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不会吃亏,而且很快就有大好处捞。
相比这道政令宣传的天下皆知,燕山军事学院开设军医专科分部的事情就显的低调了许多。同时在雄翼军辖下设立了一座试验性质的小规模野战医院,却被郭药师冠以军事机密,对涉及野战医院的消息严格封锁,外界更不得知。郭药师把这个试验性质的野战医院设为军事保密范畴,除了是因为不想让金人探知消息,还实在是因为这个野战医院中从事的一些医学研究对于当下人们的认知程度来说,太过于惊世骇俗或是无法接受。
也不知江烈从哪弄来了两名仵作高手,塞给郭药师安排他们两个给接受培训的军医们担任生理解剖教习。第一堂解剖课,郭药师耐不住好奇跑去看了。当一名教习表情漠然,拿着一把锋利的小刀把用于解剖的一个金兵尸体的肚子滑开后,郭药师没能在部下面前保持住形象,和那些参加学习的五十多名军医中的十几人一起大吐特吐。好在江烈的叮嘱郭药师还没忘,抹干净嘴巴后,有气无力的喊道:“外面的侍卫听了,没有本帅命令,任何人不得出此房间,违者一体挡回来,意图冲关者,格杀勿论!”
郭药师不知道,他却是这些人中最不堪的一个,别的受训军医可都是看了半个月的人体解剖图和分解的人体器官以及骨骼标本打了底子的,他却是直接面对这样的视觉、心理冲击,那十几个吐了的军医差不多都是被他带的。郭药师其后一个月不肯食肉,也成了燕地军方高层中流传的一段笑谈。
正月壬申,朝廷批准江烈将金兵战俘用作修筑燕地水泥道路劳力的奏请,癸酉,江烈巡查战俘营,对战俘营的管理以及在战俘中开展的诉苦运动效果十分满意。
丁丑日,江烈抵达武清县宁河乡渤海海军船厂,参加渤海海军船厂首批试验型军舰“威海”号和“扬波”号的试航仪式,同行的还有燕地军方高官,那个不太受欢迎的谭稹也来了。
全长二十四丈,甲板最宽六丈三尺,最大载重量一万三千石左右的威海号,以及全长十六丈,甲板最宽四丈五尺,最大载重量八千石左右的扬波号,却是没给参加试航仪式的军方高官带来什么震撼的感觉。因为在他们眼中,这些船也就是普通而已。
宋朝的造船业极其发达,以漕船为例,真宗时,年产量达两千九百多艘。宋朝官制海船的制造技术已经发展到很高的阶段,体积和载重量都相当大,赵良嗣往来海上同金国签订海上之盟时乘坐的大海船,称为“神舟”,就比这威海号大了许多,据估计可装载两万石以上货物,海船上主桅杆高十丈,头桅高八丈,共装帆一百多幅。全船分作三舱,中舱又分四堂。这种隔舱防水设备是中国造船工人的首创。据史书记载,宋时海船已发展成“上平如衡,下侧如刃”的尖底船,具有吃水深、抗风浪强的优势。
只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在内行人眼中,首先这威海号和扬波号的船帆桅杆就与众不同,不似其他海船独立的桅杆风帆,而是由许多缆绳连接成一个整体,而且多出了许多斜帆。其次就是这两首船的长宽比远高于现行的船只,显的瘦而长,船体吃水线以下采用的竟是竖板拼接,在牺牲了载货量的前提下,却极大的加强了船体的密封性和抗压性能。
等到一大一小两艏船在海面上疯跑起来之后,别人还不觉得,已对海船有了一定了解并学了大略判断航行速度的杨可世,双眼立即瞪的溜圆,嘴巴张的老大,弄的旁边还有些心不在焉的高官们一头雾水。而在威海号上指挥试航的呼延庆已经兴奋的大喊大叫起来。
正月的最后一天,燕青和时迁把一应境内安全、监控等事务全盘交接给江烈,再由江烈将其转交给新成立的燕地境内安全司。这个燕地境内安全司却是没有官方编制,而是由江烈自己掏钱秘密成立的,就连燕青都不知道安全司的头头到底是谁。
(请继续收藏推荐支持,谢谢。)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