕地地广人稀,开荒增加良田不少,土地亦是肥沃,才取得了这夏粮的大丰收。     赵佶在朝堂上大发脾气,蔡大官不敢再耍什么妖蛾子,燕地军方拖欠的粮饷迅速的给补齐了。根本就没有被难为的张觉,指挥手下劈里啪啦算盘一打,把各部队的粮饷发齐,就抽出了当时燕地各方乡佬会援军的明细单据,比着单据翻倍换算成水泥和工钱,派发给各乡佬会所在乡县。安抚司的政令随同物资钱财一起抵达,着各乡县官员利用农闲之时招募劳力修筑乡垒村堡,并请各乡佬会督促襄助。这次大规模的修筑军事工事,却是以乡村为主,特别是安抚司重点划定的区域,几乎村村筑堡,寨寨立垒,各地驻扎的禁军、厢军亦是全面发动起来,配合乡民修筑堡垒工事。     燕地民众本就有边民的觉悟,又有金人叩边的教训就在不久前,如今日子过的越来越红火,更是有守卫幸福的意识。官府号召大家修筑堡垒工事,还出钱出物,自是积极参与。各地乡佬会的代表又是被江烈请去谈过心的,自然知道这些堡垒工事的重要性,一边鼓动乡亲们积极响应官府号召,一边紧盯着负责的官员,撵的他们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屁股都不敢稍稍沾椅子。     这还多亏当初太子在京师施为,派到燕地来的官员大多都是年轻官吏,这些年青人本以为自己出头遥遥无期,不想大宋收复燕山给了他们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到了燕山,几乎是满目疮痍,还没来得及心灰意冷,朝廷就派来了一个比他们还要年轻的抚臣。一连串即新鲜又高效实用的政令,立即把这些年轻官吏心中的朝气又激发了起来。多项福利和监督政策出台,让这些官吏享受的福利待遇远远超过大宋同阶官员的同时,也让他们的脑袋上套上了紧箍咒,屁股后面扬起了督促的鞭子,当真是痛并快乐着。     就在燕地军民在安抚司的指挥下暗暗加紧为战争作准备的时候,残辽天祚帝终于耐不住性子,开始了他一生之中最后一次重大的赌博,归拢了大辽最后的残余力量,于七月十八兵出夹山(今呼和浩特西北)。实事求是的讲,金国这次却是被天祚帝打了个措手不及。金国方面一个是因为前般同宋国冲突的影响还未消除,调了不少的部队防范南边,另外一个是根本就没想到天祚帝都到了这个份上了,还敢反扑。     短短两月之间,天祚兵下渔阳岭,取天德、东胜、宁边、云内等州,生威一时大震,已经兵抵金国新西京大同府。     就在金国紧急调动兵力阻截天祚兵锋,赵佶虽嘉许燕地军方为国分忧之请,但仍严旨诏令燕军不得妄动,趁机为大宋攻取辽故西京之地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谁也没有想到,表面投靠金国,背地里却一直和残辽藕断丝连的西夏,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出兵越境在天祚大军的后背狠狠的捅上了一刀。     这一惊天偷袭,把西夏皇帝李乾顺的阴险毒辣表现的淋漓尽致,正被接连的胜利刺激的意气风发的天祚大军,突遭大变,被金夏前后夹击,立即陷入崩溃之局。十万大军土崩瓦解,及至十月二十二日,天祚逃至阴山之北,黑水之滨稍歇,归拢残兵只剩骑步军不足万人,其他人马不是被金夏俘虏、斩杀就是化为流民盗匪。     李乾顺完美的诠释了一把什么叫做“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有的只是永远的利益。”经此一役,西夏不但俘获了大批的俘虏和物资军马,还把辽故西京道的天德军全部,云内州、东胜州大部抢入手中。其中尤其是把东胜州黄河以西的土地完全纳入西夏控制之下,让西夏在河套地区对金国的防御形势和对宋国的进攻形势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雪花飘起,北地今年的第一场雪来的早了一些,好似为辽国的最后灭亡送上一支饯行舞一般。     宣和六年的夏秋之节,却不平凡。北方时局大震,残辽走到了穷途末路,大宋国却是真正的闹地震,还伴着连串的天灾发生。六年七月,京师、河东、陕西地大震,八月,两河、京东西、浙西水,环庆、?宁、泾原流徙。     又是地震,又是水灾,而且还是遍及大宋南北的天灾接踵而至,让大宋朝廷疲于应付,对北方的局势变动也提不起心思去关注了。连串的天灾也给了朝堂之上争权夺例的借口,九月,已经总治三省事一年多的王黼终于城池失守,把太宰之位分了出来交给了白时中,白时中为特进、太宰兼门下侍郎,李邦彦为少宰兼中书侍郎。     好不容易上边腾出了位置,大伙也都别闲着,利益均沾,递补着屁股向上挪一步吧。白时中坐上梦寐以求的太宰宝座十二天后,以赵野为尚书左丞,翰林学士承旨宇文粹中为尚书右丞,开封尹蔡懋同知枢密院,王襄调任兵部尚书。     河北、山东天灾未平,又起盗匪,赵佶手指一动,又是一个宦官叫梁方平的领兵去讨。十一月初三,王黼没能顶住蔡党的汹涌攻击,把天灾**之因全都砸在他的头上,时任御史台御史中丞何栗更是瞅准机会上疏列举王黼十五条罪状,连奏七章,终将王黼及其同党胡松年、胡益等人扳倒、罢官。而何栗却没有因为弹劾宰执成功拜相(这是宋朝的一项特殊制度,御史中丞弹劾宰执,宰执必须上表请辞,而御史中丞则递补入宰执中拜相,至于受不受请辞表则是皇帝考虑的事。),反倒成了这场政治斗争的陪绑人物,再度外放,以徽猷阁待制知山东泰州。其实王黼也不亏,当年他扳倒蔡京上位之时,也是利用日中有黑子,太白昼见这些天象为借口的。     十二月二十日,大宋帝国的老公相蔡京,终于如愿以偿的重蹬朝堂,第三次起复,第四次拜相,撰取了帝国朝政的中心权力,总治三省事(三省即门下、中书、尚书三省,总治三省事即统领朝纲)。     朝堂之上如何眼花缭乱的变换,燕地管不了也没功夫管,燕平营水泥驰道已经修筑一半,如今正赶在上冻前加紧多抢修一段,宛平钢厂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