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碧海长天艳山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四章 名动天下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可。江烈又适时的抛出了标点符号这一杀手锏,更是让学究们惊为天人。是以还未开始编订先贤典籍,中国历史上第一套《大宋标点符号试行规范》便首先新鲜出笼。     接下来几日,还没等开始编订,天下有学之士便是络绎不绝的闻风而来,导致编定委员会的名单一再扩大,捐款数也是节节攀升。这种儒林盛事,谁不想插一脚,新编儒家经典的编订者名单上谁不想抢个位置?甚至有富商豪客上门一掷千金,来买名单上位置的,惹得握笔的老先生们都发了火,卷起袖子打将出去。这本来就是要为先贤经典正义,还儒学以原貌,哪里会再让这些乌七八糟的东西混进来搅局。     处理完了一堆烂事,编定委员会的工作终于开始迈入了正道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天。这五日里,江烈一直跟着跑前跑后的帮忙,还得提出宝贵意见。编定委员会里可是还给他留了一个主编的名额,即使他以年幼,学识尚浅为由拒不参加日常的编订工作,但所有的编订草稿可是还要送他过目,并发表意见的。     就在江烈等人准备离开的时候,朝廷的嘉奖令和官家的特旨行文一起到了。这等儒林盛事,即便是民间自发,朝廷也是不能被旁落的。若是被世人评个不治文事,特立独行如赵佶也是受不了的。编定委员会立马升级为“钦定先贤文集制考监作”,暂归礼部及翰林院双重领导,并从翰林院中派饱学之士加入,此举既有朝廷也参与其中的说法,暗地里也有监督之意。领导权自是不能白收过去的,三千贯的第一笔专项资金也是随着行文一起来了,据行文的公公有意透露,这笔钱是官家自掏的腰包。想是因为论坛前几日对时政口诛笔伐,让赵佶也颇是吃味。     嘉奖令中还有一项是特旨给江烈的,言说江烈年少聪慧,德才兼备,现有公卿推荐,特许之,待其成年遇开制举时便可赴京应考,且不必经“阁试”而是直接参加“御试”。这制举前面讲过,是需皇帝特旨下诏才举行,选举特殊人才,一般应试者需有公卿推荐,比一级级的去考常科入仕便利的多,只要你背景深厚,有公卿肯推荐。虽然旨中没有明说是哪位公卿推荐,但江烈一想便猜到这一准儿是太子赵桓,为报答他的助拳之举,想送自己一场富贵。     是一场富贵还是一场大祸,江烈也懒得去管了,毕竟现在才七岁,日子还长久着呢。     一朝名动天下识,祸兮福兮谁人知?     =============迷瞪有话=============     (这几章写的有些生涩,估计有些朋友可能会看的不舒服,后面再写,我思量着少用文言,慢慢改用白话。请推荐支持,谢谢。)
备用站:www.lrxs.org