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该应景的提出选秀的奏议,好让自己顺势应承了。“这个王黼就是不如蔡老儿知心啊,若是蔡京在此,怕是早明白了朕的心思。”赵佶在心中腹诽道。
想什么来什么,尚书右丞李邦彦看准一个吵架的空档,立即出班启奏,言说如今燕京大功,适逢万岁山即成,此当为双喜重庆之事。不过万岁山虽然马上就要竣工,但一应宫人还未配备,是以请官家降旨,选秀天下,以充宫苑。
朝堂之上大臣们全都傻了眼,这里正议论军国大事呢,这个尚书右丞怎么突然跑出来插了这么一句?赵佶却不管他们如何发傻,口中连说不可,眼睛却是笑成了一条缝。这下朝臣们再笨也弄明白了,感情大伙的枪口全都吃错了部位,上面那位爷的心思早就不在复燕大功之上了。王黼更是一阵肉跳,赶紧调转枪口力陈选秀以充宫苑的重要性,言辞之恳切,感情之赤诚,一幅赵佶不答应便是寒了天下百姓欲报君之深恩的拳拳之心。
一番三请三让的常例戏码演足了,赵佶眉开眼笑的准了李邦彦的奏章。搞定了自己的事情,回头再来处理那个什么刘延庆的案子。赵佶盘算了一下,这李邦彦好像和王黼不大对付,那就是说以投桃报李之义来讲,当是把刘延庆治罪才是。不过刚才王黼还是颇为识趣,转机的快,这万岁山他也多有功劳,还是给他一个面子,关于刘延庆一事搅个浑水算球了。
赵佶心情愉快,坐在龙床上当即就给刘延庆之争做了定论。大意就是:真不知道你们这帮大臣是傻还是笨啊,这复燕之计不是已然大功了吗?伐辽大军也到了该撤编的时候了,带兵将领哪来回哪也就是早晚之事,为这半路统兵之权还争个屁啊?金军虽抢先占了奉圣四州,也没什么打紧的,到时和金国商量,掏钱买过来就是。刘延庆功过相抵,下旨训斥一番,提前调回延安府,还任他的总管去。至于前线大军,让童贯归置归置,该回旧地驻防的回旧地,该留守的留守。种师道不是还在吗,兵都交给他带就是了。
(今日三更,请收藏推荐支持,谢谢)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