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碧海长天艳山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六章 热闹的京师(上)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安排也有了着落。”     赵桓收住了笔,抬头看向崔灿,一脸惊喜的问道:“小灿,可是报纸一事快成了?”     “正是。创刊号已经差不多定版,准备近日就公开发行,第一期创刊号开印一万份。”     赵桓一把搁下大观笔,兴奋的击掌说道:“太好了,可算是把这个利器给盼来了。印刷能力可有保证,小烈的文章登上去没?”     崔灿笑道:“印刷能力绝对能保证,别说一万份,就是每期三万份都能保证。只因造纸厂那边的设备还在改进,还有许多新增的设备在安装调试,纸张供应能力有限,这才先给定为一万份。五哥的文章当然登了,还是排在首版,毕竟五哥的文章是宣言书,能把报纸一事提纲挈领的说的明白。”     “等等,你们到底在说什么?这报纸是个什么家什?”一旁的赵福金听的是一头雾水,听到还有江烈参与其中,心思一下就提了起来,再也忍不住开口问了出来。     宋宣和五年六月辛亥日,太子赵桓上表,言称自己紧急时以薄才之身登阁,是为权宜之计,如今燕事已了,却是不该再占据相位,是以请辞枢密院事,请朝廷另派贤能领之。帝嘉其有忠孝,许之,另厚赐钱帛以彰其抚兵之功。以少师蔡攸代领枢密院。     六月癸丑日,大宋东京街头出现了许多的十几岁的孩童,手里拿着一叠印满文字,墨香阵阵的纸张大声的沿街叫卖:“大宋新闻旬报创刊了!官家御笔题刊号!天下时政,精品文章,市井趣闻,尽在大宋新闻旬报。只需五个大子,让您尽闻天下事,读罢锦绣文。”     有耐不住好奇心的,递了五文钱过去,没想到卖报的孩童却是把手中的一叠报纸全都交到了他的手里,原来这一叠子纸张竟只是一份,这可是太便宜了。还没等他回过味来,报童又从身前鼓鼓囊囊的挎包中抽出了一份,高举着报纸欢快的叫卖着向别处跑去。     “朝廷之耳目,百姓之喉舌……上陈而下达,开明智、布政令、报时事、展乡言、论道德文章,录趣闻轶事……啊,端地好文章,却是何人做得?嗯,江烈??嗯,莫非是相州江郎?难怪。有此一文,这五个铜子就值了。”卖报人看着报纸口中不停的念叨着,一不小心撞到茶楼挂在街边的招牌上。噔噔噔跑上茶楼,吆喝聚会的好友赶紧过来一同分享。     《大宋新闻旬报》创刊号只用了半日,便把印制好的一万份售卖个干净,每份报纸净赚一文的报童们欢天喜地的聚到坐落与保康门大街上的报社前,急不可耐的盼望着加印的报纸快点派送出来。     这一日,不但这第一批报童兴奋不已,整个汴梁城也跟着轰动了。精明的人把创刊号小心的收藏起来,看准了它的升值潜力,大多数买报的人却是把它当成了一件象征身份的物事不断的拿出来向没买到的亲朋好友炫耀。     不管他们作何反应,差不多每个读了报纸的人都知道了,这个报纸是一旬三期,会不断的把新鲜事提供给大家做茶余饭后的谈资。还有就是创刊号的末版打着的整版广告,明日未时正,汴京大剧院正式开业,首日演出的是巾帼社编排的大型歌舞剧《木兰从军》,该剧预计将连演三天,演出所得扣除成本后将全部留作巾帼社专项基金,用于兴办女子义学。大幅的江派硬笔写实画,把该剧一个绚烂的场景描绘的如现眼前,勾得人着实压不住想去观看的冲动。跑到南门大街的汴京大剧院去买票才知道,第一场的门票全是派送,早就派发一空,据说大宋官家届时也会到场观看。现在卖的都是后面场次的门票,买票的队伍已是从剧院门口直排到了大相国寺门口,连相国寺的和尚们都吓的惊慌失措,早早的把寺门给关了。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